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臨夏日,無論是城內綠植上,還是郊外鄉里的小道兩旁。總會聽到知了的喧嘩聲。可以這樣說知了已經成為我們夏日的代表。
生長歷程
知了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地上地下兩個階段:
地下:
蟬一般由蟲卵變成蟲后,要在地下生長存活大約4~9年不等。北美洲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屬于半翅目。它們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后附上樹枝蛻皮,然后交配。雄蟬交配后即死去,母蟬亦于產卵后死。科學家解釋,十七年蟬的這種奇特生活方式,為的是避免天敵的侵害并安全延續種群,因而演化出一個漫長而隱秘的生命周期。還有一種十三年蟬。這種蟬在地下生活的時間有13年,僅次于十七年蟬。
地上:
每到盛夏6~7月份,一些植被茂盛的地方就會陸續有許多知了猴鉆出地皮,爬到附近的樹干上進行脫殼羽化。知了猴進化為成年蟬后,就會四處飛舞,尋找配偶繁衍生息。因為成年蟬的壽命遠比在地下的時間短。一般只有20~30天左右。最長的也只有60~70天。
營養價值
近日有媒體文章稱,知了猴并沒有很多營養,而且由于長期生長在地下,導致身上富集了許多重金屬污染物。小編進行調查后,得出了以下的信息。
金蟬,營養價值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譽。由于金蟬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藥效功能,民間早有把吃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又稱金蟬長老)轉世,唐三藏由金蟬子轉世為真靈東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蟬脫殼”之意,所以人們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記》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說法。現代社會中,人們把營養豐富的“金蟬”擺上餐桌,并稱之為“唐僧肉”,這是對金蟬營養價值給予充分肯定再高不過的贊譽。
據中國食品營養學院理化分析與研究發現:每100g黃金蟬若蟲富含蛋白質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經科學分析,金蟬體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6.63%。
近年來,金蟬更是成了各大賓館飯店餐桌上的極品。金蟬具有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無公害、純綠色等特點金蟬既為傳統的一道藥膳上品,也是我國一味常用中藥材,《中國藥材學》中有如下記載:蚱蟬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金蟬外殼又稱蟬蛻,是重要的辛涼解毒中藥,常用于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咽喉腫痛、破傷風、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