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尹荷為邑,有些機會不能給
講到鄭國大夫討論子皮讓自己喜歡的下屬去管理封地,但是尹荷還是新手,作為子產,子皮怎么給自己頂頭上司收回成命,這就考驗子產的說話方式。
第一個角度:治理封邑的結果會對尹荷有害
子皮認為尹荷這孩子做事,為人靠譜,人也機靈,學東西快,讓他管理自己的封地是沒問題,但是子產卻說,這應該不是對他好,他不從其他方面去分析,而是針對子皮對尹荷好的,漏洞去分析。
你認為對他好,其實是害了他,好比一個新手會拿刀,你卻讓他拿刀,他不僅做的不好,最后還會傷了他,對他內心會造成傷害,從這層分析,我們對她人好,不是從我們自己角度,從自己內心出發,而是要從他的角度去出發,這才是真的好。
第二角度治理封邑失敗是子皮承受不起
子皮作為國家棟梁,不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也是跺跺腳,震三震感覺,他的城池受損,危機百姓。好比新的綢緞讓新手裁縫,會出問題的。作為新人,真的想鍛煉他,可以在一些無傷大雅地方讓他獨當一面。
子產其實是想告訴子皮,“鍛煉人可以,但是得在正確的地方鍛煉人。可以給他機會,但不是所有的機會都可以給。有些機會生死攸關的,是不能往外給的。
第三角度治理封邑對尹荷任務太重
子產說,我只聽說,學習后去當官,治理去攝政。沒聽說,當官后再學。因為當時孔子是最早的開辦私學,讓學生學而優則仕,如果直接讓子產一邊當官,一邊學習,一邊犯錯誤,這是不行。好比開車去打獵,他連駕車都不會,他哪里會有心情打獵,他只會擔心,別從車上掉下來。子產想要表達是,人只有在放松狀態才能做好事情,這尹荷都沒準備好,子產想要表達第三個理由,如果你讓這個年輕人沒有任何經驗,給他一個這么重的任務。站在你的角度上講,你覺得“我是委以重任。我對你夠好了。”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上講,他會覺得“壓力山大,這活我承受不起。”
后來子皮說到,自己目光太短淺,說衣服穿身上,松緊知道,但是作為這么大的封地,我卻不知道。以后他們家都要交給子產去管理。
作為領導這么夸自己,子產怎么不卑不亢回答,他說,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意思說,不不,我是不知道怎么管理你們家,我其實是不知道你們家事情,你心里想的我也不知道,所以未見得能處理好,后來又解釋,我為什么會說呢,抑心所謂危,亦以告也。”我只能站在自己角度去思考,這個件事情可能有危險,所以告訴你,至于你聽不聽,那是你的想法
子皮發現子產這個人太厲害了,最后委以重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機會不能給,當我們對一個人好時,就要把機會給他,其實不是,而是要去考慮哪些機會放心給,哪些機會是如果不恰當給,反而害了他,什么時候不能給,子產說,當他沒準備好,當這件事休戚相關的時候,他無法承受他的失敗時不能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