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圖解》一書,是史蒂夫所著,而番茄工作法發明人弗朗西斯科作序的。上周隨意翻了一下,因為已經讀過,只是一個實踐體會。本周是認真從頭讀到尾,進行閱讀復盤的過程。
整本書里每一個章節前都有一個小故事,黃瓜和洋薊的對話開始,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狀態再現,洋薊從忙得一事無成,到以為自己會用番茄鐘,最后到實際運用,作者就是按照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尋找解決答案及原理,實踐并分析效果的流程來進行書寫。
第1章就是我們當前狀態的列舉,零零總總寫了15條,對照每一天,發現或多或少都有,歸納起來就是經常一次想要完成兩件事,甚至是三件事,可到頭來發現一事無成。
那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作者就介紹了我們大腦及其工作原理來解釋這個背景,此處有太多醫學術語,心理術語,恕我不太專業,不再詳說。
知道了自己的現狀,也知道我們大腦的習性,難道就聽之任之嗎?當然不是,這就是我們番茄鐘工作法的用武之地啊。
第三章就詳細介紹了番茄工作法的原理、流程、操作步驟和所需的物品。從活動清單中選擇今日一天能完成的任務放入到今日待辦,再對今日待辦事件進行排序,開始吃第一個番茄鐘,當中記錄打斷次數,最后進行數據整理的處理,在一日結束時進行一個檢視,找出改進方法。
其中作者強調了以下幾點:
1、工具就是三張紙,包括活動清單、今日待辦、記錄表格,分別用來記錄所有活動,今天要做的,打斷記錄等。
2、找到那個起點。就是培養自己現在就做的這個習慣,才能不拖延。
3、如何休息。一定是輕松,不做任何與事件有關的事情。個人就想到可以做鼻息。
4、持續改善。因為她本手就是PDCA循環,所以一定需要改進的流程和不足,根據自己情況調整。
那在吃番茄鐘被打斷,如何更好預估吃番茄的數量保證一天吃完呢,如何應變突發事件呢?團隊里可以吃番茄嗎?隨后第4-7章就進行了一一解答。
打斷。
因為你的意識突然給出的指令產生了內部打斷,方法就是不斷進行練習中,加強專注力,減少打斷。這與自己打坐時思緒被帶跑一樣,在結束后應該進行記錄,這樣就可以了解自己被帶跑了多少次。
另一種是外部打斷。因為電話、同事的打擾等,有時可以暫緩回復,有時需要立刻辦理,那就停止番茄鐘。但也要記錄在冊
最后進行一天結束進行總結,看看到底是因為內部還是外部打斷多,以便調整自己的計劃。
預估
其實,這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就像今天我預估自己看書2個番茄,寫讀后感1個番茄,結果恰恰相反,讀書1個番茄完成,讀后感因為邊寫邊改,反而需要2個番茄,那以后我在寫作中預估就會相應加長,因為修改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應急
在這一章里加入很多其他時間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來配合番茄鐘,比如GTD原理、比如思維導圖。這些方法都是非常棒的工具,特別是GTD原理的收集、排程就是活動清單的梳理、今日待辦的確定;還有就是所有的事情寫在一個月上,進行相應的日期解決,可以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因為看到完成日期,一項項減少的過程,會激發自己很大的動力。同時優劣淘汰賽非常實用,因為拿到的始終是那個最重要的,適合自己這種選擇恐懼癥人群。
團隊
更多的是相互協調,確定步調一致地進行番茄鐘,這樣公司的效率也會提升。
重讀這本書,讓自己感受最大的就是自己以前吃番茄鐘,記錄做得太隨意,所以沒有改進,當然吃番茄的效率當然也就不高,就等于說PDCA這個閉環根本沒做好,所以吃番茄到最后越來越沒動力。
下周開始,要嚴格按照這個方法進行番茄工作法,實行一周,然后進行總結和改進。到時候再來寫吃番茄的實踐體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