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始報名學習心理學,今年是第三個年頭,沉浸式的學習了三年的心理學,最大的受益人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還記得我每天早晨五點起來看書、聽課的畫面。上班的路上,坐在公交車里,廢寢忘食閱讀的人中總能找到我的身影。
一開始,學習心理學的初心只是想為自己的“心門”打開一條出路,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是我自己想通過心理學去給自己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當我在學習心理學時,在書中遇到了弗洛伊德、羅杰斯、歐文亞隆、卡倫霍妮等等這些偉大的心理咨詢師之后,我的心靈似乎也在那一刻開啟了通往“療愈自我”的窗口。起初,我從來沒有把心理學當作療愈,而是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包括書籍、音樂、旅游、做美食、畫畫、做陶瓷……當你和物品、人,產生聯結的時候,療愈之路也開啟了。
2023年是我學完心理學,沉淀下來的一年。這一年,我的心變得平和了。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時,抱有一種“修心”的狀態在里面。雖然在這之前,沒有學習心理學時,我的堅強和樂觀一直在我體內強烈的存在著。當我學習了心理學之后,很能清晰的看到我體內的“癥結”,并能和它們很好的相處,這于我來說,是巨大的進步。
也許那些沒有被消化和稀釋的問題還潛藏在我的“潛意識”中,但沒有關系,最起碼我學會了和問題,和平相處的方法。不再把它們看成問題,而看成是“自我修行”的一條通道……
當身邊的朋友、親人、陌生人知道我學習心理學之后,我的“心理咨詢師”之路也開啟了。從一開始我就認為我是來訪者,當面對她們來找我的時候,我很能從她們的身上找到共情之處,感受著她們的快樂、痛苦、糾結、和一顆抱有希望的心。
最讓我觸動的一件事,是有一位來訪者在我的面前歇斯底里、痛哭流涕的訴說著她在婚姻中遇到的傷痛的事情。那一刻,我靜靜地傾聽著她的哭泣聲和訴說聲。
我感受到我不再是來訪者、咨詢師,只是一名傾聽師。真好,原來我的內在的聲音告訴我,你需要做的就是傾聽自己的聲音、傾聽她(他)人的聲音。
“無聲的陪伴”在當下是多么的有力量。
另一位來訪者在兒子中考前夕,焦慮不已。沒有心情經營自己的公司、晚上失眠睡不好覺加上自己的婚姻也面臨問題,這讓她痛苦不堪。當她找到我時,我問她平時是如何和自己相處的?在那一刻,她的內心瞬間被擊中了。她說已經把自己弄丟了,她說以前的她活得很陽光,忙于經營公司的時候,她還會抽空去學法語、學游泳、學瑜伽、跑步,自從她的親密關系出現問題后,感覺整個人都變得不再有精神。
我聽著她的敘述,在這中途,我讓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找回來”。
我告訴她,心理咨詢師并不是充當把答案去告訴來訪者的角色,而是要讓來訪者自己找到“答案”!
今年一年,不僅深度陪伴了這兩位來訪者。還面對了遇到親子關系、職場關系、婆媳關系等不同的問題的來訪者,看到她們的變化后,真心為她們感到開心!
在咨詢的路上,我始終秉持初心,以尊重、開放、包容、接納的姿態,去和我的來訪者們在一起。深度聯結到她們,給到她們支持。我對我的督導老師說,很多時候我都認為我是來訪者,不是咨詢師。我的督導老師回答我,這兩種角色本身就是一體的,你就同時“享受”它們就好。
嗯,好好享受、好好體驗,2024年,我們繼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