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春節檔激戰馬上開戰,最期待的電影,我認為還是郭帆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
相信大家對《流浪地球》已經有所耳聞。超前點映,獲得爆棚口碑:"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等等贊譽不絕。連《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都看后給予了很高評價。
在電影行業,國產科幻電影一直處于尷尬地位,一方面嘗試不斷,一方面爛片不斷,“出品即爛片”魔咒成為國產科幻片噩夢。大家對國產科幻電影似乎都不抱什么希望了。包括我這個喜歡科幻的人,在半年前第一次聽說吳京參演《流浪地球》時,最初也是沒多大興趣的。因為之前《三體》難產與爛尾,對當前國內科幻也是沒報啥幻想。
但是,哈哈,凡事就怕但是。但是,這段時間對《流浪地球》的認真關注和了解后,通過各種海報及宣傳預告片,我對《流浪地球》的期盼度直線上升,對國產科幻電影也開始另眼相看。這次,《流浪地球》真的不次于好萊塢大片水平,中國工業級電影正式啟航。
這部硬科幻品質保證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影片科幻故事性好
《流浪地球》改編自大劉的同名科幻小說。劉慈欣作為世界級科幻小說家,一部獲得世界科幻雨果獎的《三體》讓他世界聞名。可以說,大劉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拉到世界級水平。
作為磁粉的我,對大劉的科幻敘事(上帝視角、硬核科幻、人性洞察與絕望、對人類的悲憫)非常崇拜。為了更好的看《流浪地球》這個電影,我幾天前剛把大劉的同名小說聽了一遍。盡管聽說電影和小說有很大不同,電影只是借《流浪地球》的框架講述了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有大劉做該電影監制與指導,我相信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據說,這是一部很中國的科幻電影,充滿了"家"與故土情懷,不很個人英雄主義,有感人的父子情,很適合春節"全家歡"的科幻片。
二、導演與演員都是實力派
先說導演郭帆。作為一個新生代導演,《李獻計歷險記》《同桌的你》等電影都口碑票房蠻不錯的。并且還讓中影局送去好萊塢參觀學習,是一個很有潛力和想法的導演。這不,中國首部硬核科幻電影,郭帆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演員,除了吳京和吳孟達比較知名,其他我都不知道。也就是說,選演員沒有太多很大牌的明星和小鮮肉,完全是按需選擇。
請吳京,本來是跑龍套的。結果拍著拍著,沒錢了。看到劇組情況,吳京想起了自己拍《戰狼2》的艱苦歲月。于是英雄惜英雄,讓郭帆一求情,自己由客串演員變成了帶錢參演的投資人和出品人。這角色轉換的有點大啊!
吳京笑稱郭帆是“騙子導演”。把他"忽悠"了進來。郭導這是空手套戰狼啊。厲害厲害!
老戲骨吳孟達,第一次拍科幻片,也是帶病出征,非常敬業。其實演員也都演技在線,傾情出演。
三、最后說說重點---"特效"
科幻片,最最重要的就是看特效了。《流浪地球》拍攝成本3億多,特效怎么也得要占兩億。
這次真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了。一改國產五毛特效的敷衍,滿滿地工業級厚重質感。冰封雪原、末世廢土景象、太空奇觀、宏大宇宙等等與好萊塢級別不相上下。
影片中昔日居住的地球家園已經被冰雪完全覆蓋,幾個風暴場面就勾勒出末世氛圍,被冰雪覆蓋的東方明珠和上海奧運大廈,還有北京CBD等地標性建筑都瞬間將人代入災難和末世的情景之中。
作為中國首部打破科幻題材寒冬的電影,它在創作初期沒有參考坐標,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流浪地球》籌備達四年之久。
為了做好特效,拍攝前,視效團隊畫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這其中包括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等所有場景的細節構思,隨后根據概設圖,他們又畫了8000張分鏡頭畫稿,制作了10000多件實景道具。郭帆還親自校稿標注,以及測試機甲。可以說是相當用心了。
劇組還專門邀請4位中科院的科學家一同探討,最終建立了一套嚴謹的世界觀。
當然,在影片中還有更多比預告更為震撼的畫面與場景,可以說《流浪地球》用告別五毛的特效建造了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地球和未來世界。
四、大佬站臺打Call? 進軍海外市場
自《流浪地球》點映以來,好評如潮。除了劇組巡回宣傳,大劉親自表達好評,更有360的周鴻祎、徐崢等都為該片站臺打CALL。
并且外媒都評論不錯,還聽說《流浪地球》已確定在2月8日在國外上映!
好多網友拿《流浪地球》的票房與《戰狼2》比,可見也是預期很高。
可以預見,這部《流浪地球》將是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是標桿和里程碑,必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重一筆。這已經不是中國硬科幻的一小步,而是一個大劈叉了。
大劉的《流浪地球》已經高標準出來了,他的經典之作《三體》何時與大家見面,又會成為一個滿滿期待。
今年春節也是大劉的豐收年。除了《流浪地球》,還有一個《瘋狂外星人》是改編自大劉的《鄉村教師》,不過是個軟科幻。希望大劉的科幻小說都可以用影視手法展現出來,期待大劉宇宙的成形!
大家對《流浪地球》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