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自學Java,還有一些文件類的瑣事,完全忘記更新了……這周五就要去eBay報道了,想想又激動又悵然若失……現在這家公司教會了我所有我目前為止掌握的測試技術,有男朋友有好友,要離開真有點舍不得
畢業一年的時間,我的工資從7k到失業到5000,9000,現在漲到了12k,想想有點小小有成就感.....
一、題序
本人女,QA,目前就職于一家外企銀行業技術公司。
技術、互聯網行業薪資水平在今年終于超越了金融行業。這篇文章是想結合自身經歷整理零基礎小白如何學習走上測試生涯的一些經驗和曲折過程。
本科讀的一個很一般的上海二本綜合性大學。專業是金融學,和技術八桿子打不著,讀大學時除了計算機基礎90分,VB,SQL Server都是勉強過線沒有掛科。上學時從沒想過畢業后會意外靠技術糊口,所以對計算機相關的課程也沒有認真對待。
然而事實證明,認真對待任何一門看似不相關的課程是有必要的,一是可以養成態度認真的習慣,二是誰也不能保證未來何時用得到。
這些東西不一定全都有用,但職場中為曾經明明有機會學會的知識流的淚,都是當時懶得上課、作業靠抄、考試靠突擊硬背題庫時腦子進的水。
“當時看來,這些東西仿佛于我的人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十年之后,我在設計第一臺蘋果電腦時,這一切又重新浮現在我的腦海,并最后融入到了Mac系統中,使我們的蘋果電腦成為了第一臺將文本精致排版的電腦?!睂滩妓惯@個人不抱私人評價,但我認為這段話意味深長。
畢業逾一年之際,我想整理整理剛剛起步走向正軌的技術生涯。梳理一下進階的道路,也希望能給打算走此道路的同志們一些小小的參考。
二、緣起
我的第一份測試工作是意外得來,也和金融學專業有著莫大的聯系。然而只持續了3個月。
2016年5月,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個通學發的實招聘信息,急招測試實習生,要求經濟或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生。當時我已經拿到了一份承諾7月入職外資銀行正式headcount的offer,準備結束3個月的世界前五快消企業實習。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金融專業生,當時感覺自己的壓力沒有那么大了,一切美好的前景都在向我招手。
看到朋友圈消息后感興趣就去聊了一下,是老家同學的姐姐公司招人,簡稱F姐,實習工資120一天,職位期望留用我就心動了。要知道當時我在龍頭快消公司實習內容枯燥(每天查查kpi)且一天100塊,而一些小有名氣的會計事務所的同學一天只有80、50,上班第一天就被發配到新疆出差(羨慕臉)做一個月表。
說實話孤陋寡聞的我當時聽到“測試”時的第一反應是,考卷?面試?大腦一片空白沒有概念沒聽說過。對技術行業的詞匯僅限于程序猿,甚至不太了解什么是“開發”
五月底,電話溝通后安排面試,水到渠成。公司位于環境不錯的辦公廣場大樓,由于是老鄉只是簡單地進行了一些基本信息的溝通,問問是否了解過測試工作,金融同業交易,有沒有聽說過黑盒白盒正交測試(一臉懵逼),對于未來的規劃等等。F姐也坦言說我可以先學習工作著,拿到畢業證后再做決定,是走是留都可以。
于是我為了120一天的工資以及優良的辦公環境上鉤了。做應屆畢業生時期可能是我最精打細算的時段了,又窮又苦,有很多希冀與物質需求,又有很多焦慮恐懼。
三、上路 (3個月)
我推想,之所以能得到這份實習工作是因為這個公司的產品邏輯需要了解金融交易基礎知識的人來做手動測試(manual testing),手動測試對計算機的要求不高,然而這些不同種類的交易卻對金融知識要求比較多和繁雜,培訓金融學生的測試基礎,可能要比培訓一個計算機學生金融基礎的工作量更小。這也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個幸運轉折點。
這一階段、這一份工作中我只是了解了測試的一些基礎概念和皮毛,粗暴地執行,找bug,報bug,沒有什么內在的管理流程以及測試邏輯。
面試結束后F姐給了我一本《本幣交易員培訓》手冊一類的書,讓我自己回家復習,背熟交易要素以及各種交易損益的計算公式,下一個周一來上班。
第一周過的很慢且記憶猶新,主要是熟悉產品和接受測試思想
第一天上班是培訓學習,一個做產品的H姐給我們做了產品的demo,然后從新建一個交易員的簡單邏輯開始入手,通過在測試環境的實際操作中熟悉產品。
我參與的是一個開發給銀行提供同業交易后臺管理平臺的項目,功能繁多,交易計算公式復雜。這是一家為金融同業交易開發提供實時信息平臺的技術公司。這個項目十幾個開發,一個產品,兩個需求分析師(實則是銷售),一個開發leader,十個左右的開發進行了一年才終于有了我們兩個新晉菜鳥手動測試。
第二天以后便是嘗試著執行(execute)一些excel表格里寫好的測試案例(test case)。從這時,我終于第一次開始了測試工作,慢慢摸索循序漸進,了解測試的概念、邏輯、思想。而后來進了外企才知道excel管理案例已經是最低級的了,還有很多案例管理工具,我目前用的是TestRail,其他還沒有用過,之后會詳細寫一寫。
我不敢說努力學習就一定能成功事業順利,但成功且事業順利的人一定經過了積極探索與努力學習。
這些案例是一筆筆需要錄入的虛擬交易信息,自己要事先用公式計算好類似于損益、要素價格一類的期望結果,沒有細分測試點以及測試步驟,只是從頭到位錄入,再對比期望數字是否出錯,中間是否會有明顯的block(阻礙)。
如果出現了錯誤,那就要提到一個詞語--bug,我理解為漏洞。還有其他類似的詞語,缺陷defect,問題issue等等。我目前就職過的兩家公司都是用JIRA來管理bug。操作上對于初學者非常友好,人性易懂,基本報過一個bug就能記住。
描述bug最簡潔也要包含3個因素,期望結果(expected result),實際結果(actual result),復現步驟(reproduce steps),有必要還需附上截圖(attach screenshot)。因為發現的bug并不是描述給自己看的,二是要開發人員一看就明白,清楚明了。在JIRA中還可以選擇bug(或稱issue)的優先級(priority)與嚴重程度,分配(assign)給那個開發或者不分配(unassigned)。
熟悉了執行case之后開始嘗試自己寫case,最簡潔的case也要包括這兩個要素:執行步驟,預期結果。如果需要還需配上預設條件。進了后來的外企公司后,case的撰寫與管理嚴格了許多,包含的要素也大幅增多了。
四.轉折點
一個月很快過去,七月就要到來了,熟悉了一個月坐辦公室測試的工作之后,對比需要在炎熱的夏天在外跑業務的外資銀行offer,我心里慢慢走了偏移。
在回學校參加畢業典禮后,我和F姐姐有了一次電話長談。我和她說了兩個offer之間的猶豫與顧慮。雖然外資銀行那邊剛開始跑業務會辛苦一點,但確實是世界排名前幾的大銀行的正式編制,很是誘人。
但是F姐姐的一番話說服了我,令我記憶猶新:? ? ? ? ? ? ? ? ? ? ? ? ? ? ?
“金融銷售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不推薦一畢業就開始做。什么都不會腦子里沒有專業知識的時候,賣的只能是臉皮,一輩子就純圍人脈一件事了。有了專業知識,熟悉了很多業務邏輯之后再去做銷售,才能讓人感到你很專業,更信任你,賣的是腦子里的知識而不純是臉皮或者人脈?!?/p>
這家公司雖然不大,但在測試的過程中我潛移默化地接觸熟悉了很多同業交易的種類,例如同業存放,同業拆借,債券買賣,回購式、質押式債券等等。
然而由于公司資金問題,沒多久,在8月的時候項目就被廢棄了,該年度所有的實習轉正試用期內的員工都被以各種理由裁員了。發生這樣的事情F姐姐肯定也不想的,所以雖然剛畢業沒多久我就失業了,但心里對她并沒有埋冤,只有感激,感謝她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了這一行。
五、走上正軌
從9月-12月的期間,我邊投簡歷面試,邊嘗試了各種行業,由于家里的關系,我在一家公關公司進行了實習了一個月,主要是聯系時尚雜志編輯,更新聯系表,數和我們業務往來關系文章版面字數什么的。
10月又投到了一家金融公司,說是管培生,其實是打陌生電話銷售理財產品,賣拆解的債權。薪資6k,在電話銷售一行里肯定不算低了。
11月在我兼職的連鎖琴行轉成正式的鋼琴老師。。。雖然我很擅長,也有機會每天練琴,但是還是不如意。
于是在這時人生中的貴人出現了。我的一個學生kiki,她做UI設計行業,91年生工作沒幾年但已經拿到我想也沒想過的薪水。她問我:你做鋼琴老師,工資很高吧,至少15k吧?
我說,什么?5k而已,拿到手剛過4……
她目瞪口呆,說5k怎么夠活!女孩子在上海怎么也得10k以上才剛剛夠自給自足吧!
kiki知道我以前做測試工作,就開始攛掇我面試,怎么改簡歷,怎么面試,怎么突出自己的優點,站在HR的角度展示自己的閃光點。這些話從來沒有人跟我仔細聊過,并且還有大膽借用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