“為考研和工作糾結的妹紙,這是最好的決策方法”
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考研數據,從去年的177萬到了201萬,增加了14%,女生考研人數持續飆升,估計占比已經超過了60%。
為什么這么多女生鐘情考研呢?
先聽聽:大家的理由
一、50%以上是路徑依賴:“不考研那做什么”
從小一直讀書,一直做中隊長、班長,以學習為人生的目標。
工作?還沒想好,我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我還是更喜歡“學習”。
女孩子比男孩子更留戀“象牙塔”的生活,“面對未知的外面的世界,我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我還是繼續留在塔里吧,畢竟這里更安全。”
二、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眼看著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招聘會跑了一場又一場,招聘基本都寫著“男性優先”,碰壁的次數越來越多,找到理想工作的愿望漸漸化為泡影。
于是,不少原本想一畢業就工作的女生紛紛調轉方向備戰考研。
這樣做,一方面至少比一畢業就失業強;
另一方面,考研也是給自己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有的人本科學的專業比較冷門,在研究生階段換一個熱門專業,也許能給將來就業增加一個籌碼。
三、為了改變命運:“本科的缺憾只能考研來補償”
30%考研的人來自高考大省,比如河南、山東等。因為高考分數線非常高。
同樣600的分數,在北京上清華北大,在河南,能上一個211就謝天謝地了。這樣殘酷的現實讓很多來自高考大省的學生們,甚至從高中開始就為考研做準備。
向我約這篇文章的做考研培訓的老師“拖鞋哥”說:“今年的線下課程,我們意外的招到了一位來自河南高三的學生。更無語的是,在整個線下課程中,那個孩子恰恰是最懂事努力的,一直在照顧哥哥姐姐們……”
不是每個人投胎就有那么多逆天的教育資源,我唯有致敬他們的堅定和對命運的不屈服。
特別是有些女孩子,等研究生畢業,年紀不算大,學校硬,顏值還高,進入社會直接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了。
四、其他……也許純粹是為了興趣
還有10%的有模糊學術夢想的孩子。有的人純粹是出于對興趣的追逐而考研,無論是留在本專業繼續深造,還是換到自己更喜歡的專業領域,強烈的熱愛是趨勢他們考研的根本動力。通過考研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想想:考研的最終目的
然而說了這么多原因和理由,考研通向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更好的職業發展。
我們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需要以我們的職業價值觀為出發點,
幸福的職業生涯:獲得的≈想要的
特別是容易選擇困難癥的女孩子,先澄清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更為重要。
有些女生連續考研2、3年,如果努力了半天,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豈不是浪費時間?
問問自己:三年甚至五年的青春,和一張文憑,哪個更值錢?
我梳理出的八項女孩子主要的職業價值觀:成就感/地位、美感、家庭、安全感、人際關系、經濟報酬、獨立性、智力刺激。
你看看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三項是什么:
安全感、經濟獨立、家庭還是成就感?
最后只留下最最重要的三點,別貪心。
做決定:只需一張表
確定好自己的核心職業價值觀后,在考研和工作的選擇掙扎面前,可以擁有一個正確科學的方法,恰當地權衡得失。
一張決策平衡單,可以幫我們更好地進行有效的決策,一張紙看清楚,我們更適合工作還是更適合考研。
我設計針對女性的決策平衡單是這樣的:
決策五步驟法:
第一步:在第一行列出備選方案。
第二步:在“考慮項目”一列中,根據個人價值觀關注的內容,填入需要考慮的因素。
第三步:給每個“考慮項目”賦予權重:重要性因人、因時、因地不同。對于此刻的你,可以根據考慮項目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給他們乘上權數,加權范圍1-5倍。
第四步:將表的各項記分。
每個項目的得分或失分,可以根據該方案具有的優勢(得分)、缺點(失分)來回答,計分范圍1—10分。
第五步:合計每個方案的優點總分和缺點總分,正負相加,算出客觀的得失差數,最后得出計算答案。
注意: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作答,方可正確評估每個方案對自己的重要性。
兩個案例:
01小敏的選擇
小敏,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大四學生,今年報考本校的研究生,專業只招收3個人,她排名第6位,希望渺茫。
小敏大學是社團活躍分子,大二、大三的時候到騰訊實習。因為聰明好學工作積極,很受經理的喜歡,經理曾經還說“畢業了你就進騰訊吧,你挺適合做產品運營的”。小敏考研成績出來后也挺猶豫,到底是二戰明年再考還是先到騰訊工作呢?
幾番思量和對比自己所列的得失清單后,小敏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跟人打交道,在工作中增長經驗,因為本身就是985畢業,找個比較滿意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難的問題。家里也覺得她如果再復習考研,考上了就23歲,畢業了就26歲了,勸她先工作。
同樣的糾結問題。另外一個女孩子花花的情況又不太一樣了。
02花花的努力
花花來自河南,眾所周知的高考大省,高考600多的成績,花花只讀到了北京的一個二本學校,而她的夢想是清華大學。
大三了周圍的同學都在找實習單位。北京本地的同學們基本都找到了合適的單位。
但是作為外地學生的花花,雖然在校成績全優,但是在找實習單位的時候好公司和大企業還是屢屢碰壁:“我們這里的實習生只招收名校的本科生或者211的研究生”。
面對著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要么考研進入211/985,要么畢業找一個小公司打工或者回老家工作,月薪也很低。看著2017年的考研結果也出來了,花花在猶豫到底是現在開始準備考研還是出去找實習單位。
經過決策平衡單打分后,花花決定背水一戰,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復習,報考2018年清華的研究生。
所以,正在為考研和工作困惑的女孩子們,為你的選擇列一張得失決策分析表吧!
選擇的同時雖然面臨舍棄的痛苦,但相信你們能作出最優的決策,也能從這人生重要的一次選擇中得到成長。
希望每個即將踏入社會的女生都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完美蛻變,因為豐富而知性,因為快樂而美麗~~~
ps:這是一張萬能的決策平衡單,你可以在有任何職業/選擇困惑時候使用它。
需要決策平衡單excel模板文件的親們,可以給我留言,我會分享給你~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