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和女兒一起出門,她去吃飯,我也去吃飯,她約了朋友去東直門來福士,我是為了工作被人約到華龍街。今天北京很冷,女兒說,爸爸,我叫了車先送你過去吧。今天天氣冷你就不要坐公交車了。天氣雖然寒冷,聽到女兒這樣說,心里暖暖的。本來我打算是走路過去的,這樣無論如何也要搭女兒的順風車了。
度假時,和女兒玩五子棋
中午和朋友談事,其中一位朋友以前在東來順工作,于是約在一起在東來順吃涮羊肉,一餐飯聊聊吃吃倒也愉快,只是胃口真的大不如從前了。年輕時吃涮羊肉,一般是要吃兩斤左右的,現在一盤肉就吃飽了,再多真的吃不動了。這幾年很少主動去吃涮羊肉,主要原因是吃一頓涮羊肉可以一天不吃東西了,而且稍微多吃一口就會上火。都說羊肉是溫補,吃了不會上火,可是我吃了就會上火,但是如果是蘿卜羊肉湯,我倒是可以多吃一些的,新鮮的灘羊肉和細潤的白蘿卜一起燉煮,湯清肉嫩蘿卜潤,撒上一些香菜碎、香蔥碎,顏色漂亮,滋味鮮美。配羊肉的蘸料最好能用古龍天成五年曬制醬油來調制,加一點點糖幾滴麻油就可以了,味道那是超級贊。只是在家吃飯的機會少,這樣的蘿卜羊肉湯也很少吃到了。
東來順的羊肉還是不錯的,手切鮮羊肉的口感不錯,吃得到羊肉細嫩溫潤,麻將小料根據自己的習慣,韭菜花加的多一些,吃起來咸淡正合適。
烤羊排個人感覺一般,烤得不錯,但是香氣不足。記得拍攝《上菜》的時候,鄭秀生先生說腌制羊排時加一些蘋果或者梨,利用水果的果酸果糖增加羊肉的香味,還可以疏松羊肉的肌理,烤出來的羊排滋味更好一些。鄭先生說,這一招是從賽福鼎夫人那里學來的,當年北京飯店為賽福鼎做的羊排,他不喜歡。夫人親自下廚為他做,賽福鼎吃的很開心。其中腌制羊排時就加了幾個蘋果,鄭先生為賽福鼎夫人打下手,于是記住了腌制方法。拍攝過程中鄭先生為我們做了一次按照他說的方法腌制的羊腿,味道果然與眾不同的好吃。
東來順的烤羊排,據說是山東的方子。山東一般都是圈養飼料羊,其肉質和肉味與草原羊有很大差別,不知道東來順羊排用的是什么羊,如果和他們涮羊肉傳統上用的口外羊一樣,山東的方子未必適合。 這個只是猜測,算不得數。
晚上幾個朋友去了潮舍吃了一頓潮州菜。去過汕頭以后,就很少在北京吃潮州菜了,一個是潮州菜館不多,二是去了潮汕,知道潮州菜的原材料很重要,有些原材料運到北京已經不會再有當地的味道了,做出來的菜品,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吃過好的,自然不愿去吃不夠好的,這就是我很少在北京吃潮州菜的原因。今晚這家潮州菜館的老板開過幾家別的風味的餐廳,整體出品還是不錯的,愿意相信他的潮州菜館也會有好吃的。今晚吃的一條蒸魚,名字叫酸梅汁蒸干筍魚我非常喜歡,酸的恰到好處,酸鮮和魚鮮結合完美,魚肉的口感細膩,輕泯成茸,鮮味綿綿不絕。
涼瓜花腩煲也是我喜歡的味道,涼瓜燜制到酥軟,微苦中有著豬肉的油脂香和涼瓜的甘香,越嚼滋味越濃。
青橄欖燉響螺湯
上湯益母菜,昨天穿了暖宮T恤,今天就吃點益母草回應。只是忘記拍照了。
鮮蝦青瓜煮魚鰾也是一道不錯的菜。
在北京吃潮州菜,顯然不能拿在汕頭吃的那些作為標準,原材料和水土的問題使得潮州菜離開廣東就很難做出原本的味道,在能夠做到近似就是不錯的結果了。我不是潮州人,也難得在北京吃潮州菜,想吃的時候最好能去潮汕地區,去不了潮汕就去這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