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樣式:
無論是純文字,icon,還是button,都需傳遞出這里是可點擊的,運用線框、投影、文字顏色、動效表現(xiàn)
位置+大小:
(1)越大越易點,越容易引起注意,越近越易點。如果是一系列的操作,考慮樣式、位置的一致性,如多個授權彈窗連續(xù)出現(xiàn),則盡量保證確定鍵位置一致(比如chrom 瀏覽器,關閉多個窗口時位置保持一致,非常方便),如有多個連續(xù)動作,前后動作按鈕操作連貫性(如退出按鈕和確認退出按鈕)。如果是相反的操作,考慮兩個按鈕的差異性,避免誤觸(比如新增和清除)(2)考慮使用手機場景,單手操作多不多、移動操作還是靜態(tài)操作。關于手機操作熱區(qū)沒有找到非常權威,適用于亞洲人的調研,僅根據周圍12個人的小樣本體驗得出(手機尺寸:5.5寸、5.2寸、4.7寸):隨著屏幕越來越大,單手操作舒適區(qū)中等偏下,頂部區(qū)域最難點擊,左上角幾乎無法觸達。
(3)如果頁面有滑動操作,考慮滑動后按鈕的位置。隨時需要的功能,采用懸浮狀態(tài);反之,跟隨頁面滑動、或隱藏,以留出更多空間展示其他信息。
點擊反饋:
(1)點擊后跳頁面、喚起新圖層、適用于復雜功能
(2)左右開關型button,點擊后左右滑動,明確表示狀態(tài),適用于功能的狀態(tài)判斷不是非常明確的功能,
(3)簡單button,通過視覺語言傳達狀態(tài),適用易理解的設置,設置后馬上可見的功能,比如夜間模式、無圖、設置即可見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