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或者觀眾注意到,自從魯智深、楊志、武松等人放棄了二龍山上了水泊梁山之后,魯智深和楊志之間的互動很少,即便喝酒的時候也基本沒有和楊志的身影。從曾經共同經營二龍山的好兄弟,到上了梁山成為陌生人,魯智深和楊志之間發生了什么?又是因為什么造成了如此局面?或許魯智深的身上藏著答案
為了尋找答案,需要從【三山聚義打青州】說起。
白虎山的孔明、孔亮兄弟為了救出城中被抓的叔父,決心起兵攻打青州。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呼延灼流落青州,孔氏兄弟不僅沒有把叔父救了出來,反而孔明自己被抓,白虎山眾人被呼延灼打四散而逃。
為了救孔明,孔亮只得只身一人尋求二龍山魯智深、楊志等人的幫助。
面對孔亮的求援,豪氣萬丈的魯智深二話沒說答應了。
可是,楊志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建議孔亮去水泊梁山尋求宋江的幫助,因為楊志知道,如果孔亮去水泊梁山求援,那么作為孔明、孔亮師傅的宋江一定不會不管,
因為宋江是仁義無雙的宋江。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宋江帶領二十多位頭領前來攻打青州。
青州也不出意外的被梁山拿下。
自此,青州的白虎山、桃花山和二龍山都歸了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完成了招安前最大的一次兼并。
梁山有了招安的資本,有了成為四大匪首的資本。楊志也如愿可以跟隨宋江,
去努力完成建功立業的人生夙愿和重整楊家將的理想。
但楊志的理想并不是二龍山魯智深、武松等人的理想。
從梁山第一次接受招安,魯智深、武松、林沖三人公開反對招安來看,
他們三人從來不以招安、為國效忠為人生目標,
更有一點像晁蓋那樣:縱情一生,快活一世,懲惡揚善,過著鄉下仗義,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
如今上了梁山,又不愿意招安的兩難局面又是誰造成的呢?
楊志!
楊志為了招安,攀附梁山本無可厚非,可是楊志一個人的行為造成了魯智深、武松等人的尷尬行為是事實。
眾人感覺被楊志出賣了,疏遠楊志可以理解。
其實,如果不尋求梁山的幫助,三山能不能打下青州呢?
能,原文中有答案
次日,宋江問青州一節,近日勝敗如何。楊志道:“自從孔亮去了,前后也交鋒三五次,各無輸贏。如今青州只憑呼延灼一個。若是拿得此人,覷此城子,如湯潑雪。(節選第五十八回)
雙方經過幾次交戰之后,敵我雙方對于對方的底細已經很清楚了,三山想拿下青州,雖然不能像梁山輕松獲勝,但方法已經有了,拿下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果沒了水泊梁山宋江的支援,那么青州地面上二龍山則成為群龍之首,地位不比水泊梁山差!
桃花山周通偷了呼延灼的寶馬后,呼延灼率領青州兵馬前往桃花山圍剿,周通、李忠不敵呼延灼,他們向二龍山尋求幫助,魯智深、武松等人幫助桃花山解決呼延灼圍剿的同時,周通、李忠也決定臣服二龍山。
如果沒有宋江的支援,二龍山又成功幫助白虎山孔氏兄弟拿下青州的話,那么二龍山就成為青州地界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完全沒有加入水泊梁山的必要。
二龍山位于青州地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非常適合做根據地。再者說,二龍山又是魯智深、楊志等人建立的,他們對二龍山的情感自然比水泊梁山更深厚,沒有必要舍棄自己辛辛苦苦創立的家業而南下水泊梁山。
可是,宋江的到來一切變了,宋江來了之后,桃花山、白虎山等好漢肯定愿意跟隨宋江,如果二龍山一座山寨留守青州的話,必然遭到青州大軍和朝廷大軍圍剿,沒有其他兩座山做策應,一個二龍山也很難守的下來,更難有作為。
如此一來,不管魯智深、武松等人是否愿意,現階段上水泊梁山都成為了他們的必然選擇。
然而,打心底里面魯智深、武松是不愿意的。等上了梁山之后,魯智深、武松立馬像宋江提出要求,他們想去尋找史進。
其實,魯智深、武松等人就是想投奔自己的好兄弟史進的。可惜,史進此時又自身難保,為了救出史進,魯智深、武松等人又不得不再次上了梁山,由此可見,上梁山實屬魯智深、武松的無奈之舉。
然而,魯智深、武松等人無奈之舉、兩難局面又是楊志一手造成的,魯智深和武松疏遠楊志,也是可以理解的。況且,上了梁山之后,雙方有道不同不相為謀,不經常在一起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后的結論,不是魯智深負了楊志,而是楊志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出賣了魯智深,魯智深改變不了現實的局面,只能選擇疏遠楊志。
實乃無奈之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