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飛舞的白蝴蝶,我眨一眨眼睛,不敢相信上天感應到了我的祈求,看那只只白蝴蝶在天際你擁我攘,依依伴伴的飄落下來……
你看他們,有的俏皮的從你的眼簾劃過,逗弄一下你的睫毛,有的則隨風飛舞,展現她那潔白無瑕的身軀,有的則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想投入大地的懷抱,卻又有絲絲的羞怯,你看她調皮的落在常青樹上,又滑落到那矮矮的屋檐下,化作滴滴冰水,滲入黃色的泥土中,落到哪里,哪里便是她的家,即便是轉瞬即逝也無怨無悔,這是冬的使者,春的精靈,愛的化身。
陶醉于那從天際飄飄灑灑而來的斑斑點點,直到落入我手中的白色蝴蝶,在我還來不及欣賞的時候,便化作不染纖塵的小水滴從我的手中滑落了。啊,她的冰清玉潔。我想那遙遠的天際定有一個長滿梨花的花園,一位白衣素裹的女子婷婷地在白色花叢中舞蹈淺笑,醉倒了那片片的白色花瓣,隨風和雨來到人間,能一睹冬之精靈的風采,即便是輾落成塵而又有何悔?
為了古人較勁,我愣是絞盡腦汁寫了這么幾段描寫雪的句子。寫完以后才發現,我寫的這一大段一大段的,還不如人家一句一句的。雪,自古都是文人騷客筆下的實景、意向、寄托……今人就算是再是妙筆生活,也很難超越古人寫“雪”的那些驚才絕艷的句子。這些詩句,我們現在讀的時候,還感覺到那風雪中的暖意,那些人情味跨越千年,穿越風雪撲面而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當我寫下這句古詩的時候,抬頭望窗外,干枯的枝干上已經飛滿了她的身影,遠遠望去,真是像是梨樹開花時的樣子。這些冬之使者門,用最原始最簡單的色調,畫了一幅最絕美的畫卷,給這個冰冷無情的大地帶來了一絲靈動,一絲朝氣,一絲不易察覺的春的訊息。
我不知道邊塞詩人岑塞,在苦寒之地吟出這句詩句的時候,是不是想起來家鄉的那一樹樹梨花。此詩以春花喻冬雪,字里行間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這春意送給歸鄉的好友,那更是慢慢的友誼,在一場場戰斗中累積出來的,足以跨越生死的友情。這友情有著金戈鐵馬,建功立業,快意人生的滋味。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句詩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詩。用白話邀請朋友一起喝兩杯。簡簡單單的兩句詩,成為描寫雪中最溫情,也最給我們想象空間的一首小詩。只有在這下雪天,我們之間的友誼才顯得如此醇厚。
末尾那一句深情的呼喚,馨香而耐人尋味。每每讀這首詩,總感覺是在某個風雪寒夜里捧起一杯溫熱的酒,窖藏在時光深處的溫潤與美好,就會紛至沓來,在內心里,與某些不為人知的念想交織在一起,隨詩的意境蔓延,潤澤芬芳。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一幅雪夜深山投宿的圖畫展現在我們眼前。天要黑了,蒼茫的大地都被白雪覆蓋,遠遠望去,只有幾戶貧寒的茅舍。這副景色本來就給我一種蒼涼孤寂的感覺。這時,作者轉筆一寫,柴門里傳來幾聲狗叫,原來是有人來了。
這個“風雪夜歸人”,也許本來就是屋子的主人,或許是來投宿的人。不管是對投宿的人還是柴門里住的主人,總是苦難之人,我們情不自禁地給他們深深的憐念,感受到生活的艱難。但是,這大雪紛飛中,他們又有一個棲息之地,這時,我們又感覺到了一絲淡淡的欣喜和人情味。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孤寂的,冷清的……
這首詩算是我記得描寫雪的第一首詩。這首詩的畫面感如此之強,幾乎所有讀過的人都能想象到這一副冬日垂釣圖。記得初讀的時候,還在紙上畫過這樣一幅畫。人總是孤獨的。不管這個世界是噪雜還是安靜,我想垂釣的老人一定在享受這份孤獨。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這是女詩人謝道韞的詩。在古代沒有基礎教育的古代,女詩人算是鳳毛麟角了。據說是,她改寫哥哥的一首詩。不過,我認為,撒鹽這種事在古人,還真只能是女人能想起來的比擬吧。這算是生活味道很濃的一首詩了。
其實,寫作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明明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就是沒有辦法把他們寫出來。就像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這首白話詩只是簡單地把撒鹽、柳絮這些意象,給我突出出來。我們讀之覺得簡單,真讓我們寫一個與之比擬的句子,真是難上加難。就像我們在開頭寫的那大段大段描寫雪景的句子,讀來也真是乏味的緊。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仰望蒼穹,飛雪飄飄,如棉絮,似鵝毛,朦朧一片,思緒止不住也飄飛起來。正是因為思緒飄飄,詩人才能借助于神話的奇思妙想,把這漫天飛舞的雪花,比作被天兵天將殺敗的三百萬玉龍身上脫落的敗鱗殘甲,讓人不禁有種神馳天外,氣勢恢弘的感慨。我現在讀起來的都有點玄幻的感覺,真是可嘆詩人這想象力的豐富。
同樣是雪,有人想起了遠方的朋友,有人想起了自己際遇,有人想起來神話里的傳說,有人想起來自己做菜時灑的鹽,還有人想起來春天的景色……其實,我們愛雪,不僅僅是雪本身,更是因為雪景背后那或濃或淡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