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拍《小武》之前,看了無數中國電影。我有非常不滿足的地方。從這些影像里面,我們看不到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狀態,也看不到當下中國的經濟,幾乎所有人都回避了這個問題。我想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當人們再看中國電影的時候,他們看不到這個時代真實的面貌。”(賈樟柯)
雖然是又一次看《小武》,但我還是有很多話想說。影片講了一個九十年代的小偷,在小縣城過著邊緣人的生活,最終丟失了友情愛情親情和自由。
很難想象一個九十年代的故事會讓我這個九零后這么有感觸,但我想有些情感共鳴是不分年齡的,哪怕我們的生活不再是九十年代的生活。
如果說九十年代是社會經濟變革的浮夸時代,那我們現在就是沉迷安逸的迷亂時代。小武堅持靠手藝吃飯,看重友情和親情,他的狀態不知默默契合了多少人的心態。
我們暗自竊喜,自己有正當職業,并不是小偷。我們也看重友情親情,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像小武那樣被很多人圍觀過,所以我們發現不了自己丟失的東西。把來路不明的錢說成是貿易掙的,這不就是我們不愿面對現實,還說追求精神理想。
賈樟柯的電影永遠對準普通人的生活,他不愿意粉飾這個沒有化妝的社會,因為他想喚醒普通人。我們需要這樣的東西。反觀現在的影視劇,幾乎都巧妙的避開了我們的生活。
仙俠劇泡沫劇充斥著年輕人的思想,普通平凡的生活影像幾乎沒人看。我們好像都是來自光鮮亮麗的城市,大部分農村影像都被忽略了,不愿承認其實我們就是現代的小武。
很多人不愿意看描寫平凡生活的作品,寧愿花大半時間刷網頁流量推送。只要多幾張明星照片,文章是不會缺點擊量,或者推送一大片心靈雞湯,麻痹自己的思想。
老梁在節目中說過,《青年文摘》一類的雜志作品,是對年輕人沒有好處的,一味的追求精神滿足,不面對現實生活,這樣的東西只能讓人們慢慢脫離生活,脫離了生活是不會有好生活的。
現實是,很多人都滿足于自己設定的生活,每天上班或者上課,晚上打游戲娛樂身心,或者瀏覽一些正能量的文章。那我們背后的生活,什么時候去關注呢?
生活終究不是電影,因為生活不會停下來讓你記錄,只有安排的東西才是電影。感謝賈樟柯的電影像畫一樣記錄了那些背后的生活。如果沒有這類電影,我們能變成什么樣。如果沒有批評只有贊美,我們會膨脹到什么程度。
不要忽視我們的生活,面對生活中的小武,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當你被手銬銬在電線桿上接受眾人審視時,你滿足的精神美文能帶給你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