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是:校園,失蹤,游戲
身為80的我,就校園生活這塊就能感覺到深深的時代差異,帶大家走進我80后的效果生活,有80后的你可能會感同身受吧。
我們的小學課件時間的游戲花樣很多:丟沙巴、跳大繩、頂牛牛、老鷹捉小雞、警察捉小偷、拍樣片等等,不去可以回憶都慢慢消失在我們的腦海里了,但是仿佛他們真的消失在這群10后的校園里了。那個時候的學校我們都是平房,一下課一窩蜂的沖出教室,三五成群的瘋在校園里,你看吧,男生們喜歡頂牛牛,拍樣片,他們有的蹲在某處揮舞著大手掌勢必要贏的樣子,有的成群的再校園里單腿互相頂著牛牛;女生呢喜歡跳大繩,丟沙巴,這個活動很多時候都是男女混完的。
有些女生還喜歡踢毽子,抓乖乖(可能你都不知道這個是什么,就是羊腳上的骨頭,我們處理過之后,給他用華搗碎成汁,給骨頭上色,經久不退,可不是現在的指甲油可比擬的),還有的就是玩踩腳,這些肯定都是現代校園失蹤的游戲了。
那時候的校園生活叫一個精彩,沒有手機,沒有平板,甚至連電視都不那么普及,但是就是開心,身邊有那么多的小伙伴,那真的是童年的玩伴,除了睡了,幾乎都在一起玩。
如果把現在這群10后回到我們那個年代,相信他們很快也會喜歡的,純粹的人與人的玩耍,純粹自創,沒有輔助。
那個時候上學放學都不用爸媽去接,村子也不大,跟小伙伴拉幫結派的就去上學去了,吃過飯,先去同學家等,等他們也吃過飯了,一起走,一路上能叫十來個同學,邊走邊玩就到學校了。
放學路上有時候從校門口踢一個石子,一路上左甜甜右串串,總要把這個石頭踢到家門口,第二天記得還要在踢到學校門口,也是挺無聊的,不過好在那時候安全,村里有這個條件,路上沒有汽車等,不會發生交通事故,現在的城里小孩恐怕是沒有機會享受我們那時的樂趣。
我們學騎自行車,那個時候大人們都沒有時間教我們,我們都是自學,全拼摔學會的,誰的腿上,胳膊上每個幾個擦傷,我那個時候有點膽小,怕疼,學車有點晚,小學二年級7歲才學會騎自行車,出門都是我我弟弟載著我的,好在學會了,可能跟小伙伴騎著自行車互相追逐打鬧。
話說年齡大了就喜歡回憶,童年美好的回憶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