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來了,中小學放假三天!
霧霾來了,施工場地全部停工!
霧霾來了,實行單雙號限行!
霧霾來了,加大道路灑水,霧炮降塵!
而我帶著口罩,上班路上看著濕漉漉的道路,心里并沒有覺得對這些措施感到一絲欣慰。.
這種情況似曾相識。
上學時候,每逢上級領導視察學校,學校就要連續幾天大掃除。可是不講衛生的餐廳師傅還是那些師傅,有問題的廁所變成人工監視"排放",被子這時候也才有機會被疊的規規矩矩。
這些貌似也成為了我們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面子工程。
到后來,無論是大學學生會的腐敗,工作中的應付差事,領導面前的侃侃而談,漂亮的各類標榜匾和題字,標新立異的市政建筑或者道路,外國友人前的集體主義......學習致用,傳統不息。
而等這幾天霧霾過去之后,大家又會重新開始關心出軌、撕逼.....就像領導視察走了之后,大家又恢復了往日孔乙己似的生活。
"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從小學到現在聽了幾十年。那個時候書本上就有很多寫水污染,空氣污染,臭氧層破壞等等等等。而今天臭氧層是不是變成霧霾層了?是不是出現污染之后,會寫在書本里教育下一代?或許是我們學完"誰污染誰治理",又學會了面子工程,索性污染治理就成為了后者的犧牲品。
似乎誰都已經清楚了霧霾與污染從哪里來的,誰卻又都無能為力。可能真的出現了血淋淋的教育之后,才不會停止在面子工程之上。
也像一些大學,招聘很多很多博士,海歸,作為教師。學校面子上看很牛,可是并不能輸出很多有價值的人才。也像一些施工單位,掛著很多高級職稱,建造出來的東西卻會害人喪命。
其實都有第三方監管機構。可是第三方監管也很熟練面子工程。
只能淡淡憂傷地說,空氣也是面子工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