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時代,其特點是“自給自足”。農民從土地(投入勞動)提取各種作物產品(產出),這個過程中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
工業經濟時代,分工更加明確,生產者從消費者中分離出來,生產者通過贏得在市場上的競爭來將商品賣個消費者;
隨著分工、交換、競爭和專業性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不僅僅是商品的生產從消費者轉移到生產者,更多服務也不斷地向生產者轉移,于是從提供商品中脫離出新的經濟主體——服務,即所謂的“服務經濟”;
在服務經濟內部蘊含了體驗經濟的萌芽,即客戶要求更高服務質量而導致高檔次服務業的發展,一旦互聯網經濟發展過程中將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服務的費用降低到允許大規模經營的程度,就進入到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體驗經濟時代。
從產品到商品到服務再到體驗,產品是可開發的,商品是實體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是難忘的。
接下來的幾天我將用一系列的文章來分享我眼中的體驗經濟,以及在體驗經濟視角下,消費者、企業管理、企業營銷和產品設計會發生哪些轉變。
體驗經濟興起的原因
1.消費者需求層次提高。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逐漸可以輕松滿足自己的溫飽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生存需求和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消費需求的層次將上升到情感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情感的共鳴以及服務的個性化,體驗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2.產品和服務的同質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及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趨向于同質化,在越來越沒有產品或服務競爭力的市場中,企業想要獲取顧客,除了打價格戰,就是給顧客提供難以看清、難以說明、難以模仿的優質體驗;
3.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技術的高速發展,顧客可以接觸到的服務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趣,無論是娛樂產品、互聯網產品、還是消費產品,隨著技術實力的提升,顧客得到的體驗也將大大提升;
4.效率的提高帶來了更多的閑暇時間。隨著各種工具的完善,人們工作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勞動時間縮短,閑暇時間增加。閑暇時間中,人們更多的關注能使自己感到愉悅的體驗。
以上四點就是近幾年體驗經濟興起的原因,有社會因素,有消費者因素,有市場因素,也有企業因素。這些因素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互相關聯,互相耦合,共同促進了體驗經濟的誕生。
體驗經濟的特征
1.價值前置。傳統營銷經濟當中,強調的一個關鍵點是“渠道”,企業生產環節關注的是“供應鏈”,營銷環節關注的是“價值鏈”。而在體驗經濟時代,價值從渠道前置到終端,關注的點是“消費者”。消費者的感受,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的意見,這些才是企業為提高競爭力而關注的焦點;
2.創造差異。工業經濟時代產品和服務已經逐漸達到標準化、流程化,同質化現象及其嚴重,這也是促使體驗經濟興起的重要原因。體驗經濟時代中,消費者更感興趣的是個性化的體驗、定制化的服務。這反過來也促進了企業要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創造力;
3.知識需求。伴隨著社會轉型以及消費升級,誕生了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消費者。這部分消費者關注的不僅僅是物質需求和服務需求,同時還有更高知識需求。更迫切地希望在體驗中不僅僅可以有感性上的刺激,還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
4.價值延伸。體驗經濟時代,企業不僅僅是生產并提供產品和服務,而是提供一個平臺,消費者在這個平臺獲得難忘的體驗,讓消費者的某些觀念或者某些情感可以與經歷體驗之前相比發生了某些變化,也就是說企業提供讓消費者變成不一樣的自己的一片土壤。從這個層面來看,經過改變的消費者反而成了企業的真正產品。而改變后的消費者,會通過某種方式將自己的改變傳達給其他人,或者服務于其他人,這個“其他人”可能是消費者自己的客戶。因此,體驗經濟時代,我們為自己的消費者產生的價值可能會間接地為另外一批人也產生價值,即“為客戶的客戶產生價值”。借由互聯網媒體,這種價值的延伸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價值網絡;
5.客戶參與。體驗經濟時代,企業的決策不僅僅是由企業的唯一決策人作出的,企業將更多的讓消費者參與到企業決策中來。這種參與感本身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體驗,同時通過參與決策,客戶可以幫助企業為自己提供更好的體驗;
6.補償反饋??蛻粼隗w驗經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企業競爭的中心和焦點,那么客戶的意見將會對企業產生很重要的影響。一旦客戶在體驗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遇到了“體驗不好的地方”,企業會提供很多渠道讓客戶把這些問題提交給企業,而企業也會在第一時間對客戶作出反饋以及相應補償。這是體驗經濟時代“以人為本”的體現。
體驗經濟的影響
體驗經濟的來臨,無論對社會還是對企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社會和企業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那么我們就分別來看下對社會和企業都產生了哪些影響。
體驗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1.創造相關產業和相關崗位。體驗經濟的興起,并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誕生了一批以體驗為核心的產業,如休閑業、網絡娛樂業、旅游業等等。而且各產業中也產生許多人才需求,如用戶需求研究員、用戶體驗分析師,或者更多為了提高體驗而需要的具有創意的人才;
2.重新配置社會資源。傳統營銷時代,掌握了渠道資源的企業可以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而體驗經濟時代,依靠優秀的用戶體驗掌握了消費者的企業則擁有了更強的競爭力,社會資源也會向這些更加人性化、更加富有競爭力的新型企業傾斜;
3.改善消費環境。體驗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的體驗追求不斷增強,消費觀念升級,反過來對傳統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壓迫力,迫使這些企業重新思考體驗的重要性,從而改善整個市場的消費環境。
體驗經濟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1.客戶參與企業決策。體驗經濟時代,企業決策將不是企業管理者的一言堂,而會更多的采納消費者的意見,在企業決策階段就盡可能讓消費者參與進來;
2.消費場景優先于產品和服務。傳統營銷時期,企業先生產產品,然后通過渠道優勢或者價格優勢拉動消費者購買。不同于這種經營模式,體驗經濟中消費者的需求將成為企業決策的最重要依據,而分析消費者需求,探索消費場景,將成為決策的第一步,然后根據具體的消費場景企業再設計滿足需求的相應產品和服務;
3.品牌塑造和客戶忠誠度是競爭焦點。體驗經濟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渠道競爭和價格競爭的沖擊。企業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個性化塑造,讓品牌與某種情感、追求、價值觀產生一些關聯,希望能讓自己的品牌形成一種“信仰”,從而吸引消費者并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
4.重新定義營銷方式。越來越多的企業打破傳統的“理性消費者”的觀念,采用體驗式的營銷策略,從感官、情感、思考方式、以及參與感行動等幾個感性角度對經營策略進行重新定義和設計。
以上是對體驗經濟的一個概述,后面我還會詳細講述什么是體驗,包括體驗的本質、過程、特點、類型,以及體驗經濟時代的消費者行為特點,消費環境和消費需求的特點等一系列問題,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