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鉆研繪本的作者,我之前寫過一篇閱讀量還算可以的文章叫好媽媽一定要買給孩子看的經典繪本(0-2歲),里面推薦的兩本優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和“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的作者都是艾瑞·卡爾。
他的作品小孩子們都特別愛看,我家妍妍對這兩本書非常著迷。這兩本我買給了朋友的兒子,他也很喜歡,每天都自己主動搬出來看。
這讓我對艾瑞·卡爾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是怎樣的生平才讓他畫出了如此多的優秀繪本,而且讓孩子們這么的熱愛!
艾瑞·卡爾到底是誰?
艾瑞·卡爾(Eric Carle),國際兒童文學大師,繪本專家,他創作了超過70本作品。
光是《饑餓的毛毛蟲》就被翻譯成47種語言版本,銷售超過3000萬冊。
他榮獲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意大利波隆那書展設計大獎,并在英國、法國、日本等獲得70余次國際性大獎。
他的個人圖畫書美術館,更是美國第一個圖畫書美術館。
艾瑞·卡爾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他在美國念幼稚園的時候,學風自由開放,讓他盡情涂鴉創作。
有一天,老師慎重地請他的母親到學校來,要她好好重視艾瑞的繪畫天分,并且支持他、栽培他。
這段童年往事,艾瑞.卡爾至今仍念念不忘,他說這是促使他走向藝術和童書創作的最大動力。
艾瑞.卡爾的父母對他影響至深。
父親是他童年時最親密的玩伴,教導他許多有趣的生態知識(也難怪他的圖畫書總是以動物作主角了!),還在言行中留露出對生命的尊重與愛心。
母親則理解和尊重他的才華,就算在戰后舉家困頓時,仍然力排眾議,支持他就讀藝術學院。
1935年,6歲的艾瑞·卡爾隨父母返德國定居。
艾瑞?卡爾討厭德國式的教育,權威教育下的學校生活及時代的戰亂,讓他的少年時光并不快樂。
這也刺激了他日后想創作趣味游戲書的欲望,好讓孩子們樂于親近書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艾瑞的父親被征召入伍,爾后更失蹤八年,艾瑞自己也被迫與家人分離、疏散在外,靠著集中營里戰俘施舍的粗食,才得以僥幸存活。
戰后,從小就展露繪畫天分且向往自由浪漫的艾瑞·卡爾,在中學繪畫老師的推薦及母親的鼓勵下,進入斯圖加特藝術學院學習了四年的商業設計,一畢業即在時尚雜志擔任藝術總監。
1952年,艾瑞·卡爾再次踏上他要實現夢想的土地--美國。
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他鼓起勇氣拜訪在設計界鼎鼎有名的李歐.李奧尼,得到了相當的肯定和賞識。
在紐約時報工作多年后,艾瑞.卡爾內心渴望創作的聲音越來越強烈。
1960年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辛勤工作之外,他更渴望蛻變、渴望創作!
機會來了!1967年他為《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一書配插畫,童年繪畫的樂趣不斷涌現,他清楚自己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這是他首次有機會為孩子的書配上插畫,這次充滿樂趣、大膽發揮創意的過程,讓他感覺暢快淋漓,也引領他日后走向為兒童創作圖畫書的道路。
爾后他獨立創作的《123到動物園》獲得義大利波隆那書展大獎,然后在與資深編輯安.班納杜斯討論激蕩的過程中,《好餓的毛毛蟲》誕生了,成為童書史上的經典,被翻譯成47種版本。
艾瑞·卡爾是兼具寫作與插畫能力的繪本創作作家。
艾瑞的畫風鮮明獨特,他采用拼貼的方式,層疊出明亮歡樂的圖樣,許多書中帶有特殊的立體、摺頁設計,賦予書本閱讀和游戲游戲雙重特性。
他的創作流露出童稚般的天真,表達出對自然的了解與關愛,指導小朋友從周遭事物中學習。
他曾經說過:“好書一定要有情感,再加上一點創意和設計,能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他做到了,孩子們親切的叫他卡爺爺,是孩子用自己的喜愛選擇了他。
卡爺爺在兒童繪本界的地位可謂德高望重,尤其是在幼兒啟蒙認知繪本方面更是貢獻突出。
他極其善于把一系列的認知內容融入一個簡單卻有趣的小故事,同時還為繪本配上絕妙的頁面形式,將繪本的內容更立體地呈現出來,這也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
當然,卡爺爺的作品內容不僅僅局限于認知,他的作品常常充滿著更深的內涵,在不經意間用小孩子能懂的方式讓他們體會到更豐富的情感,甚至一些抽象的哲理。
10本強烈推薦的作品
發個10本的合照吧,我全部給妍妍收入了,親測孩子很喜歡。
但是還是要多說幾句,不同的孩子對書籍的喜好是不同的。
父母除了引導之外,還要觀察孩子的興趣。
我一般的做法是如果小朋友對一個作者的書感興趣,不妨找作者的其他作品,內容方面選擇孩子喜歡的,比方說妍妍很喜歡動物,我就會在選書的時候偏向這方面一些。
卡爺爺一共創作了70多本作品,后續會陸續在推薦一些,前提是我和妍妍都讀過。
01、好餓的毛毛蟲
艾瑞卡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2008年英國圖畫信托舉辦50本經典童書票選活動,《好餓的毛毛蟲》獲得最受歡迎圖畫書排行榜第1名!
《好餓的毛毛蟲》已授權47種語言版本,全球累計銷量超過三千萬本,適合1歲以上幼兒起步閱讀。
圖書編輯對他的評價是如果說有一條蟲子能一路暢通無阻地從一個國家爬到另一個國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來,這條從艾瑞克·卡爾手里爬出來的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已經“吞噬”了世界上三千多萬個孩子的心。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
它講的是一條小小的毛毛蟲從蛋里孵出來,它很餓,每天吃東西,最后變成蛹,破殼蛻變成美麗的蝴蝶的故事。
這本也是一本很經典的洞洞書,洞洞書顧名思義就是有洞的書。
它是根據0-3歲的寶寶成長發育而專門設計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喜歡用小手摳東西、戳洞洞。
所以這種專門設計的洞洞書可以幫助寶寶訓練手部動作, 促進腦部發育。
而且書頁也被設計的非常巧妙,毛毛蟲爬過的地方都設計了一個小洞洞,就在食物的正中央,而且毛毛蟲吃掉的食物數量越多書頁的尺寸也越大。
這會訓練寶寶對數字的形象思維和敏感度。
每次講給妍妍聽,這種情節簡單,節奏流暢的繪本故事非常受到她的歡迎。到了最后一頁,出現一只美麗的蝴蝶,我會用手拿著書一扇一扇模仿蝴蝶飛,告訴她毛毛蟲變蝴蝶,在天上飛來飛去啦。
寶寶很買賬,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很開心,自己也會跳來跳去的模仿蝴蝶跳舞。
02、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哪里?
這是一本備受全世界小朋友喜愛的圖畫書,卡爺爺的畫風比較另類,但小朋友很喜歡。由艾瑞·卡爾一貫具有創意性的貼畫構成,色調鮮明、活潑。
這本書也適合小月齡的寶寶,“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紅色的鳥在看我。”“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黃色的鴨子在看我。”……
隨著這樣一問一答、重復的韻律與節奏,一本充滿各種動物與色彩的圖畫書在孩子面前慢慢展開。
全書就是這樣一個動物看見另外一個動物或人,然后最后引出看見了全部所有。
這本書也是最受妍妍歡迎的一本,十個月到一歲半都很適合,她很愛這本書,書是硬板書,小月齡寶寶經常會嘶呀咬呀,這種硬板書都不會爛。
最后爸爸媽媽可以跟小寶貝做一個游戲,翻到最后一頁所有動物那里問她黃色的鴨子在哪里呀,念得多了,小朋友會正確的指認出來,這時候要大聲的夸獎她,說對了,真厲害,我的小寶貝。
當然如果指不出來,那也沒關系,多教幾次耐心一點小寶貝總會認出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說這怎么也認不出來,平靜的說錯啦,寶貝,鴨子是這個吶,然后指給她看就好了。
這本書主要讓寶寶欣賞語言的節奏性和韻律感,并學會各種動物的名稱,認識顏色、增廣視野。
在每一頁,我們都會遇到一個新的動物,它又推動著我們去探索到底哪個動物會在下一頁出場。
連鎖式的情節,更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他們既學習了語言,更體會到了閱讀的快樂。
這本類似風格的還有兩本名字差不多的繪本,除了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還有Polar Bear, Polar Bear, What Do You Hear?和Panda Bear, Panda Bear, What Do You See?
可惜我搜了一下,這兩本是英文繪本,還未出中文版,可以給小朋友買來練練英文。
03、從頭動到腳
又是一本無比歡樂的書,艾瑞·卡爾用獨特的拼貼畫,畫出了大象會跺腳、大猩猩會捶胸、野牛會聳肩膀等十二種不同動物的“招牌動作”。
并以“我會……,你會嗎?”和“這個我會”的重復句型,邀請小小孩一起來轉頭、彎脖子、擺動胳臂。
讓孩子在玩樂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認真傾聽、集中注意力、聽從指揮。
孩子們也學習到了各種身體部位及動作的說法,培養想象、發現與思考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次次地大聲重復“你會嗎?”“這個我會!”孩子能夠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
而從這些簡單的身體動作出發,孩子們得以在自信、愉悅的狀態下,開始學習舞蹈、體操以及其他更復雜的運動技能。
這本在我眼里,屬于棕色的熊的升級版,書也是我喜歡的紙板書。買來的第一天,妍妍就喜愛無比。
我教她跟著跺腳,拍手,動腳趾,……她格格笑的不行,一遍遍的自己要求跟著做。
這本書需要小孩子能聽懂簡單指令,適合一歲半以上的孩子來看,但是相信我,沒有幾個小朋友能抵擋的住卡爺爺故事的誘惑,相信每一個小朋友都會跟父母玩的不亦樂乎!
04、1、2、3到動物園
是卡爺爺的經典數數圖畫書,為孩子建立順序和數量的概念;豐富的畫面細節,培養孩子探索和發現的能力。
該書榮獲意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大獎。
坐上艾瑞?卡爾的動物火車,到充滿魅力的數字王國去看看吧!
保證讓孩子愛不釋手的書。跨頁的圖畫、繽紛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讓數字變得充滿魅力。
書的開篇,駛來了一列火車,列車上載滿了各種動物:
1頭大象、2只河馬、3只長頸鹿、4只獅子……來了,都來了,讓我們坐上艾瑞?卡爾的快樂列車去動物園吧!
一路上數啊數,最后數來了十只彩色的鳥兒。
如果細心一點,你會發現每一頁都有一只小小的老鼠藏在角落里。
在書頁的底下,列車的車廂和動物也會不斷增加,當載滿動物到動物園后,車廂就空了。
這是艾瑞?卡爾第一本自寫自畫的圖畫書,結合孩子最愛的動物和火車兩種元素,加上豐富的色彩、動物的生動姿態,讓孩子邊玩邊學到數字的概念,每一次閱讀都帶來不同的驚喜和無窮的探索樂趣。
對于0~3歲的寶寶而言,異想天開的圖片、大膽多變的色彩和奇妙的動物造型,都會吸引著他們去學習和發現數字的世界。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講故事,跟著小老鼠跑來跑去,也可以帶著孩子指認動物的名稱、數量,通過頁面下方的小圖學習車廂前后的關系;
最后火車到達動物園時,孩子一定會興高采烈地確認車廂內的動物是不是都到了,說不定還會仔細數一數數量是否正確那!
妍妍現在一歲十個月,雖然可以輕松的從1數到20,但是對數字這個形象還是不太敏感的。
不能把1,2,3這些具體數字聯系到阿拉伯數字上,這本書剛好出現的很及時,為孩子認數字打下好的基礎。
小寶寶的學習一般是以樂趣為前提,喜歡和愛是一切的基礎,只有在高興的狀態下,她才會掌握得更快更好,這本書確實輔助父母做到了這一點。
05、拼拼湊湊的變色龍
卡爺爺用美麗的拼貼畫講述了一個變色龍的故事: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條小小的變色龍,它可以隨著周圍環境變化自己的顏色,餓了就會伸出長長的舌頭捕捉飛過身旁的蒼蠅。這就是它的生活,可是它覺得沒意思。
直到有一天,它來到一個動物園,突然發現自己的外形也能夠變得像其它動物一樣。
于是,它變得像熊一樣大,變出了火烈鳥的翅膀,狐貍的尾巴,鹿角,還有長頸鹿的脖子……最后,它成了一個滑稽的四不像。但是,他快樂嗎?一點兒也不……因為它抓不住蒼蠅了。
這個故事充滿童真,同時發人深省,讓孩子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學會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繪本的頁面設計獨具匠心,左右邊分別以不同的動物、顏色標示出變色龍的愿望,讓孩子清晰地看見變色龍的改變,還能一起玩分類游戲哦!
它讓讓小朋友知道,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點,有時候別人的優點放在自己身上,并不是自己的優點。一定要做好自己。
06、你要去哪里?去見我的朋友!
本書故事敘述著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作者采用活潑生動、韻文式的文字,透過各種可愛的動物去探訪朋友的過程,環繞著「我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的主題,闡釋友誼深厚的內涵。
在本書編排方面,依照歐美與日本的不同閱讀習慣與編排方式,讓艾瑞卡爾的作品從左邊翻頁開始鋪排,而巖村和朗的作品則從右編開始。
書的兩頭都是封面,從左或從右都是故事的開端。
讀者可以在本書中同時欣賞到艾瑞卡爾風格明亮、活潑的彩繪剪貼畫,與巖村和朗溫馨、可愛的水彩畫風,一次擁有兩位畫家的作品。
最後,兩邊的故事相遇在中間的一個大拉頁,一時之間艾瑞·卡爾與巖村和朗所創作的動物們一起呈現在同一個畫面中,熱鬧又和諧。
仔細看,每一只動物都具有兩種風格!
07、好安靜的蟋蟀
一個暖和的日子里,小蟋蟀出生了。
大蟋蟀、蝗蟲、螳螂、蜻蜓……他遇見的動物們都熱情地向牠打招呼,小蟋蟀很想回答,可是他用力地摩擦翅膀,卻發不出聲音。
直到有一天,在月光下,他遇到了一只母蟋蟀,于是它再摩擦一次翅膀,這一次,他為母蟋蟀摩擦出最最美妙的聲音……
伴隨著重復性的文字,昆蟲們像參加游行一樣在書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這讓孩子們非常開心,故事的結局更是皆大歡喜。
當你翻到書的最后一頁,蟋蟀的叫聲真的響了起來,悅耳動聽。
當然,艾瑞?卡爾色彩明艷的拼貼畫更是令人賞心悅目。不管是剛出生的小寶寶,還是即將上學的孩子,都會從這本書里得到樂趣。
這本繪本的特別之處在于書的最后一頁有一個感光發聲器,能發出非常逼真的蟋蟀叫聲。
雖然這聲音可能會讓父母們心煩,可是對孩子來說卻絕對具有吸引力,他們會覺得有趣極了。
不足是感光器叫幾次就沒聲音了,建議可以優化一下。
08、海馬先生
海馬爸爸一路游過,碰到了很多隱蔽的、兇險的魚(喇叭魚、獅子魚、葉魚、石頭魚);
也碰到了很多同樣是在孵化寶寶的魚爸爸(刺魚、羅非魚、鉤頭魚、海龍、鯰魚)。
如同作者很多的經典作品一樣,本書也采用了巧妙的設計,會給讀者帶來更奇妙的閱讀感受。
海馬爸爸每遇到一種隱蔽的、兇險的魚之前,會有相同的一句引導性的話語:
當海馬先生在海中緩緩地隨波漂動,他恰好經過了...,什么呢?
接下來的是一張透明的頁面,上面畫著珊瑚或水草等,從間隙中可以隱約看到下一頁的內容。
這種躲貓貓的形式,立刻就會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迫不及待的想要翻過去一看究竟。
全書唯一的一點小小的遺憾,就是作者在全書沒有對一些魚的特性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對于不具備此類知識的讀者來說就缺少了一層感受。
全書的結尾對父愛進行了進一步的升華,面對想要返回育兒袋的海馬寶寶,海馬爸爸說,哦,不行!我很愛你,但是現在你可以獨立生活了。
是啊,父愛就是帶給孩子生存的能力,然后放手。無論心里有多少不舍,都依然要鼓勵孩子一路前行。
09、畫了一匹藍馬的畫家
艾瑞·卡爾用主觀的色彩,畫出動物獨特的靈性與活力,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潛力。
看啊!一頭鮮黃色的牛在星星點綴的湛藍夜空下凝視遠方,火紅天空下一只綠色的獅子,自信地展現原始的生命力!
很難想象卡爺爺在超過八十歲后,還能創作出如此大膽且深具視覺震撼力的作品。
在大師筆下,藍色的馬、黃色的牛、綠色的獅子、彩色圓點的驢子,以及各種顏色不尋常的動物,看似不合常理,卻又讓人忍不住被深深吸引,而這一切原來是要向畫家弗朗茲·馬爾克(FranzMarc)致敬!
卡爺爺想傳達的觀點是沒有任何顏色是錯的,不必永遠墨守成規,藝術本該是自由隨性。這本書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創造自己的顏色、創造自己的動物。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止境的,不要筐住小朋友的思維,讓他大膽的想象,大膽的嘗試,她才會越來越聰明!
10、小種子
本書講的是一顆小種子的旅行,也是一個關于生命的故事。
這顆小種子比別人都小,它們隨風飄散,尋找著可以生根發芽的地方。
大海不可以,沙漠不可以,即使落入土地,缺少陽光雨露的滋潤依然不可以。
當萬事俱備,終于生根發芽之后,還有可能被踩踏,被摘下。
經歷種種選擇與被選擇之后,這顆最小的種子長出了一株巨大的花朵,迎向陽光,吸引了很多蝴蝶和小鳥。
春去秋來,這朵巨大的花也開始凋零,它自己也擁有了很多的小種子,這些小種子隨風飄散,開始了它們自己的旅程,這就是生命的輪回。
這本書字數有點多,比較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無奈我家妍妍還處于喜歡圖多字少的繪本的年紀,所以理解不了太深的東西,但是對2歲以上的小朋友,應該會很有興趣。
后記
卡爺爺的生平和繪本介紹完了,我想說的是很慶幸卡爺爺能出這么多優秀的繪本書,讓小朋友的童年多出如此多的趣味。
他的故事能換來孩子們的純真的笑顏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繪本真的有神奇的力量,卡爺爺通過繪本傳遞的美、善、藝術,終會成為寶寶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