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紀念屈原賦
? ? ? ?作者:老鄒
序文:
? ? ? ? 屈原,戰國晚期楚國人,官至大夫。因主張抵御秦國侵略,不合君意,兩次被貶。一直滿懷抵御秦國侵略的愛國之心,深受百姓愛戴。第二次被貶16年,心懷愛國不報的憤恨,寫下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楚辭》作品,成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中華詩祖”和“辭賦之祖”。
? ? ?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首都。屈原報國無門、悲憤交加,于絕望中身綁石塊,投汨羅江自殺,以身 殉國,時值當年五月初五。投江處為湖南省汨羅市、汨羅江入洞庭湖進口處深潭。百姓怕魚食尸骨,每年飛馳龍舟,向潭中投放甜粽,以表祭奠!。
賦文:
感初夏之馨兮,
視萬物之旺兮。
榴花艷麗,遠看紅云遮地,
凌花亮雅,引來群峰采蜜。
陽光非烈,綠葉充滿生機,
溪水涓流,水花濺起波漪。
青色柿果,遍布遠山坡梯,
金色麥浪,遠看黃毯伏起。
無霾天空,隱現飛鳥嘻嘻,
靜靜河邊,可見群鴨唧唧。
年逢五月初五,
初夏總盡人意。
時戰國之末年,
正秦朝之強猙。
擁強兵而獨舞,
攻他國而欺凌。
見楚君于無能,
招秦兵于所俘。
位大夫之屈原,
志強國之驅虜。
楚君乃少能怕事,
用心乃投降稱臣。
百姓乃流離失所,
亡國乃受人欺淪。
招君主兩次流放,
唯救國不改初衷。
逢秦兵攻克首都,
觀國破已經注定。
含憤英勇殉道,
留史愛國精英。
著書楚辭長篇,
一代辭賦師宗。
屈原投身汨江,
楚民奮力施救。
浪花洶涌激蕩,
爭相飛馳龍舟。
怎奈風急浪高,
志士逝歸江愁。
擔心尸骨魚食,
眾投甜粽解憂。
愛國兮有志,
英雄兮有記。
楚辭兮永史,
賦祖兮永憶!
時值端午佳節,
屈原愛國精神永惜!
? ? ? ?作于2008年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