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的培養還真是一件不能急的事,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尋找切合成長節律的指導方法,才能一步一步領著他們慢慢接近真正意義的閱讀領地。
閱讀興趣——
讓低段的孩子泡在圖畫書的世界里
幼兒階段的孩子,還沒有接受系統的識字教育,很多父母片面地認為閱讀就是“拿著書本讀”,其實幼兒階段主要是以“聽”的方式閱讀的,聽媽媽講故事,聽錄音,聽有聲書,都是閱讀。
如果幼兒階段缺乏了“聽故事”的閱讀活動,進入小學,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得重新培養。大部分家長都會錯失“學前閱讀”的黃金期,現實告訴我們:
小學的低段(一、二年級)是教師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期,老師和家長再也不能疏忽,再度失去這個閱讀興趣培養的黃金期。
孩子在進入一個班集體后,如果老師把班級閱讀的氛圍營造起來,孩子會對閱讀產生很大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營造班級的閱讀氛圍:
讓孩子泡在故事里。每天固定一個“故事時間”,時長10-20分鐘,開展豐富的講故事活動。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故事娃娃、故事大王評選、故事媽媽活動(邀請家長來講)、好故事推薦活動。故事以經典的圖畫書為主,講故事的過程就是全班共讀一本大書的過程,圖畫書圖文并茂,把圖畫書制作成PPT,效果會更好。
讓家長重視閱讀。通過家長會、班級QQ群、個別交談等家校溝通方式,向一年級的家長大力宣傳兒童閱讀的重要性,推薦家長的必讀書籍,如《朗讀手冊》《打造兒童閱讀環境》等權威書籍。倡議家長堅持給孩子睡前講故事,為孩子做好家庭閱讀的記錄,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的閱讀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
閱讀定力——
讓中段孩子堅持每天接受持續默讀的淬煉
經過低段閱讀興趣的培養,加上孩子的識字量已經達到可以獨立閱讀的要求了,進入中段(三、四年級),就以“培養持續默讀的能力”為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為核心。老師可以利用孩子中午和下午代管的時間,固定一個時段為“靜心閱讀”的時間,每天在校保證持續默讀30分鐘以上。
這個時段全班安靜閱讀,不做其它的任何事情,讓孩子把心靜下來,持續地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孩子能靜下心來閱讀是閱讀的基本能力,低段的聽故事閱讀方式屬于被動閱讀,盡管這種被動閱讀孩子也非常喜歡,但閱讀能力的最終培養是要讓孩子能夠主動地、自覺地愛上閱讀,所以,中段要完成孩子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的過渡,需要堅持,孩子的持續默讀能力才能形成。
中段持續默讀書籍以兒童文學為主,目前深受孩子喜愛的國際大獎小說叢書,彩烏鴉系列叢書,中國百年100部經典兒童文學叢書,動物小說,曹文軒的純美兒童文學等作品都是中段孩子喜愛的書籍。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選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來讀,優秀的書籍不僅文字優美,思想性強,對孩子美好心性的形成有著巨大的作用。
為了繼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班級還要堅持定期開展好書分享會的活動,鼓勵孩子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和大家分享,讓孩子獲得自由閱讀的愉悅。
閱讀審美——
讓高段的孩子在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中提高鑒賞能力
經過中段持續默讀能力的培養,孩子基本已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課外閱讀已成為孩子每天所期待的事情,成為他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有了一定的閱讀積淀,孩子的閱讀需求更高了,這時,老師和家長從精神層面的深度介入和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引領孩子走向閱讀的深度。以班級讀書會、讀書筆記、經典作品解讀、主題閱讀、同題電影閱讀等方式引導孩子體驗深度閱讀的快樂。
老師挑選一些兒童文學名著進行班級共讀,為了保證共讀活動的質量,1個月開展一次共讀活動。比如我班開展的共讀《夏洛的網》《戰馬》活動,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做好批注筆記,再整理成自己的讀書筆記,查閱這兩本書的作者、時代背景、創作故事等相關的資料,并進行提煉整理。
在班級讀書會交流分享,大家各抒己見,對一個故事進行多主題的不同角度的文本理解。同時組織孩子們觀看以這兩部作品為原著改編的電影,再進行電影和文本的對比賞析。為時兩月的共讀活動過后,孩子們在閱讀時,不再是只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對于作品中人物形象、作者、時代背景等話題感興趣。他們通過讀書小報、讀書筆記、讀后感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閱讀帶來的精神上的交流和思考力的啟發漸漸體現出來。
中段的自由閱讀和持續默讀能力形成后,孩子的閱讀容易陷入一個疲憊期,如果在高段沒有將孩子的閱讀引領到啟發思考和審美的高度,孩子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的暢銷作品吸引,比如市面上非常流行的穿越小說、充滿暴力和色情暗示的偽劣作品,都很容易成為孩子著迷的書。
所以在這個階段,孩子初步價值觀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的形成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深度介入和引領,而不是放任自流地讓孩子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獲得了閱讀思考深度引領的孩子,即使偶爾看了一些思想惡俗的作品,他們也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有精神需求的孩子都會選擇健康的、能夠啟發智慧的書籍閱讀,一旦孩子達到了這樣的閱讀水平,孩子才進入了真正自由閱讀的階段。
高段在做好閱讀深度指導的同時還有注意閱讀廣度的引領。
孩子的閱讀品味和個人傾向逐漸凸顯,有的孩子喜歡小說,有的孩子喜歡文字優美的散文,有的孩子喜歡歷史類讀物,有的孩子喜歡科普類的書籍,甚至會有孩子對古文、對哲學、對社科類的書感興趣。鼓勵孩子廣泛涉獵,挑戰自己的閱讀極限,在不同類型的書中去感受知識和智慧的魅力。
比如:我的班級在三年級時建立了一個“微型圖書館”,在全班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班上建立了一個藏書幾千冊的小小圖書館,書籍分為繪本類、兒童文學類、科普類、歷史類、人文類、哲學類、中外名著類等書籍。微型圖書館建好后,去掉了借書還書等繁瑣的管理,就讓孩子自由取放書籍,就像家里的書架一樣,孩子們真的享受到了泡在圖書館的感覺。
小學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如果在小學6年的時間里,按照孩子的成長節律,把握好每個年段課外閱讀指導的核心,并堅持把閱讀推廣的事情做下去,孩子一定會在童年最美好最寶貴的時光里不僅享受課外閱讀,還將養成終身熱愛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