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在生活中遇到過的一種類型的男生:浮夸。
他們年輕,在公司收入頗豐,外貌形象也不錯,對我也表示過好感。
這樣的男生,看上去很風趣,面對你會有帥氣的笑容,一起共進晚餐時也會講些有趣的笑話。
但是,我始終無法坦然接受,因為,我無法忍受他們的浮夸。或者說,紈绔。
為什么?
他們,真的如洋蔥一般,沒有心。
你和他們聊八卦,聊韓劇,很有的聊。但是,聊到規(guī)劃,聊到目標,聊到看過的書,他們表示不屑:我還年輕,走一步算一步。看書?我天天陪客戶,哪有時間看。哦你說的那本書啊,好啊,等我有時間再看。哦你上次提過的那本書?哎呀看了兩頁就看不下去了,最近天天陪客戶到凌晨,實在沒有精力。
等等。
我能感受到他們時時刻刻刻意的炫耀或者優(yōu)越感的流露:看,我多么帥氣,我多么瀟灑,我多么有趣,我這么優(yōu)秀,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好了,所以我根本不需要看什么書。
我無語:這是什么邏輯?
公司有個小伙,特別著急找女朋友。其實看他本身,條件也不錯,愛運動,樣貌也帥氣。同事們介紹了幾個,都沒成。
這個小伙Jack是個熱心的男生,會時不時找家人寄些特產(chǎn)發(fā)給同事們分享,然后以此得瑟一番,欣然接受大家的感激和贊揚。之前他知道有些同時喜歡吃鮮花餅,當場拿出手機打電話:“喂,啊你這幾天去咱們那個很火的鮮花餅店買一箱過來,各種口味都來一點,直接寄到北京就行。挑好的啊。好,我掛了。”掛斷電話,有同事笑著說:“哎呀你人脈可以啊,現(xiàn)成的鮮花餅供應商都有啊,我在北京這么久都沒找個好吃的店。”這小伙甩甩手機,酷酷地說:“那是我爸,任我調遣。”同事有些驚訝,也略顯尷尬,沒再說什么。
之后幾天,同事們邀請我去吃櫻桃。我看那水靈靈的大櫻桃,實在可口,開心問道:“哇,這么好吃的櫻桃,誰這么土豪買的?現(xiàn)在估計還挺貴吧?”
一個同事笑著說:“是Jack從家鄉(xiāng)買來的。”
另一個同事說:“這Jack還真不錯啊,有了他,我們天天有好吃的。”
我笑笑,沒說什么。
之后一天,我正在處理郵件,聽到了同事和Jack聊天的聲音。同事說起了櫻桃:“你買的櫻桃真不錯,我們大家吃了都夸你有眼光。”Jack估計是吃到了一個壞的櫻桃,不屑地說:“哎呀這次買的櫻桃不好,我一定批評一下我爸,這買的什么櫻桃,什么破眼光,下次買更好一點的。”那個同事聽了趕緊說:“哎呀你可別,我們都覺得挺好吃的了,別和叔叔這么說吧。”Jack滿是不屑:“沒事兒,我經(jīng)常這么說我爸。”
我在一旁聽了,心理很不是滋味。甚至無法平和。
你再優(yōu)秀,在想耍帥,再想顯示優(yōu)越感,你不用這么奚落你的父親吧?
你至于嗎?
什么時候,你對父親的不屑成了你顯示優(yōu)越感的資本了?誰允許你這么做了?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不管父母是什么樣的,不管父母是不是有文化,不管父母是不是好脾氣,不管你逐漸成長到多么高的水平和位置,對于父母,最最基本的,是起碼的尊重。這也是我母親在我初中略顯叛逆的時候特意嚴肅教育過我的:不管父母或親人長輩做的事情是對是錯,不管心里是不是欣賞,一定要尊重長輩,不管是在自己家里,還是在外人面前。尊重,是最起碼的修養(yǎng)。
沒有這種尊重,談何孝順?
我們對其他人,不管是同事朋友、公司領導,還是餐廳服務員、保潔員,都有著對人的尊重,怎么到了父母,反而成了踐踏的資本了?
你有沒有想過,你不經(jīng)意的一句不滿,在遠方的父母,可能是致命的傷害和痛苦。
我并不是在推崇盲孝。我這里探討的是對于父母,對于任何人,最起碼的尊重,以及,你根本沒有權利去利用對別人尊嚴的踐踏體現(xiàn)自己的優(yōu)越感。
這樣時時刻刻狂熱地想要表現(xiàn)自己卻不尊重別人的人,不值得別人的尊重。
李笑來老師在《寫給女生的五個擇偶建議》里提到過一點:選擇進取型性格的人,而非固守型的人。笑來老師如此解釋:
人分為兩種:
固守型(be-good type)(也稱表現(xiàn)型人格)
進取型(be-better type)
固守型性格的人,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他們一廂情愿地希望自己處于最好的狀態(tài)。他們的特點就是堅決不做自己不擅長或者可能做不好的事情——這樣才能保全自己不出丑……
進取型性格的人,不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因為他們歷來的經(jīng)驗就是自己在進步的過程中時時刻刻處于明天回頭看就知道自己當時傻到不行的狀態(tài)……他們會去嘗試,他們會去學,他們知道自己可能失敗、可能做不好,但那只是過程,進步是行動的注定結果……
固守型或者說表現(xiàn)型的人,習慣了生活在自己對自我認知的象牙塔里,除非哪一天頓悟,否則,只能永遠保持這樣的水平。
他們也就這樣的水平了。
所以,姑娘們,擦亮雙眼。如果你希望成為或者已經(jīng)是進取型的人,那么,不管對方多帥,多么多金,多么會社交,如果對方是固守型的人,除非你有能力改變他幫助他頓悟進化,否則,要么遠離,要么你退化成為固守型的人。
否則,情侶兩人如同“兩人三足”般捆綁前進,如果步伐不一致,多痛苦啊。
如我,我無法平和地面對某些人的狂妄,而我又自知無力去與他討論,因為我曾試圖推薦的書被不屑忽略,所以在此寫下了這么多的感悟。好在我很明智地早早與Jack劃清了界限。因為我知道,我不屑于成為固守型的人,我更自知我沒有能力去改變病入骨髓的Jack。
祝福他。
附李笑來老師《寫給女生的五個擇偶建議》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