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 1290 閱讀需要4分59秒
2017年10月的一天,長假剛剛過去,老李習慣性的拿起手機,拇指輕輕點擊了一只獨眼圖標的APP,忽然發現這個世界有點不一樣了。
以上的老李是我杜撰出來的一個吃瓜群眾。這個忽然的感悟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感覺。但是2017年10月8號這一天必將注定是不少人的不眠之夜:因為這一天的微博實在是太卡了。
這天,有一個人僅僅用了16個字,和一個@,就把這個網站的數萬臺服務器搞得翻天覆雨,茍延殘喘,害的該站正在結婚的工程師都只能暫時拋掉酒杯,扔下新娘,推開筆電,緊急做起后臺維護。
這樣的波瀾壯闊的情節,這種風卷殘云的氣勢,也只有當年車遲國呼風喚雨的鹿力大仙才能輕松辦到。
就好像當年雙十一,因為快遞過多,有個快遞小哥過度勞累而突發疾病時,有人評論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也覺得,某些人的愛情真的是可以輕松摧毀我國脆弱的互聯網生態。
其實微博崩潰這事,發生在鹿晗身上,真是理所應當。記得當年我還是吃黃瓜的群眾的時候,就看過他微博上的一句招呼,就可以因巨量轉發數而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那時我才知道原來竟有這樣的流量大牛,自帶光環簡直亮如探照燈。
可是在這樣焦點下的人物,坐擁可以買空一國的粉絲,有幾個粉絲是真的能了解他呢?從事件爆發后續發展來看,似乎大家都毫無準備,一臉懵逼。
事件公布之后,兩人之間各種細節被網友扒出來。同款服飾,首飾,喜歡一樣的數字,去同一個地方……
奇怪的是,在這個CP大亂斗,窮盡所有排列組合的大環境下,網上一直存在這么多交往、示愛細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們這些哭得稀里嘩啦的真愛老粉竟然什么都沒發現么?
粉絲一直是網上制造爭端、參與爭端的一股強大力量,戰斗力堪比線下的城管。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大約就是粉絲了。這次偶像雖然尋到歸宿,但有好多粉絲卻不肯留下欣喜的淚水,悲痛欲絕之際,情緒猶如國仇家恨般大爆發。
下面這樣的粉絲,已經足可以算是理智粉絲了:
據說網易有人做了一個歌單,惱怒憤恨的情緒呼之欲出:
另外還有一些粉絲的言語就比較激烈了,比如這樣:
嘖嘖嘖,一夕之間,愛恨情仇如切割磁力線般電磁變換,人生大喜大悲不過如此。
以我不怕暴露年齡的中年經歷來說,上一次印象深刻的粉絲脫粉暴動,還是很多年前成龍大哥傳出婚訊,日本女粉絲為他自殺的事件。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粉絲們的情緒性崩潰還是如出一轍啊。
但就像前面說的,你愿意為愛豆付出一切,并且似乎已經付出了一切,但是連一些公開的偶像細節都未必能一一感知。
所以說,你未必了解自己的偶像,你愛他的絕世美顏,你愛他的呆萌人設,但是你愛的其實不是他的本人。都不要說去了解他的缺點了,你就連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
有些粉絲口中喊的我愛你,可能跟直男詞典中排在第一位的“多喝熱水”并沒有什么不同。
活在鏡子里固然會讓人愉快,但是只有轉過身的時候才能夠面對真實。
看到很多鹿晗的粉絲哭天搶地,人生崩塌,在同情之余,也覺得有些不值得。你那么愛一首歌,那么一篇文章,或者那么愛一個人,但是你可能只是愛自己心里的想象而已,并不是那個真正的對象。
就像林宥嘉歌里唱的“人生也已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粉絲的悲傷是真切的,但是情緒暴躁乃至罵人就很不好。偶像只是向真實的自己跨出了一步,你就感覺難以承受,我覺得這種粉絲很難被歸于真愛粉吧。
也許他們只不過愛自己更多,或者說愛自己的想象更多。她們愿意偶像活在虛幻的空間,虛擬出一根連接自己和愛豆間若有若無的紅線,但卻永遠不希望偶像踏破空間的壁壘,成為那個真實的存在。
這是誰的快樂和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