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和一位認識了十多年的朋友掰了。
這位朋友十八歲中專院校一畢業就到我任職的單位上班,她被分配在職工工會辦公室。她當時是整幢辦公樓年紀最小的員工。她是哈爾濱人,說話爽快得體,做事麻利,深得領導和同事的喜愛。我也不例外。
當年我還沒有結婚,下班及周末時間常約她一起去唱K,一起逛街買衣服,一起去看電影,一起打球,形影不離。
工作兩年以后,她小姨嫌體制內的工資太低,動用社會關系把她安排到一家制藥廠,制藥廠下班時間早,她就利用業余的時間做各種兼職,做過保險電話銷售,還教過小朋友輪滑,掙的錢拿去讀夜校,文憑從中專變成大專,又從大專變成本科,她堅持了六年。
她離開體制沒多久,我和認識不到半年的先生結婚了。伴娘的人選自然是她,她接到我要結婚的電話的時候好驚訝:“姐,你就結婚啦?!你和姐夫認識沒多久啊!你也玩閃婚!哈哈,祝姐幸福!好羨慕你啊!”
婚禮那天來的人多,禮節自然少不了,從婚禮開始到婚禮結束我已經是暈頭轉向了,她從頭到尾跟著我沒有絲毫的忙亂,我公公婆婆對她的印象極好,婚禮結束一周我公公婆婆特地讓我請她到家里吃飯,感謝她在我婚禮那天給我貼心的照顧。
我結婚以后,她經常到我家蹭飯,她一來我家里看到我公公婆婆在廚房忙,她立馬挽起袖子走進廚房幫忙和我公公婆婆聊天,吃完飯又和我一起收拾碗筷,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
之后她又換了工作,收入一份比一份高,事情也越來越多,她越來越忙了。我懷孕生寶寶我們聯系的次數越來越少了,打她電話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出差要么就是在應酬。看來體面的薪水背后有許多辛苦和無耐。
再見面時,當年青澀的小姑娘蛻變成了干練無比的職場精英,舉手投足帶著成功人士的優越感,一陣陌生感從心里涌出來。我想以后多聯系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了吧,但事與愿違。
今年二月份我公司組織員工學習傳統文化,公司歡迎員工自帶家屬和朋友前往學習。因為課程內容很精彩我約了她,她也答應了。可到了課都結束了卻還沒見到她人影,到第二天也沒見到她解釋沒來的原因。心里對她的做法有點失望,來與不來只要一個電話或一條信息就能解決的,用不著一聲不吭地爽約,說NO沒那么難。
有一次弟媳工作的電器商城搞閉館銷售活動,我幫弟媳把活動信息發到了朋友圈,她看到了向? 我要了活動入場券,我和她約時間在哪見面,她回復自己來我家取。眼看活動日期就要到了,我電話催她來取券,她嘴里回答:“好的好的,明天就來拿”可等到第二天中午還是沒接到她來我家的電話。
下午? 我接到爸爸從老家打來的電話,讓我回去參加堂叔的葬禮,這消息來的太突然,我立刻向公司請了假,收拾東西趕回老家,在上車之前發信息告訴她我把券放在樓下的便利店,讓她抓緊時間過去取,以免錯過活動時間。
我回來的時候便? 利店的老板娘告訴我券沒有人來領。我打電話問她,她居然說找不到我說的便利店,我也是無語了,那家店開在我家樓下十幾年了,嘴巴開口問一問,就立馬知道? 在哪了,可見她只是應付我,這又何必呢,累人又累己。
在電話里頭她突然告訴我她要結婚了,談戀愛談累了,找個也正好想結婚的人把婚結了,她告訴我她把我和我先生的婚姻當作榜樣,閃婚也能幸福。我希望她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感到幸福而不是假裝幸福。
她說她的婚禮日期確定下來會給我送喜帖,我左等右等沒等到她的喜帖,只見到她在朋友圈發的婚禮現場,現場里我見到了以前考上公務員的同事,頓時心里五味雜陳,我點贊祝賀已經沒有意義了。
她多年的友情在她眼里不過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可誰愿意成為別人眼里的雞肋呢?
檸檬7712-文章健身房-瀟湘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