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千萬別一天內吃完呀!”福崽從背包里掏出夾心巧克力禮盒遞給圓圓,又突然縮回把盒子抱在胸前,神色肅穆地叮嚀囑咐。
“我在你心中就這么能吃么?”圓圓努著嘴巴巴地望著巧克力,“雖然你說得都對,但我不準你說。”
“對!你怎么會一天吃完呢!我是怕我自己一下子吃十幾顆,我自言自語呢。”福崽一本正經。
“那你放心好了,我是一顆也不會給你滴!”圓圓奪過巧克力抱著,假裝生氣卻暗自開心——好耶!這一大盒都是我的啦!
往常倆人分別時,圓圓都特別不樂意,但她今天巴不得趕緊回去,這樣就可以趕緊吃巧克力啦!
小時候,圓圓是不愛吃甜食的,對于糖果雪糕蛋糕餅干一律不屑一顧,獨獨在巧克力面前俯首稱臣,特別是,夾心巧克力。純可可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太苦澀了,而巧克力和奶油的混合物就顯得親近很多。最外面是一層薄薄的磨得細碎的堅果粉,或是撒上糖霜和可可粉,主體是甜甜的巧克力,里頭包裹著晶態的香草奶油或者松脆的巴旦木,可以含著吃也可以嘎嘣咬著吃。
每每嘗到夾心巧克力,圓圓總會歡呼雀躍,像是過節似的。圓圓還小,不懂事,曾創下一天吃十顆夾心巧克力的記錄。天真幼稚的她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吃下去的夾心巧克力會直接轉換為她身上每一處多余的肥肉。
稍大一些,圓圓終于意識到夾心巧克力的威力,但她僅僅可以拋棄夾心,卻無法割舍巧克力。她開始試著吃黑巧。吃黑巧是具有儀式感的,一位巧克力品鑒師說:“應先欣賞巧克力的外型、色澤,讓心情保持愉悅,然后將巧克力放入口中,含兩三分鐘,再張口慢慢吸氣,使可可怡人的氣息彌漫口腔。”圓圓小心翼翼地照著品鑒師的說法學著吃苦澀的黑巧,生澀又莊重,嚴肅又認真。
從50%到70%,再到85%,到后來甚至是99%的黑巧,圓圓都可以面不改色地吃下。總結歸納,圓圓覺得85%的黑巧是最好吃的,因為它具有最濃郁的“巧克力味”。黑巧相比于夾心巧克力,少了甜蜜的奶油、香濃的黃油,也沒有榛子杏仁增添口感,剩下的只是可可脂的苦,和少許糖提供的絲絲甜意。
黑巧的口感很堅實,硬邦邦的排塊用手掰著還得費勁,不比夾心巧克力,每一粒都用獨有的模具制成精美形狀,捻起品嘗,入口即化。黑巧的味道很克制,前中后調都是風味不同的苦,不像夾心巧克力,每一層都給舌尖帶來不一樣的味覺沖擊。圓圓覺得長大的自己就像黑巧,得有所顧忌,得約束自己。一旦不再是個孩子,就要褪去夾心巧克力般甜美的任性,要變得收斂克制,有所取舍,不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在日常飲食上。所以圓圓對于黑巧,從最初不習慣,到后來深深迷戀上,她甚至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喜歡夾心巧克力了。
可如今,圓圓又得到了一大盒夾心巧克力。沒有遲疑,圓圓的眼睛剎那便亮了起來。她突然記起了小時候得到夾心巧克力的心情,那個她本以為再也不會體會的心情——單純的開心,可以咧開嘴笑的開心,可以手舞足蹈的開心。
十六顆夾心巧克力,每一顆都各具姿態獨具風味。圓圓拿起一顆包著紅色錫紙的愛心巧克力,它叫“Coeur Praline”,心形果仁糖的意思,幾乎不含可可脂,用焦糖和黃油澆筑的心形,鑲嵌著飽滿的杏仁粒和榛果粒;還有一顆白白胖胖的,加熔甘那許形成光滑無比的淋面,白巧加入些許海鹽調味形成主體,外層是凝固的,內陷是流心的;即使是一顆加強版、含70%可可的夾心巧克力,也要混入新鮮黃油,讓人覺得甜甜的,很細膩。
這些放在幾年前,圓圓是碰都不敢碰的呀。但如今,圓圓學會了用品嘗純黑巧的儀式感來品嘗這些夾心巧克力。她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不顧后果又肆無忌憚,全身心投入地吃一顆夾心巧克力;她好像又和小時候不再一樣,小時候是茫然無知所以饞嘴,而現在是有恃無恐地貪食。
菲唱:“盡管昏迷有時夢醒有時不堅持,人生最大的快樂也不過如是。”圓圓覺得這句歌詞太對了,一個人清醒又如何堅強又如何,不能吃夾心巧克力的人生是沒有快樂的。兩個人的話,即使是吃著夾心巧克力消磨了一整天,長胖了三四斤,也是快樂的。
只是圓圓不知道下次見福崽的時候,該怎么開口告訴他,她三天就吃完了一大盒夾心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