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學期間應該都遇到過一些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同學,他們不僅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而且身體素質也非常出色,最關鍵的是性格也招人喜歡,自己也是非??鞓返娜?。有些不僅自己優秀,兄弟姐妹也非常優秀。
很多有心的父母會好奇這些孩子的父母到底是如何把他們培養的如此優秀。不僅父母們好奇,很多科學家也非常好奇。他們研究了很多可以持續養育優秀孩子的家庭,試圖找出共同的養育方式。
研究發現,不管家庭的收入如何,來自什么種族,能夠養出非常優秀孩子的父母還是有不少共同的養育方式的。今天我們就先來介紹其中的三個:
1、要求高但是回應也及時的養育風格
衡量父母養育方式有兩個很重要的維度:
- 回應(responsiveness):即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
- 要求(demandingness):即父母對孩子自身成熟、獨立、承擔責任的要求。
兩個維度兩兩組合就是四種養育方式:
-
威權型:
回應不及時加上要求嚴格。父母認為給孩子施加影響是很重要的,孩子一般會怕威權型的父母,因為父母不解釋他們的規則并且不提供溫暖的回應。
-
縱容型:
回應及時,不過要求很低。這些父母特別愛孩子但是幾乎沒有能力來設定和加強規則。他們盡量避免沖突和很少要求孩子服從家庭的規則。
-
疏忽型:
回應不及時,也沒有要求。這是是最壞的情況。這些父母幾乎不關心他們的孩子,也不參與孩子日常的互動,只提供最基本的看護。
-
權威型:
回應及時,要求也高。這是最好的養育方式。這些父母有比較高的要求,但是同時也非常關心他們的孩子。他們會給孩子解釋規則并鼓勵孩子表達他們的觀點。這些父母一般也有非常好的和孩子溝通的技能。
研究發現,表現最好的孩子,父母都是權威型的。
疏忽型養育的孩子表現是最差的,孩子會情緒化而且成績一般也比較差。
2、對自己的情緒很舒服
我們每個人對待情緒的態度各不相同:
- 一些人很容易接受情緒的存在,認為這些情緒是很重要的,而且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 另外有些人會認為情緒應當被壓制,人完全不應該有情緒;
- 還有一些人認為有一些情緒是好的,比如開心和快樂,但是另外一些就不應該有,比如生氣、難過和害怕;
- 還有一些人不知道拿情緒怎么辦,試圖逃離他們。
對情緒本身的感知和情緒又被心理學家稱為“元情緒”(meta-emotion)。
知道父母的“元情緒”理念,就可以預測父母如何對自己的情緒做出反應,繼而可以預測他們的孩子是如何調節情緒的。
父母必須對自己的情緒非常舒服,孩子才可能對他們的情緒也非常舒服。
3、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
研究發現優秀孩子的父母會從孩子很小就開始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而且會持續多年。這些父母經常不需要問孩子,就知道孩子的情緒是快樂還是難過或者害怕。
為什么可以這樣?現在知道一部分的原因:
- 父母知道孩子的情緒,就可以預測孩子的行為。父母非常熟悉孩子的心理活動,這能讓父母有一種直覺,在各種處境之中他們應該做什么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是有傷害的或者是中性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養育技能。
- 父母持續關注,就不會對孩子一直變化的情緒變化失去防備。孩子的童年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行為也會發生變化,行為變化又反過來導致更大的大腦變化。持續關注就不會錯過這些變化。
今天我們就先介紹這三個,明天繼續介紹另外三個。
最后再啰嗦兩句。凡事過猶不及,無論是要求高同時回應及時的養育風格,還是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都不要過度高要求、過度回應或者過度密切。大人和孩子應該一起摸索,找到雙方都舒服的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