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碎片化的時間很多,現在都在“微信讀書”上看書,或者是聽“得到”的有趣資訊。
往往聽到的時候,都有很多啟發,但是創意一下就過去了,馬上寫下來才是王道。
“如何售賣產品——李叫獸”
要區分你的產品是享樂型還是理智長遠型,從而用不同的文案和溝通打動。
享樂型,在乎沖動消費,在文案和宣傳時,要模糊目標(如可口可樂),強調及時享樂,強調你已經很累了,需要對自己好一些(滴滴專車)。
理智型,強調長期對自己的好處,要明確鎖定目標,比如健康,比如成就,“你和本科只差這一個電話”,用長遠碎片化的分解,來增強信息。
【產品思考結合點】
我們在做教育產品,一定是理智型,需要用明確的目標,理性的思路打動人。
再借助于價格促銷或者明星教師的吸引力去打動受眾。
雷軍的 “專注 極致 口碑 快”
與導師見面時,問到:“這四個詞,你們覺得雷軍最看重哪一個?”
在場11個人,貌似6個左右選擇“快”,包括我自己。
老師回復:雷軍最看重“口碑”。????? OK,開始思考。
“專注、極致、快”都是創業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互聯網生存下來的必要條件。
然而“口碑”確是消費者、用戶的反饋,是一個“結果”,而且在互聯網時代,沒有“口碑”的產品,無論如何都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因此“口碑”更加重要。
【產品思考結合點】
用戶體驗、用戶感受是王道,我們在輸出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后續的配合和鏈接。
包括后續的咨詢,體驗的反饋,課程的內容是否好等等,圈定一群核心粉絲,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促成正循環。
關于高效學習力
小Q團隊的一個靠譜妹紙,在活動中,展示了一個高效學習力的范本。
首先,在活動現場她自己拍了幾張照片。然后在公司群中發現了老大拍的幾張照片,無論是角度,還是抓取,還是LOGO的展現都比她好。于是,馬上活學活用,立刻對著新嘉賓進行補拍,并嘗試了新的角度,感覺自己的拍照馬上升級了。
回家后,還馬上進行了總結,并發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成為自己成長的印記。
在她身上,看到:
1)細致觀察力,
2)得到外界信息后,馬上思考如何與自己的工作進行連接
3)立即運用提升技能
4)寫下案例成為總結輸出,便于以后提醒,也便于自己品牌傳播
看到——》GET到之間,其實有關鍵的這幾步,很多人都沒有做到,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