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奮斗終身卻不能致富,因為他們在學校中從未真正學習過關于金錢的知識,所以他們只知道為錢而拼命工作,卻從不學習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
?——羅伯特 清崎
意外從朋友手中看到了一本初中生推薦閱讀書籍-《富爸爸窮爸爸》,被書中“老鼠賽跑”行為狠狠一震,立馬從朋友手上借來看,沒花到兩天時間便將整本書通讀一遍,醍醐灌頂,感覺的自己的世界觀被劈開,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金錢和工作。
書中講述的是作者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親生爸爸,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還沒畢業卻善于投資理財賺錢的企業家,親身體驗了“窮爸爸”和“富爸爸”交于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務觀,經歷了自己從窮人到富人這一路程,發現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中產階級之所以總是在債務的泥潭中掙扎,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于金錢的了解不是來自于學校,而是來自于家庭。貧窮的家庭的父母總是跟兒女說:‘’在學校好好學習才會有出頭之日,才能賺大錢。”所以他們的兒女吃苦耐勞,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但是也繼承著窮人的理財方式和思維習慣-找個好工作,努力工作,靠著升職加薪來賺錢。富人的家庭父母從小給兒女灌輸的都是生財之道,如何讓錢生錢,如何投資理財。
其實正如書中所說,想要致富,唯一一條規則-必須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并且購買資產,不斷讓資產創造收入。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資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其實資產是很容易理解的,他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
而很多人不了解,很容易不自覺的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進里,不斷地將收入用于消費,特別是我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不自己增加自己消費的金額,以前一個月可能賺4000塊,買的衣服是ZARA和HM,但是可能3年后,工資的是12000塊,發現自己開始購買COACH等輕奢品牌。發現隨著自己收入的增加我們都在購買一些負債,而這些并不會為自己帶來財富,卻滿足了自己一些購買欲。
其實真正的資產分為以下幾類:
1.不需要本人到場就可以正常運行的業務,我擁有他們,但由別人經營和管理。
2.股票,債券,基金
3.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
4.版稅,如音樂、手稿;專利等
要記住: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資產是為自己工作的;支出是為政府工作的;負債是為銀行工作的;收入是為老板工作的。
如果想不斷創造財富,你還需要些技能和知識。
1.克服困難,克服虧錢的恐懼心理,從未有沒虧過錢的富人,卻有一堆從未虧過錢的窮人。
2.需要一個超現實的賺錢的理由-精神力量,真正賺錢之路是辛苦的,充滿荊棘和未知的,想要攀上一定的高度,需要強烈的欲望支撐。
3.每天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掙到的每一元錢就得到一次機會是選擇成為富人還是窮人的機會。
4.慎重地選擇朋友,關系的力量。不會把理財狀況作為挑選朋友的標準,但是需要交一些有錢的朋友,通過交流獲得致富的秘密和更加全面的信息。
5.掌握一種模式,然后再學下一種新的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
6.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注重現金流、人事和個人時間的管理。
7.給你經紀人以優厚的報酬,好建議的力量。謹慎地選擇靠譜的專業人事,給予信任和高報酬感謝他們不斷提高專業意見讓你創造了更多財富。
8.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先付出后得到。注重每一筆投資的投資回報率,然后能慷慨的為別人和社會付出,會付出總會有回報,而且讓自己有更大的欲望不斷成長。
9.用資產來購買奢侈品,專注的力量。通過資產產生多余的財富去消費奢侈品,而不是將收入用于奢侈品的消費,才能錢生錢。
10.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投資的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需要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的英雄堅持下來,幫助自己渡過難關。
這是書中所提到10點行動步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有所收獲,突破自己的目前靠著收入致富的財富觀念,而是能好好專注在自己的事業上,不停地創造自己的資產,靠著資產產生的財務去生活。
在小編前20多年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窮人,聽著父母的教誨,在學校努力學習,尋找一個好的職業,將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職業上,可是到頭來每個人拿著自己的工資單總是有一個淡淡的無奈。因為窮,自己被迫放棄自己的出過求學之路,以前覺得是因為行業工資低才窮,直至看完此書才發現是因為自己不會賺錢,不懂理財之道,賺多少花多少,一直都在付款的賬單和工資單的泥沼里苦苦掙扎。此刻反思之后,小編已經在改變,我很慶幸自己看到了這本書,至少會讓我接下來的20多年的生活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提早退休之路,小編沒有成為富翁的想法,但是很希望能實現財富自由,不靠工資,有真正無憂生活。
以此跟大家共勉,期待更多的人看到,打破目前固守的金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