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憤和恐懼讓我奪門而逃,只聽見他的聲音幽幽地在背后想起:“許佳慧,你不記得那一夜了嗎?我們做過比接吻更多的事兒。”
1
許是上了年紀的緣故,這些年很少看青春愛情類小說,甚至類似的電影電視劇也很少看。因為太多意外懷孕、墮胎、閨蜜因男生而反目成仇的狗血劇情。
拿到《沒道理的愛情》的第一時間,我便被封皮上靜默無聲的“治愈系戀愛成長”七個字吸引。我打開豆瓣,特地搜索查詢——評分高達8.2。未及看完全部信息,我便決定細讀。
因為我知道,這是一部真正屬于我們80后的青春回憶錄……
這部以李荷西自身經歷為藍本的《沒道理的愛情》,真實到無法形容。
那青澀的高中時代,像磁鐵一樣,牢牢地牽引一代人的記憶;那略帶痛感的情竇初開,像一根尖尖的針頭,真實地刺痛80后的心。
你記不起來的高中時代,李荷西一一講給你聽。
2
《沒道理的愛情》影射著我們每一個人的青春回憶。
許佳慧,萬千普通女孩的縮影,家境普通、長相普通、成績普通。跟出色的閨蜜喜歡上同一個男生,又因為“友情大過天”而禁錮內心的愛意。
楊婷,老師眼中的“優等生”,眾星捧月般的美女學霸,面容姣好,身材頎長,是眾多男生眼中的理想戀人。卻因為過于好強的性格,無法與自己和解。
吳曉春,性格爽朗,家境優渥,出手闊綽,不計較得失。看似是最快樂的人,不愁學業不愁吃喝,卻被心里的執念糾纏許多年。
袁毅,360度無死角的完美男生,耀眼炫目,名列前茅,高度自律。執著于心,為了心底摯愛,像一只候鳥一樣等待。
陳盡歡,花花公子,浪蕩不羈,表面瀟灑,卻帶著偽裝活了一整個青春。從小缺愛,才會對送自己第一個生日蛋糕的妹妹,如此念念不忘。
彭蘭,典型的“望女成鳳”似的母親,總以為自己的苦心經營都是為了女兒好,卻不曾想到,自己的無心之舉,都慢慢變為壓倒女兒的一根根稻草。
……
這里面,肯定有你的影子。
3
李荷西用第一人稱,以“許佳慧”的口吻,將我深深地代入劇情之中,“許佳慧”哭得撕心裂肺,我也哭得歇斯底里,“楊婷”痛苦得無法釋懷,我也痛苦得肝腸寸斷。
鮮明而真實的人設,又將我牢牢地定格在青春年少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許佳慧”,我們身邊有“吳曉春”這樣義氣又多金的閨蜜,有“楊婷”這樣最受老師偏愛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有“袁毅”這樣完美又專情的心動男生,更有“陳盡歡”這樣風流又不羈的情場浪子。
自然而真實的劇情,拉進了讀者與主人公許佳慧的距離,仿佛許佳慧、袁毅、陳盡歡就是你我身邊活生生的人兒。要感激的是,書中沒有那些荒唐的墮落報復、墮胎等情節,謝謝李荷西帶給我們一個真實的青春回憶錄。
而書中根據時間鑲嵌的流感、地震等大背景,更讓我們感慨,“這分明就是在寫我的故事啊!”
不管是人物,還是情節,不管是初戀,還是分手,都與讀者的心理預期十分契合。我想這就是最成功之處吧。
4
《沒道理的愛情》讀的很慢,因為總是被書中幾個不經意的片段,帶回我的高中時代。
我高中也是讀重點中學,我也是“許佳慧”,我也有喜歡的“袁毅”。
那時的我也偏科,我外語滿分,語文高分,數學也不差,經常能在最短的時間,想出幾種不同的解題方法。而理化卻差的一塌糊涂,我連電路圖都看不懂,連化學公式都記不住……
不同于許佳慧的放棄,我選擇迎難而上。可能是骨子里不服輸的性格所致,理化不行,我就跟它們死磕。分科的時候,我不顧老師的建議,毅然去了理科班……
當然,除了“死磕”,還因為我那時仰慕的對象也報的理科。
那個時候如同丑小鴨一般的我,“喜歡就像做賊”,從不敢明目張膽,總是故意出現在他面前,又裝得若無其事。
還記得,我總是假裝在食堂偶遇他;
還記得,我總是故作鎮定地從他桌旁走過;
還記得,我總是恰巧碰見在球場揮汗如雨的他;
還記得,我總是巧合的跟他坐同一輛公交車。
如愿以償,畢業照上,我與他同框。我故意踮起腳尖,被安排到他身后椅子上那個位置,一臉的心滿意足……
5
讀完《沒道理的愛情》,理順了這幾個人物的關系和故事,許佳慧和袁毅的分手原因,在我心底揮之不去。
我至今都覺得,那并不好笑。
18歲的我們,懵懂而莽撞,我們都不懂如何去愛,更不懂如何表達愛。
初次涉足“愛”,我們都被動而膽怯,我們的勇氣只夠支撐我們默默的接受來自他的表白和照顧。
我們不敢表露也不會表達那萌芽在心底的愛。
在完美無缺的愛慕對象面前,我們都是自卑的,但我們又想把自己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他。
自然,即便是嘴巴上有米粒這樣的丑態都不愿意讓他看見。
更何況“失身”。
性格軟弱的“許佳慧們”,崇尚的是純凈而真摯的愛情,不容許任何事情玷污它。
而“失身”,這個最黑最大的污漬,搗毀了心中最后一層堡壘。失身,真的會要命,要了懵懂時期初戀的命。
李荷西說放到現在,她可能會寫一篇自嘲文——《要有多矯情,才以為失身會要命》。但我想,這也是多年后了解真相的她,釋然了。
“骨子里的傳統,讓我只覺得自己不純潔了。”經歷過的人,會流淚。
「無戒365訓練營日更第0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