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上說,每七年,人的全身骨骼、細胞和血液都會重新自我更新完成—次。如果你想從外貌到氣質,全部脫胎換骨,要以七年為周期來塑造自己,七年之后,你就可以再世為人。”也正是說,此時此刻2016年5月8日的自己,還有三年時間完成第三輪七年大換血,而我正將開始要去行動的,塑造自己。自顧不暇,為期三年。
19歲生日,實習一年,我感謝我還很年輕,19歲,似乎人生充滿了無限可能。而自己最擔心的其實是年華被自己耽擱,沒有在最美好的時間里讀書學習充實自己,把時間虛度,最后過著辛苦操勞的中年、自怨自艾的晚年。今天寫下寫一篇《寫給十九歲的自己》,是想劃下一個屬于自己的句號,對19年我活著的每一天一個交待。
19歲的成長與感悟:
1.“獅子的目標不只是像狗一樣去追求眼前的一塊小骨頭,你要找到你有而別人沒有,你內心最自信的東西。”在學校里我一直都是一個熱衷于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的小女孩,從演講比賽到棋藝大賽,目前還保留著的近二十張獎狀,就是我當年的戰果。當年的想法很簡單,我要通過這些活動來鍛煉自己。學習是分很多方面的,而當時我最想擁有的是一種綜合能力。感謝,當時遇到的一位學長與我說了這樣的話:“獅子的目標不只是像狗一樣去追求眼前的一塊小骨頭,你要找到你有而別人沒有,你內心最自信的東西。”是的,我不想追求所有人只要付出就可以輕松得到的東西,比如參加的一次比賽,比如成為學生會部長,我更想考得很多的證書,學會很多的知識,而這些就是最讓我自信的東西,不是別人輕輕松松就可以獲取的東西。
2.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活的環境,以及無法選擇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但是我們可以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己去不斷完善自己的健全人格,甚至自己去給自己療傷。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人輕輕松松就可以擁有的東西,或許你要拼了命才可以得到,才可以過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但這就是生活的真相,接受它,并感激正所擁有的一切,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對自己進行教育,選擇良師益友,用好書來滋潤靈魂,甚至是不斷為自己找苦吃,通過種種途徑來讓自己成為一個強大精良的存在,我們想讓自己成為的人,一切可以通過自己對自己的教育塑造來完成。“學會自我教育”,這是我的班主任對我們說的話,我記住了兩年,也用了兩年,未來也仍將對自己進行不斷的塑造與教育。
3.“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這是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里說到的一句話,我非常認同,也很喜歡。一直以來呈現著一種孤孤單單的狀態,因為要做的事情不同,著重點不同,漸漸和周圍的朋友拉開了許多距離。經常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就會很羨慕幾個女孩子坐在一起一邊嘰嘰喳喳的聊天,從對方盤子夾來菜送進自己嘴里的場面。而最后,我還是適應了這一種孤單。有人說:當發現自己與身邊大多數人都相同的時候,就是應該停下來反思的時候。你沒有那么普通,不需要所有人懂。而自己所擁有的孤獨,更是一種思想上的孤獨,一種曲高和寡,美酒不逢知己的落寞,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寂寥。也是漸漸明白,世界上是不可能會有另一個完全理解自己的,所以也不再期待,對周圍的人和事更多是一種感激與接受。我很慶幸在2015年加入趁早,終于有了一種精神上的歸宿感,在趁早的一年里遇到了許多自己喜歡的人,并得到了你們的喜歡與認可,我很感謝。多讀書,多思考,多健身,當你足夠好,便能夠幸運的與你的知己相逢,在此之前,為了以后遇到真正懂你認同你的人,孤孤單單又何妨。
4.拒絕負能量,在心里為自己建立淘汰機制,不斷更新自己的朋友圈。物競天擇,與其花時間同情弱者,不如多想想怎樣避免自己淪為弱者被人同情。這是很常見的現象,當最開始你與你的戰友共同前進,可是到了一定的時間后,你發現他已經落后自己好多,或者他超越自己好多,如果是前者你該怎么辦?如果是后者你認為他會怎么辦?他停下來等你,或者你停下來等他,或者你倆一起停下來止步不前后退?你要相信,這個世界適者生存,弱者只有被淘汰,雖然在現在看不出會有多大的差別,可你想想如果是幾千年前同樣在非洲草原上奔跑的羚羊,跑的更慢的難道不就是會被獅子吃掉嗎?難道你要和你的同伴一同慢下來被獅子吃掉,這樣就是同甘共苦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正能量的氛圍,當我們的同伴滯后,在我們竭盡所能的幫助與提點他后,他仍舊選擇混吃等死。那么,只有兩條路,要么你和他一起沉淪等死,要么狠心一些拋開他,獨自奔跑。學會識人,要相信真正的好朋友會是不斷為你帶來能量與希望的人,而不只是拖你后腿,給你添煩惱的人。
5.“you get what you give,愛情里人心換人心。”
作為一個19歲,談戀愛是什么都不懂小姑娘,這句話是我目前的感受。對于愛情,真心對待每一個你愛的人或者愛你的人,可以不愛,但把別人對你的愛當作籌碼去欺騙和愚弄,這不僅僅是對別人不負責,更是不珍愛自己的表現。我們應是自己的寶貝,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身邊的女生頻頻換男朋友,我不太理解這樣的行為,愛情是因為兩個人相愛互相認同而在一起,而怎么又這么容易破碎身邊又換新人呢。是人,都會有孤單寂寞,而怎樣去排遣這樣的情緒呢?就依靠與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摟摟抱抱或是如膠似漆的煲電話粥?把男朋友作為自己的一張飯票或是無聊時候的陪伴?這樣不是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感情我認為是愿意花時間陪著對方成長,兩個人變成更好的人,為對方提供一個優質的愛人。
6.“常懷一顆感恩知心,感謝生命中的所有相遇。”這句話聽起來或許有點土,或許是老生常談,是大家都聽過很多遍的道理。但也是我在19歲深刻領悟的一句話。從大概半年前開始為自己培養了感恩的習慣,會時常記錄別人幫助我,我所正經歷美好的事情,而堅持到現在,覺得這樣的自己愈發快樂。經常覺得自己十分幸運,能夠生活在這么美好的世界,父母給予我一個健康的生命,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圖書館看書,晚上能夠有一個安全溫馨的寢室休息。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雖然比起更優渥的條件,自己的生活僅是一般。但又為什么把注意力總集中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上?在此,我發自內心感謝父母給予我生命,以及家人給我的關心,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世界,擁有著愛我關心我的朋友們,沒有人對一個人好是平白無故的,我是如此幸運能夠與你們相遇,謝謝你們,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被命運寵愛的小孩。
7.第七個小感觸,是最后一個,也是最近這段時間的新感受。以前我一直是一個把時間和注意力全部投放在自己該去完成工作和學習上的人,我最想做到的便是執行與盡快完成目標的快感。所以我堅持打卡,也時常用一些條條框框來要求自己,不按照自己的計劃表走就覺得很難受。而在現在突然覺得應該以一顆出世之心去面對我工作的八小時之外。也在努力尋找一種讓自己感覺快樂輕松的方式去完成我的工作和學習。不斷改善自己做事情的方法,做自己擅長順應自己天性的事情。在生活上,更是要做一個懂得enjoy的人,吃美食,睡懶覺,逛街約會看電影,想要更高效的工作,就別忘記在生活上多犒勞自己。哈佛有一句校訓我很喜歡:“像狗一樣的去學習,像紳士一樣的去玩。”
以上是我所想寫在我19歲過完這一天的七項小成長與感悟。文筆一點也不好,寫作也一直不是我擅長的事,很多觀點與想法在成熟的大人面前看來或許很幼稚,但這又怎樣,反正我才19歲,我就是小女生,哈哈哈。
從14歲到21歲,還有三年人生中的第三個七年結束,我期望我可以有能力來保護我的家人,我所愛的人。開始為腦海中勾勒了無數次的21歲開始努力。去遠方,尋找未知的自己,去看想看的世界,從金字塔底開始攀爬,做獨立勇敢的女戰士。希望三年結束到了21歲可以寫出比現在更有深度更賦思考的文字。
以上是今天19歲突然想寫下的一些文字,未來依舊會做一個愛折騰不服輸的小女孩。感謝身邊所有愛我的家人,好友,在此不一一點名,19歲擁有你們真的很幸運很幸福。感謝。感恩。
(同時感謝會花時間看完我這篇文章的朋友,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