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奇是誰?】
他是一只來自比利時的小兔子,名叫瑞奇。他不胖也不瘦,不高也不矮;他聰明、勇敢、愛干凈。對了,他喜歡吃甜甜的胡蘿卜。
他還有點兒與眾不同——他的右耳豎不起來。他因此不高興,為了讓耳朵豎起來,他想了很多辦法,可是都不管用。
不過,醫生說:“世界上所有的耳朵都會有些不一樣的。”瑞奇聽了,放下心來。
【瑞奇之父是誰?】
吉多·范·西納頓是比利時的國寶級圖畫書作家,代表作品有“折耳兔瑞奇”系列、《小袋鼠》等,作品曾獲得哈瑟爾國際插畫大獎、荷蘭最佳圖畫書年度大獎、《讀者文摘》圖書獎之最佳童書插畫獎等。
1998年,西納頓先生創造了這只風靡世界的兔子,“折耳兔瑞奇”系列第一本出版,很快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此書在國際圖書界獲得巨大成功,版權陸續銷售到了28個國家和地區。
【瑞奇是怎么誕生的呢?】
起初,西納頓先生是想編寫一個關于三兄弟的故事,但寫著寫著,故事愈發復雜了。于是,他決定放下文本,開始圖畫部分的創作。畫著畫著,筆下的人物開始變成了兔子,兔子的模樣竟然還挺不錯。
所以,他在完成第一批草圖后,決定做個泥巴兔子的模型。模型完成后,他就把這個泥巴兔子放在窗臺上晾著。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西納頓先生發現泥巴兔子的一只耳朵耷拉了下來。這一下觸動了他:“看著這個小兔子,我發現我喜歡上了他。”
全世界最著名的兔子就這么誕生了!
【瑞奇為什么如此受歡迎?】
2013年12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折耳兔瑞奇成長繪本系列》(全12冊)中文版,中文版由中國五大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高洪波、白冰、葛冰和劉丙均譯創,語言簡潔優美。
這只兔子風靡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是1000多萬家庭的摯愛。他為何如此受歡迎?
除了他的可愛形象,我想,更重要的是,他讓孩子和作為家長的我們洞悉了成長的秘密。
成長的秘密1:做真實的自己,敢與別人不一樣
和其他的兔子不一樣,瑞奇的一只耳朵是耷拉著的。他也曾為此煩惱不已,想盡了辦法,比如倒掛在樹上、戴上奶奶的毛線帽子把耳朵遮住、把一根胡蘿卜放進耳朵、用繩子和樹枝把右耳朵綁起來……
所有的辦法都想遍了,右耳朵還是豎不起來。最后,瑞奇決定去看醫生。醫生仔細檢查了他的耳朵,發現沒什么問題,便對他說:“世界上所有的耳朵都會有些不一樣的。”
瑞奇想著醫生的話,高興起來了:“一只耳朵朝上,一只耳朵朝下。這樣的耳朵,別的兔子想學還學不來,我應該高興才對呀。”
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小缺點、小毛病,也許有的孩子會因此而自卑。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完全不用因為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不同而惴惴不安。
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學會肯定自己,鼓勵孩子做真實的自己,敢與別人不一樣。
成長的秘密2:做獨立的自己,直面恐懼和挫折
夏天,瑞奇獨自一人住在帳篷里,吃著甜甜的胡蘿卜,披上佐羅披風玩兒,用手電筒照出很多動物手影,感覺像是在度假。
突然,手電筒沒電了,帳篷里變得漆黑一片,瑞奇這才有點兒害怕起來。同時,他聽到帳篷外面各種怪聲音,感覺很可怕,便用胡蘿卜把耳朵堵上。過了一會兒,他看到帳篷上出現了一個大黑影,更是嚇得不行,以為大妖怪要來吃掉他。
后來,他才知道原來那些怪聲是媽媽發出的,因為她以為瑞奇的帳篷里鉆進了一個胡蘿卜耳朵的小怪物,便想用怪聲嚇跑小怪物。
而大妖怪原來就是在帳篷外的爸爸媽媽。他們雖說答應瑞奇讓他一個人住帳篷,但并沒有離開,而是在外面默默守護著他。
父母對孩子的愛,就蘊藏在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中。一方面,父母對孩子放手,讓他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獨立;另一方面,他們又在暗中保護著孩子,隨時準備在孩子有需要時將他們擁入懷抱。
成長的秘密3:做友好的自己,快快樂樂交朋友
瑞奇的小伙伴們都喜歡到小廣場玩兒,他們分成不同的組,做著不同的游戲。瑞奇想跟所有的小伙伴們一起玩兒,便跑來跑去,把所有組的游戲都玩了個遍。
一只身上長著斑點的花兔子,也很想跟大家一起玩兒,但他是新來的,還不認識這些小兔子。瑞奇主動上前去跟他打招呼,并教他玩各種游戲;花兔子點點則教瑞奇玩翻筋斗的游戲。然后,瑞奇將點點介紹給大家,帶著他一起融入了新環境。后來,大家還一起做了一個融合了所有游戲的超酷游戲,玩得特別開心。
孩子是需要跟孩子一起玩兒的,有的孩子可能像點點,來到一個新環境會感覺有點怯生生的。點點很幸運地遇到了熱情友好的瑞奇,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想要跟其他孩子交朋友,卻沒有遇到瑞奇這么主動的孩子,怎么辦呢?那就自己主動出擊。
——其實,在《我喜歡安妮》中,瑞奇就是這么做的。
瑞奇想和安妮交朋友,想和她一起做游戲,一開始他也不敢去和安妮打招呼,但后來,他終于還是鼓足勇氣約安妮一起去散步。安妮爽快地答應了。
看,交朋友并不難,做到真誠友好、熱情主動就好了。在現實中,只是干巴巴地告訴孩子應該如何交朋友,并不能有效地減少孩子對接觸陌生孩子的不自在感。但如果能和孩子一起讀讀瑞奇交朋友的故事,再給孩子講道理,教給孩子交朋友的方法、技巧,相信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成長的秘密4:做善良的自己,尊重并理解生命
瑞奇在一棵栗子樹下發現一只躺得僵直的松鼠,以為他是睡著了。安妮見了,覺得有點兒奇怪,猜想松鼠是生病了,或是從樹上掉下來摔傷了。于是,他們把松鼠帶回家,準備去找爸爸媽媽幫忙。
媽媽一看,發現松鼠身體涼涼的,已經死了,便向瑞奇和安妮解釋,松鼠的胡須變成了灰色,說明他已經很老了。當松鼠變得很老時,就會死了。然后,他們就會去松鼠天堂。
爸爸拿出一個漂亮的盒子,帶著瑞奇和安妮,一起將松鼠埋葬了:“這樣,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只小松鼠了。”
孩子小,很難理解死亡,而大人通常也忌諱談論死亡,更別提跟孩子聊這個沉重的話題。如果孩子從外面撿了只死貓死狗死鳥之類的到家里來,我們可能會覺得晦氣而讓孩子立馬將死動物丟出去。
看到瑞奇爸爸媽媽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感到很驚訝,也很感動。這樣優雅而自然的生命教育,會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成長的秘密5:做豐盈的自己,自然表達心中愛
最新一冊《瑞奇的計劃》講述的是瑞奇為媽媽準備生日禮物的故事。瑞奇費盡心思,采了一大捧鮮花送給媽媽。爸爸也給媽媽準備了禮物,是一束郁金香。
畫面中兩份禮物成鮮明對比:瑞奇的那捧花裝在玻璃瓶里,占據了整個窗臺的空間;爸爸的那束花只有單薄的四朵。
或許,這就是孩子的愛不同于成人的地方。孩子的愛可能不昂貴,但足夠飽滿,而且最天然,最純真。
那一大捧鮮花,代表著瑞奇對媽媽滿滿的愛。他的愛如此飽滿,是因為他的內心如此豐盈。
看完整套繪本,看著瑞奇成長的點點滴滴,對于他的內心為何能如此豐盈這個問題,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