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七月的中午,天氣熱的像蒸籠一般。
屋外,茂密的梧桐樹上,像是在開一場盛大的夏日音樂會,“知了—”“知了—”一只只蟬不知道藏在哪片葉子里,只聽到高亢的蟬聲一聲接一聲叫個無休無止。
最讓人崩潰的是,很多只蟬像是約好了一樣,“一、二、三——”,一齊叫起來:“知了,知了,知了——”,震的人耳膜都快破了。
我實在受不了,趕緊捂上耳朵把窗戶關上。母親就在旁邊屋里午休,我在準備今年的事業單位考試。
眼看畢業都一個月了,我的工作還沒著落。母親不說,我也知道她在為我著急。夜里我幾次聽到母親翻來覆去睡不著,還有她忍不住的嘆氣聲。白天里悄悄看母親,發現她的白發又多了不少。
可是,工作的事不是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不進入社會不知道社會的復雜。
上月剛參加了省里一所警校的教師招聘考試,我以筆試第一的成績進入面試,滿以為勝算很大。誰知到了面試環節,筆試第三名的女孩卻成了第一名,我以第二名的成績名落孫山,因為一個專業只招一人。
成績不是現場公布,是兩周后才在網上公布的。作為一個無人脈無財力的女生,我能做的就是參加一場接一場的考試,希望下次運氣會好點。
家里的氣氛,就像夏天里暴雨來臨前的氣氛,讓我艱于呼吸。我不用聽就知道,街上那些愛嚼舌根的嬸子大娘們又在那幸災樂禍了:上這么多年學連工作也找不到,看看上這學有啥用………
腦子里胡思亂想著,眼前是攤開的課本,上面那一個個字漸漸變得模糊,越來越模糊……終于,我被疲倦打倒,趴在了桌上……
我這是在哪兒?怎么周圍一片漆黑?是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我好像被封閉在一個沒有窗子的地牢里,還是一個很深很深的地牢。
我怕黑,從來沒有一個人置身這樣濃重的黑暗里,動也不敢動。不知道過了多久,好像有一生那么漫長,我聽到不知來自哪里的一個聲音對我說:是時候去尋找光明了,開始吧。
好像是母親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循著聲音的方向,我爬了起來,沒有方向,因為周圍沒有一點光線。
憑著感覺爬啊爬,好像有了一點稀薄的光線,再爬,似乎嗅到了青草的清香,我更有動力了。光明不遠了!
不知道爬了多久,當我終于爬出洞穴的那一刻,一道光明瞬間照進我的眼睛。久已習慣了黑暗的眼睛,還不適應這樣明亮的光線,我閉了一會眼睛才睜開。
我是誰?這是在哪兒?
眼前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離我最近的地方有一棵梧桐樹。我看看我自己,天!我怎么成了一只蟬蛹!
正在我為自己變身為蟬蛹驚詫不已時,忽然周圍傳來孩子銀鈴般的笑聲。
我平時最喜歡孩子了,就在我要爬向笑聲的時候,我猛然驚醒:我現在是一只蟬蛹,我需要做的是盡快爬到一棵樹上!不然,我就會變成人們餐桌上的一道菜!
快!快!一定要快!
我奮不顧身地爬向離我最近的那棵梧桐樹。梧桐樹旁邊還有一棵不知名的小樹,看起來似乎更好爬一些。
不行!我必須爬的足夠高,高到不能被人類捉住——人類,現在是我的天敵,我現在是一只蟬!我來不及為自己感到悲哀,在生存面前,什么多愁善感都是奢侈。
我爬啊爬,爬啊爬,中間我幾次差點被來捉蟬蛹的人類小朋友捉住。幸虧我夠機警,爬的夠快,而且,最重要的,我要爬得夠高,高到小朋友難以夠到,才能幸免于難。
我親眼看到我不少蟬蛹朋友輕而易舉被捉住,因為他們選擇了低矮的小樹,即使爬到樹頂也會被人捉住。
當你爬無可爬,只有面臨被煎炸被果腹的命運卻無可奈何,那才是蟬最悲哀的一件事!
人有人生,蟬有蟬生,作為一只蟬,我的最大夢想就是飛翔和歌唱,雖然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也要不負蟬生才對!
在爬到最高枝的前夕,我已經脫去了笨重難看的外殼。現在我擁有了一對透明美麗的雙翅,我終于可以實現我的飛天夢!
這是我作為人類時都夢想的事,現在,我終于實現我的夢想了,在我成為一只蟬后。
一直以來,我都懷抱著一個歌唱的夢想,我自認有一副動聽的歌喉,我多想像歌星那樣站在聚光燈下的舞臺中央,如癡如醉地深情歌唱。
如今,我終于可以實現我歌唱的夢想了,而且是站在這么高的舞臺上。
仰頭,頭頂是蒼穹;低頭,腳下是大地,所有的人類都是我的聽眾。
這樣高歌一個月,哪怕聲嘶力竭,哪怕不小心跌落高枝,摔得粉身碎骨,也無怨無悔,不枉此生了。
那么,還等什么!趕快展翅高飛,引吭高歌吧!
“知了——”“知了——”“知了——”……
被一陣蟬聲驚醒,我一個激靈醒過來。
啊——原來是個夢!
翻開桌上擺著的那篇法布爾《蟬》,看到最后一段: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張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什么樣的鈸聲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那來之不易的剎那歡愉呢?
我情不自禁吟起那首流傳千古《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站起身來,我打開窗戶。
“知了——”“知了——”蟬聲鋪天蓋地涌進來。此時聽起來,不但不覺得聒噪,反而令人精神振奮。
還等什么呢?蟬猶如此,人當如何?
趕快行動起來吧,奮起直追,尋找光明,追尋夢想,早日高踞人生高枝,展翅飛翔,盡情高歌!
20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