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的時候總認為,社會是實現人生夢想和自身價值的地方,因此充滿了無比的憧憬和向往,一心只盼著趕緊畢業,趕緊找工作。畢業后,將宿舍大部分行李寄回家鄉,拿著校招得到的offer,登上了飛往上海的航班。
那個時候,心里一直有個聲音回響:我的生活,終于要開始了!
是的,在社會摸爬滾打的苦逼生活,開始了。
當年多少大學老師勸我考研,說我成績好不考研浪費了,我懷揣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雄心壯志,一口回絕:“不考研,堅決不考研。”現在想起當年那個單蠢的自己,真想說一句,好好讀書它不香嗎?跟工作相比讀書真的算再簡單的事不過了。
在我簡單直觀的人生觀里,一直以為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所有的真心相待都能換來真心,進了社會才知道,你丫的也想的太美好了,現實是殘酷的如此真實,在社會這面沉默的鏡子面前,你能看到人性最黑暗,最邪惡,最惡心的一面,善良的人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被無形的暗箭傷得鮮血淋漓。
好在我的運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算好也不算壞,沒有在職場上經歷過慘不忍睹的勾心斗角,但我見過。
畢業進去的第一家公司是上海大型的進出口辦公家具企業,因為是大四實習過倆月的公司,上級和同事也都熟悉了,返校做完畢設順利答辯后,以應屆生的身份簽完合同,隨后上崗。我所在的部門是市場部,總監是個憨態可掬的人,因為總監業務繁忙,每周也只有部門例會的時候能仔細的瞧見他圓潤的身材(絕對100%褒義,相信我)。經理是個年輕有為的青年人,30幾歲就能進階為管理層,并且能時常得到總監和CEO的贊賞,我打心眼里佩服他。經理管理我們老的新的產品專員一共5人,我有幸能坐在經理左右手的工位,能時不時‘瞻仰’他頭腦風暴的工作情景,心滿意足,因此每天的工作都很愉悅(經理為人很平易近人,不設單獨的辦公室,而是選擇跟成員一起工作,這樣有問題可以隨時溝通,也不會產生誤會,大家都很信服他。其實國內很多企業的管理人都應該與員工打成一片,可以保持適度的威嚴,但絕不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
那時我每天工作都像打了雞血,加班到10點半回家是常有的事,但公司福利很好,有加班費,打車回家的路費報銷。經理夸我進步很快,工作態度很好,學習能力很強。那時的我年輕啊,真的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把同事當成家人,加上又被上級一夸,更加渾身鮮血沸騰,想把今后的生命都奉獻給公司的心都有了。
可惜快樂的日子總是那么短暫,上班五個多月的時候,我后知后覺發現身邊的人有些不對勁,一個叫K,一個95年的妹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渾身上下,怎么說呢,感覺像籠著一朵朦朦朧朧的烏云。
她以前完全不是這樣的。
在實習的時候,覺得K性格開朗陽光,活潑外向,身材小小的卻能量驚人,大家進公司實習的時候她是管理所有實習生的組長,協助人事負責新人信息收集、統計核對、上傳下達等一系列雜事,給人的感覺就是能力很強,會做事,性格好,人緣好。
理想中這樣的人在職場中應該會走得順風順水才對,可現實就偏喜歡跟人唱反調。聽了她的遭遇,我之前對社會抱有的美好幻想,開始逐漸展露出它的真面目。
K在社會的第一站,居然遭遇到職場孤立。
上海距離K的家鄉差不多有一千公里,橫跨三個省。當初K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孤身一人執意要到上海拼搏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租著月租2000千的單間,為了節省日常開銷,自己做飯,公交上下班。她憑借吃苦勤學的態度,加上較強的能力,她的工作表現上級看在眼里,也不斷讓她單獨負責一些任務,給她額外的指導和培訓。
K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和選擇沒有錯,可誰想到,這又動了誰的奶酪?
那個時候剛出大學的我們都還不明白,作為公司的新人,作為新晉畢業生,你如此全然展露自己的優勢和能力,是極有可能樹敵的。K所在的部門有個老員工N,在公司已經呆了有3年還是5年,記不清了。當K的上級手頭工作忙時,會讓N來帶幾位新人。聽說N早就看K不順眼了,這剛好就給了N一個出氣的好機會。
比如說讓K在一萬多張雜亂無序的圖中,找出100張被上級勾選出來的產品圖;比如上級批評PPT出了問題時,立即把鍋甩到K身上;當任務做的好得到表揚時,又立馬邀功;又比如把最復雜的產品線交給K負責,上級要修改好的該產品數據冊,到了截止日前一兩天N才把任務告訴K;再比如上級不在公司時,N會拉著身邊的實習生一起逛淘寶看化妝品,并催著K趕緊做事,找她要結果,等上級來辦公室后,迅速裝出一副兢兢業業工作的樣子,并把K做好的成果交上去。
我有好幾次需要產品數據報價去K的部門找她時,她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電腦面前,面無表情的敲鍵盤,工作,而其他新人都‘諂媚’的圍著N聊天,求N分配一點簡單的產品線負責,或者讓N做些工作指導,幫忙修改下PPT
或會議紀要之類的,我親眼看見過一個男生扯著N的袖子撒嬌道:“N姐,你幫我做這個XXX吧,我不會~~。”N嘴角上揚,一臉得意,“拿過來我看看吧,哪里不會?”然后手把手的交,一字一字的指導改。
這些待遇,都是K從不曾享受過的,她所掌握的極有限的行業資源和產品知識都是靠她自己犧牲數不清的日夜,翻墻到國內外各大網站自己學到的,雖有收獲,但效率真的不高。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人說,這算什么,正常操作罷了,我還見過更惡心的,bulabula......
但真正讓K變得悶悶不樂,甚至在抑郁癥邊緣徘徊的,是孤獨感。
誰能想到一天工作下來,部門里都沒什么人和她說話。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N不喜歡K,部門的新人們為了抱老員工大腿,誰又會鋌而走險的去搭理她?每個中午,當各個部門的同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活躍的吃飯聊天時,K一個人坐在桌前,時不時有幾雙異樣或帶著嘲笑的眼神朝她看去。一開始,K還能裝作毫不在乎,自顧自的用餐,可人都是脆弱的,后來,她索性不吃午餐,就呆在辦公室里工作,肚子餓了就忍著。有幾次,上級看到K中午不去吃飯,就硬要捎著她一起吃點,順帶詢問最近的工作進展如何。這事兒被N知道后,N鐵了心認定K想上位,還敢勾搭領導,便更變本加厲的慫恿大家一起孤立她,讓她不好過。
我知道K不是沒主動找過N和解,那次她特意點了一杯N下午茶常點的星巴克和甜品私下里給人送過去,低聲詢問自己哪里做錯了,可以改的立馬改,但N回了句:“沒什么,我就是看你不順眼,你跟我也不用假惺惺......”,呵呵,但飲品和甜點照收不誤。
我有幾個大學室友也來了上海打拼,但和K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和男票手牽手一起租房、上下班,加班再晚都有人接,遇到委屈有人傾訴,矯情了有人可以撒嬌。但K沒有,電話里跟父母也只報喜不報憂,不敢和家里人說自己的遭遇,她的異地戀男友L當時還在學校讀研,沒有社會閱歷,根本無法理解她的難受,她的孤獨無知,甚至都想不通她為什么要如此拼命的工作、頻繁的加班,都沒時間陪他聊天。
再后來,期間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難得看見K露出久違的笑容,她朝我走過來說,“我要走了。”輕描淡寫的一句,嘴角上揚的微笑,咳咳,總感覺有些凄涼。
K辦完工作交接的最后一天晚上,我約她吃了一頓飯。期間跟她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K說,上級早看出N和她之間有矛盾,找出時間特意找來兩人開個小會。本想促進二人冰釋前嫌,沒想到N認為K打了小報告告自己的狀,撂下一句話,隱含意義不是K走就是自己走。等N離開會議間,上級跟K推心置腹,讓K再忍一段時間,等過完了年,自己手頭工作沒那么忙后,會親自帶她,再不讓她受委屈,同時也說明N因為跟著自己共事多年,經驗豐富,有一定的人脈資源,手心手背都是肉,都離不得......
那時K想道,距離過年還有還幾個月,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得繼續受煎熬,而且,上級手頭的工作何時能忙的完,再說,如果自己不走,不就是間接的逼走N了嗎,若N走了,部門全部的工作交給幾個新人肯定是搞不定的,那上級也會壓力倍增,頭疼不已,可上級對自己這么關照,不能害了他......
那么,還是我走吧。
最后K決定離職。
聽說K交出辭職信后,經理找她聊過多次,總監找她聊過兩次,都希望她能留下,人事主管也說公司培養一個人不容易,在工作上遇到什么問題大膽說出來,一定可以幫忙解決。但K只說了是家庭原因,父母不同意自己繼續留在上海工作,關于N的事,一個字沒提。
K的遭遇和離開,給我留下不少陰影。
再后來我也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不愉快的事,同時這家公司和我的職業規劃有了出入,所以,我也離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