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英是山東肥城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又普通的農村母親卻用她全部的愛和堅強,用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數次將被大火重度燒傷的兒子從死亡線上拉回,并把重殘的兒子培養成北師大碩士研究生。
01.
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1988年五月十七日,這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對田秀英來說是個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那是她噩夢的開始。
田秀英三歲的兒子蔡振國往灶堂里塞了一把麥秸,拉了一把風箱,從鍋底竄出來的大火引燃了他的衣服,很快蔡振國就變成了一個火球。
送到縣人民醫院時,醫生搖頭說:“太嚴重了,沒救了!”田秀英一下跪在醫生面前,一直緊緊抓住醫生的手,苦苦哀求,求醫生留下孩子,哪怕有一絲希望也不要放棄。醫生被纏得實在沒法,只能答應。
在醫院病情進一步惡化,蔡振國開始昏迷,醫生再次勸她放棄時,同病房的人建議她去省立醫院,在入院后第三天轉到省立醫院。
在省立醫院蔡振國共做了七次大手術,其中有一天竟然二十一次停止呼吸,田秀英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喚和一定能救活的堅定信念將她兒子數次從死亡線上拉回。
為了給振國治病,家里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親朋好友也已借遍,可醫藥費還是個無底洞,田秀英的丈夫無法忍受對生活的絕望,上吊自殺,被好心的鄰居救下。田秀英知道后無視病房里的人,將老公緊緊抱在懷里,摸著他的頭哭著說:“孩子活著咱就得活著,孩子本來就是殘疾了,再缺了父母就更苦了,咱不能死,我希望你為了我能活下去。”
02.
懷揣夢想,永不放棄,真誠到了極致,奇跡就會發生。
因為實在拿不出錢了,萬不得已,田秀英只能忍痛放棄治療,決定將蔡振國帶回了家。可就在她抱起兒子準備回家時,吃驚地發現兒子后腦勺上之前沒有被燒到的地方全部潰爛了,露出了兩個大窟窿。
她嚇得忙向醫生求救,醫生說想要長出新肉來,必須在后腦勺的骨頭上打洞,但活下來也可能是個呆子。田秀英以為醫生是想讓她放棄治療,她想孩子沒死她就不能放棄,呆子就呆子吧,只要活著就好。
可醫生走后,田秀英就想:不做手術吧可能活不了,做手術吧如果真成了呆子可怎么辦,已經殘疾了,再加上呆了,以后的日子咋辦?
她俯在兒子的病床邊輕輕地說:“兒呀,剛才醫生說要在你頭上打眼兒,打了眼,你以后可永遠不認識媽媽了。”誰知迷迷糊糊的兒子竟然拼命地搖頭。
田秀英說:“兒呀,媽媽有辦法讓你永遠認得媽,你愿意依媽媽說的做嗎?”振國又不停地點頭。
田秀英說:“自從你燒傷后,嘴巴嚴重粘連吃不了東西,你就沒再吃過,媽媽去買肉,把它撕成肉末用牙簽給你塞進去,你要配合媽媽吃,媽媽喂多少你吃多少。”振國又點點頭。
于是田秀英每天往兒子嘴里一點一點地喂肉末,一個星期后,醫生進來準備給振國做打洞手術,剛拿出消毒藥水準備消毒,兩個醫生驚呆了,發現振國的后勺上竟然長出新肉來了。醫生連說是個奇跡,他們的從醫生涯里從沒有過這樣的事,告訴田秀英洞不用打了。田秀英母子倆喜極而泣。
03.
唯有立下摘星志,方有明天大事成。
田秀英就這樣抱著還在化膿流血的兒子回了家。回家后家里沒有好的條件,蒼蠅最喜歡盯這種化膿的地方,田秀英就不停地為他趕蒼蠅,有一次她有事離開了半天,回來時整個頭上都黑壓壓地盯滿了蒼蠅,有些地方竟長出了蛆蟲。
鄰居親友都勸田秀英舍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已經徹底廢了,就算活過來了,以后也是個殘廢人。他后半輩子怎么辦呢?就算要飯也走不出去呀。這話讓振國聽到了,他哭得傷心欲絕,沖著來人喊:“你們再怎么說,我娘也不會舍了我的。”
這件事對田秀英的觸動很大,她知道振國心里沒有安全感,自此之后,她就寸步不離地把他帶在身邊,上廁所時也放在門口,下地干活時放在地頭,讓他時刻能看見媽媽。
田秀英沒事時就抱著振國唱自己編的兒歌:“俺振國長大了要考大學,到時坐轎車坐飛機回來看媽媽,振國是媽媽的寶貝,媽媽只要振國。”她一遍遍地唱,當著村民的面唱,村民都當她瘋了。
田秀英不是沒有把村民的話聽在耳里,她也想振國以后該怎么辦。思來想去,只有一條路,一定要讓振國上學,學文化技術,培養成才。要想上學必須先讓他學會站起來走路。
04.
你不是殘疾人,只有心靈殘疾才是殘疾人。
她幾近殘忍地用高強度松緊帶綁振國的腿,血水和膿水滲透了松緊帶,痛得振國徹夜哭叫,哭得嗓子都啞了。有一次田秀英臨時有事出去,鄰居剛好來竄門,痛得實在不行的振國央求鄰居幫他解開。她回來后對振國說:“不是媽媽狠心,你想要跟別的孩子一樣,以后能走出門去,松緊帶就必須天天綁著。”
振國哭著說:“媽媽,給我綁上吧!”
這樣綁了一段時間,又用帶子系在他腰部讓他鍛煉走路,每走一步都是鉆心地疼,腳根本就踩不下去,田秀英用手幫兒子一步一步地挪。這樣殘忍地練了五年,終于在他身上出現了奇跡,振國能走路了。
田秀英又讓振國學寫字,可振國的雙手已經嚴重粘連,變成了兩個肉團,沒有手指,怎么寫呢?她讓木工做了兩只木手,中間開槽,把筆嵌在中間,讓振國雙手抱筆寫字。這樣一路艱辛地讀完了小學,這其中的艱辛一言難盡。
到了要上初中,難題又擺在了她眼前,初中要去外村上,為了培養振國的自理能力,田秀英又作出一個殘酷的決定,讓振國住校,并約法三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遇到問題自己解決,沒事不許回家。
有一次她們夫妻倆回家,看見兒子正在認真地、費力地搓洗衣服,田秀英示意丈夫別打攪兒子洗衣服,他們躲在角落里悄悄地看著他洗,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振國終于洗好了,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燦爛的笑容。秀英這才進去連忙夸獎兒子洗得真干凈。
她并沒有把兒子當作殘疾人來養,她鼓勵兒子走出去,告訴兒子:世上只有讓人瞧不起的人,沒有讓人瞧不眼的臉。她一次一次地帶兒子去熱鬧的地方,不去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振國變得越來越自信樂觀,一張丑臉并沒給他留下心理陰影。
在初中時,振國參加全國“語通杯”作文大賽,他的一篇《假如我具有健全的體魄》一文獲得了一等獎。
05.
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奮斗不止,就能成為有用的人。
中考時考了649分,高出重點高中泰西中學47分的好成績。可即便如此高分,學校怕他生活不能處理,給學校帶來麻煩,不給錄取。
田秀英又幾次三番跑到學校去,拿出從一年級到中考都是第一名的成績單和所有獎狀,并把在初中住校的情況和家里的表現都跟校長協商,校長終于同意錄取。
高中軍訓時,老師考慮到振國的特殊性,教官讓振國可以不參加軍訓,讓他回家,可振國堅持跟別的同學一樣,軍訓期間一天都沒缺席,盡管他身上植皮的地方因出不了汗,熱的難受,他硬是挺過來了。
他還當著全班同學老師的面,在沒人敢站出來唱歌的情況下,第一個上場唱了《精忠報國》。從學校回家之前,把所有的衣服都自己洗了,以至于晚回家了半天,急得父母差點上學校去找了。
田秀英聽了兒子的敘述,一把抱住兒子熱淚盈眶。她為擁有這樣一個自信、堅強、懂事、陽光的兒子而驕傲。
在振國高二那年終于迎來他生命中的第一個春天。肥城電視臺的“鮮花送文明”辦公室的領導把一束鮮花送到泰西中學,由校長親自送給品學兼優的學生蔡振國。當天電視新聞里播放著這則激動人心的新聞,他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道,廣為傳頌。
田秀英也接受肥城廣播電臺記者的采訪。一篇《孩子,你一定能行》的報道在泰安晨刊頭條發表,她和兒子的事跡被社會廣泛地關注。同年城市信報發表《兒子,媽要狀元,不要乞丐》一文。他們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地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熱烈的反響。
肥城市領導為了幫振國解除因殘疾給他帶來的不便,四處為他聯系醫院,肥城市人民醫院決定在暑假免費為振國做第一次整形手術。
等這次整形手術振國足足等了十七年,因家里實在沒錢為他做整形術,他的下巴一直粘在胸前,使他無法抬起頭來,這次終于得愿以償,手術很成功,縫了二百來針,振國的頭終于可以抬起來了。
這一年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個豐收年,田秀英和振國一起被評為肥城市的“文明之星”;振國獲得第十四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銅牌;田秀英被評為“泰安市十大文明市民標兵”。
06.
只有心懷夢想,永不放棄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2005年,蔡振國參加高考,考了604分,高出重點本科線7分的好成績。可填報志愿時又犯了難,怕學校嫌棄振國不肯錄取,田秀英想借助媒體的力量提前跟大學聯系,確認肯收振國時,再填這家學校的志愿。
肥城市領導以及泰西中學的領導和記者就去了振國報選的山東輕工業學院,田秀英和振國回家等消息,就在他們在家里等得坐立不安,心急火燎,以為沒希望了時,電話鈴響起,振國被山東輕工業學院提前錄取。
此時田秀英正因為急火攻心在掛點滴,她忘了自己正在掛點滴,掀開被子,光著腳下地,抱起兒子在地上轉了兩圈,高興地喊:“兒!咱們成功了!”娘倆夢寐以求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了!
七月份,山東衛視的《天下父母》欄目播出了他們母子的《笑對人生》專題片,播出后的第二天,廣州南方整形醫院的高教授打來電話,愿意為振國免費做第二次整形手術。他們一家在肥城市領導、山東衛視、肥城市電視臺和濟南《都市女報》記者的陪同下來到廣州南方醫院。
這次手術做了八個小時,將面部的眼、鼻、唇整形歸位,為頸部、雙腋窩和右肘的攣縮松解,極大地改善了這些部位的功能。
2008年,振國又跨專業報考研究生,2009年3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經濟和管理專業。2012年6月,振國的父母參加了他的碩士畢業典禮。
07.
苦難不是財富,戰勝苦難才是財富。
自此一家人終于苦盡甘來,田秀英經常被邀請到全國各地,包括政府、學校、戒毒所等部門做公益報告,分享他們的感人事跡。她還成為08年奧運會火炬手傳遞圣火。她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她開通了田媽媽熱線,幫助了無數個苦難家庭。
蔡振國娶了個美麗的妻子,有了可愛的兒子,他終于憑借他的堅強、樂觀、自信戰勝了所有苦難,迎來了他輝煌的明天!
齊悅夢想社群更文第五十三篇
上一篇宿遷爸爸為慶祝兒子考7分燃放一車煙花,什么樣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
下一篇一生都忘不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