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薛之謙和李雨桐事件?他倆到底誰說的是真話?
單從真假來說,李雨桐說的99%是真話,薛之謙說的也大體是真話,只是他的身份讓他不可能全說真話。但真假根本不重要,那么多年了,利益,名聲與感情,都糾葛纏繞在一起,這些恩怨是非,已遠非真假那么簡單。
我最大的感觸是,這兩個都是可憐人,姑娘遇到了“渣男”,談了幾年不堪回首的戀情,而“渣男”經營多年的形象,以自爆之勢慘烈崩塌。這是個充滿仇恨的,兩敗俱傷的故事,注定無人生還。
尤其薛之謙,當最后塵埃落定,他真正冷靜下來之后,點一根煙,回首起當年那段歲月,他一定會后背發涼的。
光鮮的亡命之徒
這其中一個細節,實在讓我觸目驚心:
2013年5月,薛之謙和李雨桐去泰國蘇梅島,他騎著摩托車載著她,但為了躲避一只突然沖出來的小狗,急剎車翻了車,兩人摔出去很遠,后面的車一個急剎車,只差一點點,就碾到了他們。
你能想象出,這樣的場景多么危險。
但,他在支離破碎的車禍現場,滿身是血, 意識清醒過來,剛確定自己還活著,居然第一反應,是給經紀人打電話發新聞。乃至于,在縫合傷口之前,還特地拍下兩人的傷口,冒充他自己的,用來發微博。
我不知道你看到這個細節會有什么感想,虛偽?欺騙?虛榮?作假?
而我的心中,只有深深的辛酸——為了能讓事業有所起色,你連命都不要了嗎?!
全力以赴沖進幻覺
薛之謙是個大器晚成的歌手,其走紅的經歷,與鹿晗,和剛單飛的TFBoys一樣,都可以說是現象級的,在此之前基本沒有藝人靠自媒體而點石成金,自己捧紅了自己, 多年苦心經營, 其中的辛酸艱辛,可想而知。
他是選秀出身,蟄伏數年,2005年就出道了,到事發當時,2013年,已經整整八年了!八年來,自己事業沒什么太多起色,反而路越走越窄,一個歌手,靠開火鍋店開網店為生。他不甘于此,必然會滿心焦急,想盡一切努力,回到舞臺中央。
從車禍之后的反應,就能看出來,那些年,他就被困在這樣一種焦躁和愁苦的情緒中,幾乎一切其他事情,全都視而不見了。拿別人的傷口冒充自己的,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欺騙,一種表演,但他本來就是演藝圈的人,追求戲劇性,追求爆點,就是他的工作,乃至于形成了本能。
確實,這事做的很難看,一點都不紳士,但對于那幾年身處低谷,焦頭爛額的薛之謙來說,他早已經顧不上了,就像你以為從高速的摩托車上摔成那樣,滿身流血,不疼么?
他當時根本無法判斷自己是不是腿斷了,是不是落下了殘疾,是不是后半生就要坐輪椅,但他根本顧不上了,只要還活著,第一反應就是通知經紀人,開新聞發布會,哪怕博一點眼球,吸引一點大眾的注意力,也是好的。
乃至被爆出整容,削骨,你可知道,削骨是要進重癥監護室的,只要能回到公眾視野中, 他是什么危險都顧不上了。我甚至在想,如果有個魔鬼跳出來,跟他說,只要你不停的自殘,我就讓你紅,他都會點頭同意的。
這個人,在玩命,哪顧得上那么多了。
刺穿你生命的“大情緒”
我們容易被困擾在日常的小情緒中,一時焦慮,低落,抑郁,虛弱,無力……沒來由的惆悵,天空灰暗下來,看著鏡子里自己的頹廢,整個世界都在下墜。但通常,你跟朋友聚一聚,吃點美食,好好窩在家里睡上幾天,或者出去玩一玩,也就好起來了,悲傷很累的,沒人可以永遠悲傷。
但有的時候,情緒不是輕易就能過去的,當你的生命進入某個階段,或陷入某種困境的時候,一種大情緒會籠罩在你身邊,可能貫穿很多很多年,在那些日子中,雖然也有歡笑,也有感動,也有些好消息,你會以為生活本就如此,你是正常的活著。但只有很多年后,再回首,你才會發現,自己幾年間都處于同一個泥潭中掙扎,苦中作樂而不自知。
你有過這種體驗嗎?“那些年,我怎么就那么倔強”“那些年,我居然做了那么多危險的事”“那些年的一切都是灰色的,沒有一絲色彩。”
薛之謙當年也是如你一樣,他稱2012-2015是他最后的蟄伏期,那段時間,他的焦躁溢于言表,前后換掉兩家經紀公司,打了不少官司,鬧出不少糾紛,那段時間,他整容,糾葛于三個女人之間……,他確實在積累實力,但過程顯然一點都不冷靜,一點都不從容,他慌不擇路,亂沖亂撞,如坐針氈,透著愁容與苦悶。
那段時間,他根本看不見陽光雨露,陰晴圓缺,也顧不上傷口的疼痛和感情糾葛,他只想熬出頭。
乃至于現在,他依然處于另一種大情緒中,很可能同樣難熬,可以想見,這段時間,當他看到自己耕耘多年而積累出的形象和聲望毀于一旦,是怎樣的心情。絞盡腦汁盡一切可能應對的同時,他會歇斯底里嗎?還是在深夜心如死灰?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人的內心一旦失衡到這樣的程度,崩塌只是遲早的事。
瀝血的游戲
這種崩塌,可以看做是他近年來大紅大紫的反噬,娛樂圈的底層邏輯,就充滿了悖論——人們希望自己的偶像,是一個完美的人,具有逆天的顏值,高超的才華,完美的私德,還要親切隨和。但基本沒人可以做到這樣,能做到的人,肯定不會來混娛樂圈,所以,當這些不完美的人,一定要營造一個完美形象時,期間的落差,除了砸錢之外,都要你當事人自己扛著。
黑夜中,一群小螞蟻,把一棟漆黑的塔,越堆越高越堆越高,頂上站著一個閃著金光的完美形象,越高之后,他就被越多人看到。人們在歡呼,拍照,支持自己的偶像,看著他在塔頂,慌不擇路的,試圖補全自己的所有缺口,直到崩塌,看著他從高空墜落,再紛紛踩上兩腳,因“踐踏權貴 ”而暗爽。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一種游戲,在每天城市樓宇間,目之所及的千百塊屏幕中反復上演。這行規則苛刻,每個人只有一條命,沒人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你說幾個月前,薛之謙在演唱會彈唱,跟前妻兌現十年的諾言時,那歌聲不是真誠的?深情的?
但沒用的,誰讓你是這個游戲中的一員呢,你加入進來,享受了鎂光燈的熾熱,拿了名聲拿了財富,就必須遵守規則,高速公路上不允許剎車,你虛偽了,就再也無權真誠,你濫情過,就再沒資格深情,風光時有多少人捧你,等你掉下來就有多少人踩你!這就是規則。
只是這次游戲的主角,叫薛之謙,而已。
月光凝,夢未醒
所以啊,大馬戲團,名利場,當我們真能從大情緒中醒過來時,你會明白,什么是浮生若夢,如幻似真。薛之謙,李雨桐,高鑫磊,婁藝瀟……這是這次幻覺中,出場的名單,那種幻覺,像一團粉紅色的煙霧,籠罩著如上的每個人,在迷霧中,或愛或恨,或喜或悲。
每個人都那么可愛,每個人都那么可憐,每個人都那么入戲。
你認為什么是成長?賺更多錢?有更多粉絲?功成名就?學富五車?一呼百應?名留青史?
都不是,人的成長只有一種,活的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