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吧
“大都好好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生生若寄,物物似幻.雪月花朝,雨影煙容,美好的事物總是留不下,美好的時刻總是太短暫.它們的翅膀飛得極快,只在我們肩頭輕輕點一下,便飛得無蹤影,只留下片片殘影在我們伸向天空的指間.我們太想抓住它們,故而發(fā)明了文學藝術,以文字、以畫面,以雕塑,以聲影,以人類腦力的極限來描摹這些美好的輪廓、一,一遍遍,一代代,永不停息.
在中國 ,美好不可少"雅",“雅士”和"雅事"是中國人對人和事很高的清譽.蒔蘭尋梅,負喧撫琴,觀云聽雨,聞香品茗,雅事何其多也,但很多“雅”得清冷而倨傲,甚或有孤芳自賞的自大.唯有喝茶一事,是帶著濃重煙火氣的,茶本身也是“七件事”之一。喝茶也是有哲學的,上等獨飲自酌,一壺一盞,靜室虛白。中等喝法,二三子,志趣相合,斟酌間,談玄說妙;俯仰間,滿室生春。下等喝法,僭名為“道”,故作玄虛,行稱清雅,實為附膻。
喝茶又稱吃茶,水本無味,因茶而味,飲的是茶,吃的是味。
茶味是什么呢?盧仝說"唯覺兩腋羽清風塵"茶味大概是清涼的吧.經云"三界不安,猶如火災",輪回中一團火,
世界在燃燒,人生亦然。歲月如爐,人身似鐵,鑌鐵精鋼最終也會變成朽蘗沉滓.
李長吉說"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煎"字用得太妙了,的是鬼工之語。在這樣的灼燒和炙燒下, 心也如風火輪疾馳 ,迸濺出各種躁郁,狷急,戚憂,毒悶,耽惑云云.此時若能掃榻一方,稍坐片時,吃茶一杯,覺三千熱焰頓消,渾體生涼,不亦快哉!吃茶去吧!
經載,人生難得,如盲龜浮海,值通木孔.從“人猿長揖別”開始,人類便在游蕩,何為方向,何為故鄉(xiāng),天蒼蒼,野茫茫 。群體命運的瞢然無知使得個人命運也大體如是。這種抽象的迷茫會表現為具體的繁忙,人們忙著生,忙著死。懼怕與自我獨處,拒絕死亡的必然和命運的偶然。但路終會走到盡頭,那時大抵會發(fā)現茫忙本是盲。此時,若能獨處一室,吃茶一盞,茶香之余,留片時給自己,道片語與心靈,無纖絲掛礙,與靈魂赤裸相視,享受這剎那的孤獨和寂靜,此便是茶味!吃茶去吧!
茶味百千,人生亦然。但我總覺得,生命里需要一點宗教或近似宗教的味道,人嘛總得有些執(zhí)求,有些偏愛,有些痼疾。所謂“無癖不可交”,無他,無所在意者,無所不為也。趙州老和尚說“吃茶去”,揭開了二元世間的面紗,原來悟和迷之間,如此平常,如同穿衣吃飯。自然,吾儕凡輩,慧根淺薄,看著茶葉在熱水中舒展浮沉,想一則沒有答案的公案,便也是吃了一點若有若無的禪味吧。吃茶去吧!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遙酌諸君,吃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