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讀起了蕭紅的《呼蘭河傳》,看她不疾不徐,把呼蘭城里的幾條大街逐一介紹,印象最深的是東二道街上的泥水坑,這里雨天一路淤泥,晴天一個大坑,人們來來往往十分不便,這里會讓馬車翻車,需要很多人把馬抬出來,這里淹死了雞,鴨,據說還淹死了豬。人們卻從沒有想到把坑填了。似乎因為有了泥坑,人們有了許多談資,可以借口吃瘟豬肉了。
蕭紅真是一個天才作家,她的筆下,小說可以散文化,特殊的結構給人獨特的閱讀體驗。忽然記起小學時學過的《火燒云》就選自《呼蘭河傳》,不知道現在教材里面是否還有保留。但五年級課本里的《祖父的園子》可是記得真切的有呢,那各種顏色的蝴蝶,自由自在的花花草草,跟在祖父后面搗亂的小女孩形象,真真如在眼前了。
讀到《小團圓媳婦》那部分,實在讀不下去了,一種無處安放的悲涼,充滿胸中,無法排解。趕車的胡家租住在“我”家房子里,一家人勤勞,樸實,兄友弟恭,兩個妯娌之間雖有些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憐小團圓媳婦,才12歲,因為個子高大,冒充14歲,被娶進家門,小姑娘壯壯實實的,黝黑的臉,嘿嘿地笑著,被婆婆虐待,多次毆打,不需要理由,不分時間,才半年時間,生了病,黃黃瘦瘦的。這時候,好心的鄰居們出現了,跳大神,給偏方,看熱鬧,把這個健壯的小姑娘活活折磨死了。可是,又找不到罪魁禍首,她的婆婆,養只雞都細心照顧,因為兒子不小心踩死了小雞,把他打了三天才算完。自己的手腫了,舍不得花錢醫治,死命撐著,兒子花三吊錢買了紅花油,她還覺得花一吊錢就夠了。卻愿意為救治小團圓媳婦花了上千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