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陷入混亂,你希望有某個外部的力量來讓你走出這混亂。你希望某個人向你伸出援手,你的問題里面存在越多心理方面的因素,你就越會迫切地需要得到外部的幫助。于是,你要么會向神禱告,要么,假如你是個現代人的話,則會去求助心理醫生。抑或,為了逃避這種混亂,你反復念誦某些語句。你參加各種各樣的祈禱聚會,在那里,你被帶領著、被施了催眠術一般地進入了某種狀態,你以為自己有了答案。
當我們身處痛苦,身處心理的沖突,就會求助于某個人,這是一種自然本能,就像一個孩子會求助于自己的父母獲得幫助一樣。當我不了解我與他人的關系,當我陷入混亂,我就會求助某個人來伸出援手——這是一種自然本能,對嗎?
那么,外部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嗎?。。。當我身處由自己制造出來的沖突和混亂之中,那么外部力量能夠幫助我嗎?是我自己導致了我跟社會的關系的沖突,我做了某些會引發沖突的事情,很明顯,我要對這沖突負責。除非我認識到了這個,否則我求助于外部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呢?外部的力量或許可以幫助我擺脫它,或許可以幫助我逃避它,但只要我沒有認識自己的混亂,那么我就會制造出另一個沖突。這便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我們制造出了某個混亂,然后找到一個法子來擺脫它,之后有扎進了另一個混亂之中。因此,直到我認識了混亂的制造者即我自己,直到我依靠自己的力量清除掉了那一混亂,否則,單純地求助于某個外部的力量,是沒有多少用處的。我知道你不喜歡這個:你會去抵制,因為你不想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審視它們。然而,要想認識混亂的原因,那么我顯然就必須清楚地認識自己。所以,這是一個事實。——摘自《讓心入靜》克里希那穆提
外部力量的核心價值是幫助我們首先跟自己連接,因為我們自己才是一切的出發點!當我們能夠跟自己連接,就能夠拿回自己的主導權,成為自己的主人。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看自己,從而可以慢慢清楚自己的目標!這是外部力量的第二個價值,作為鏡子,協助我們看清自己。這個時候,外部了力量的第三個價值就可以發生,幫助我們在行動的過程中更有效能、更好地達成目標。當然,我們自己才是讓這一切得以發生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