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紅樓夢》中有四釵,香菱、林黛玉、妙玉、薛寶釵,她們的身世與經歷雖各不相同,但命運卻讓她們在賈府里相遇。
一、香菱
香菱背景清晰,被人販子拐走,有親人不得見。
香菱原名甄英蓮,長宦之女。五歲不幸落入家宅附近的葫蘆廟人販子窩點,十二三歲時被人販子一人兩賣,導致薛潘強占香菱作妾致死另一買主馮淵。
香菱被薛潘帶進賈府暫居了一段時間后,薛潘妒妻夏金桂作孽而亡,香菱由妾轉妻,最后死于難產。
死后的香菱被出家二十年左右的父親甄士隱度脫送到太虛幻境,交給警幻仙子對冊,再交割一僧一道完結了香菱的一世情緣。
第一回中,寫到甄士隱于書房夢見一僧一道與“通靈寶玉”之事。夢醒后,他懷抱女兒英蓮,又見到一僧一道,僧人見英蓮警示甄士隱,英蓮有命無運,會累及爹娘,不如舍給他。甄士隱不愿,那僧便言詞,要防元宵節后的煙消火滅。果然,僧人一語成讖,香菱的確在元宵節的煙花中被家仆疏于看管而失蹤,甄士隱與妻為此大病一場,不久,他們的家也因隔壁葫蘆苗炸供致火災被燒成一片瓦礫。甄士隱無奈,只得與妻投靠岳丈家。相處讓甄士隱認清了岳丈落井下石的一面,悔恨貧病中,因聽跛足道人《好了歌》開悟出家。
香菱判詞
背景畫: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
判詞內容: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二、林黛玉
應外祖母賈母屢次請黛玉到賈府,黛玉自經歷弟弟三歲夭折、六歲母親病亡、父親病故后,自己最后也死于疾病。
黛玉之父林如海高中探花,進士及第,被皇帝欽點為巡鹽御史,更有爵位承襲。黛玉之母賈敏更是“四大家族”中嫁入賈府的史太君之女。都屬于鐘鳴鼎食之家,書香翰墨之族,門第尤為尊貴。
而林黛玉病于肺結核,淚盡還清寶玉恩,在賈寶玉與薛寶釵大婚之夜,氣絕身亡。
黛玉的命運是走向孤獨,第三回中,黛玉來到賈府與大家第一面時,呈先天一股病態,
她告訴大家,自己三歲時,一個癩頭和尚要化她出家,但父母不從。這點與香菱被一僧一道要求其父被舍如同一轍。
好在癩頭和尚看其父母舍不得黛玉,便為她開了一方,那就是不許見黛玉有哭聲;不許見外性親友之人便可平安一世。而她服用的人參養榮丸也是父母請名醫修方配的藥。但我們可以發現,黛玉失了父母后,到賈府的這一切都被徹底打破,藥斷淚盡,更別說見了多少外性親友了。
黛玉(寶釵)判詞
背景畫: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詞內容: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三、妙玉
妙玉性格清冷高傲,最后被強盜劫走玷污并殺害。
妙玉是蘇州人士,據說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妙玉從小就入了空門。父母早亡且身份神秘,她是帶著父母留存的遺物與古董入庵的。她師父在世時再三告誡她不得回鄉。
賈府大觀園落成后,妙玉被王夫人特意請入櫳翠庵。賈府敗落后,妙玉被強盜擄走而被殺。妙玉一生雖在庵,卻關注俗世,她暗戀寶玉,嫌棄劉姥姥。
妙玉從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直到她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進入櫳翠庵時18歲,法名妙玉,真名不知。師父令其在長安西門外牟尼院靜居,但她還是被王夫人邀請進入賈府大觀園櫳翠庵(書中17~18回)
妙玉判詞
背景畫:一塊美玉,落在泥污之中。
判詞內容:欲潔未必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四、薛寶釵
寶釵進賈府屬于不請自來,最后衡量家族利益又嫁給了寶玉,而寶玉卻選擇了出家。
寶釵父親早亡,有母兄陪伴。她家屬于皇商之家,有富貴沒地位。母親薛姨媽是賈府王夫人的妹妹,王熙鳳的姑媽。明清時期,士農工商,商為末。寶釵之兄薛蟠因為是商人之子不能參與科舉考試。
寶釵與母兄進京寄住賈府,一為哥哥避禍,二為自己入宮備選“才人、贊善”之職,但結局未提。清朝,只有旗人身份之女才可參與宮里的秀女選拔。
在《紅樓夢》第七回中,提說寶釵小小年紀作下的病根兒請醫吃藥花過不少銀子。后來虧了一個專治無名之癥的禿頭和尚,診斷寶釵的病根是從胎里帶來的熱毒,只說了一個海上方,又給了一包藥末子作引子,交代寶釵在發病時吃一丸就好。這海上方就是要用三年才能湊夠藥料的“冷香丸”。寶釵恰好就聽了和尚的話,也順利湊齊了這方子,犯病時服用一丸果然就好些。
寶釵(黛玉)判詞
背景畫: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詞內容: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最令人開心的事,是香菱與黛玉、妙玉、黛玉都愛作詩。也正是大觀園里的詩社帶給了讀者對她們過去美好歲月的無盡懷念。
四釵面對詩歌看法各有不同,香菱學詩求進步刻苦鉆研下功夫,最后終于學成做出了好詩;林黛玉作為香菱的詩歌指導老師,更有著獨樹一幟的高見,黛玉作詩貼近哲學思考,顯然高人一籌;而妙玉作詩側重于避世卻又忍不住要表達窺視世俗的欲望;寶釵作詩更多表達著自己對理想的憧憬,與時代同步之感。
同樣,這四釵都經歷過僧道人的告誡。假設香菱送給了僧人,黛玉出了家,結局就似寫妙玉入空門。對比之下,也就只有寶釵聽從了禿頭和尚之勸,認真服用“冷香丸”,這也從側面表現了寶釵隨順從時的個性,如果她能入宮,是否會過成元妃那樣的結果呢?不論怎樣,釵們的命運都沒有逃脫可悲的下場。
是的,曹雪芹正因為關注與同情女性,才用飽含深情的筆墨來表現那個時代對女性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