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文人好色,江南之美,有如女子,身量纖纖、體態婀娜,三月下江南,便是每個文藝青年都會有的沖動。
我說的色,是一切有為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的《江南春》有江南最活潑的樣子,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煙雨蒙蒙中旌旗肆意招搖。
關于江南,那是無數文人墨客的心頭夢:“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江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蘇、安徽、湖北、上海三省一市長江以南地區。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樓都處在大江南的范圍內,該區域還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與太湖、廬山贛江與鄱陽湖、衡山湘江與洞庭湖,這三處山江湖流域分別是吳文化、贛鄱文化、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90%的文藝青年選擇在江南的落腳點是哪里——
所謂“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第一站:蘇州
比起白居易的“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大多數人知道蘇州,都是因為寒山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其實我們熟悉的83版《西游記》中,唐僧四師徒初入女兒國便是在蘇州取景。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與《楓橋夜泊》是完全不同的情感基調,白詩中春意融融,沒有半分悲調,其實蘇州便該是這番暖意融融的模樣。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有近2500年歷史,宋以來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蘇州地區河網密布,亦有東方威尼斯美稱。
在清代,七里山塘是蘇州甚至全國著名的紅燈區,著名秦淮八艷中的董小宛、柳如是、陳圓圓,都與此處有些淵源。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帝都的皇家園林自然大氣,蘇州私家園林卻別有一番滋味,來蘇州不逛園林,那真的是白走一遭了。
江南的園林有多美,問問乾隆爺就知道了。
推薦: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門票:20~90元不等,分淡旺季
滄浪亭,中國漢族古典園林建筑,始建于北宋,最初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位于現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這就是滄浪亭名稱的來源,而該園名聲大噪卻是因為歐陽修的“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
現如今滄浪亭內的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便是取自歐陽修、蘇舜欽的兩句詩。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來到蘇州獅子林,至今園中還有乾隆皇帝的手跡“真趣”的牌匾;《西游記》女兒國“實際上”在蘇州,而女兒國皇宮大部分內景都是在獅子林取景。
獅子林園內怪石巧妙堆砌的造型各異的座座假山, 逢“山”便有洞,洞洞相連,正是這因為園中遍布外形奇特、酷似石獅的怪石,獅子林才得名。
據說獅子林跟八卦排布有關,若是有興趣,大可來此細細研究。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初年,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且居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并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范”。
拙政園設計精巧,可謂“一步一景”。蘭雪堂取李白“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詩意而名、見山樓取自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荷風四面亭因“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得名、涵青亭、遠香堂、廊橋小飛虹等等皆有其背后的故事。
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筑,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始稱留園。
留園有以建筑藝術精湛著稱,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太湖絕品冠云峰、“五峰仙館”楠木殿、大理石天然畫“雨過天晴圖”堪稱留園三寶。
第二站:太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這首詞描繪的便是太湖美景,蘇州的西南面依靠著太湖。論起太湖之美,其美必在水,一首《太湖美》便已訴盡可愛,言語終究是有限的,太湖的美,且要自己體會才行。
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古稱震澤,位于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蘇州在其東面相鄰。
“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傳說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助勾踐滅吳后,辭官離開越國。有人看見,范蠡攜帶西施,駕著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去向。
如今再去太湖泛舟,不知可否尋得前人蹤跡……
第三站:徽州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說到徽州,便忍不住想那粉墻黛瓦馬頭墻。現如今似乎很多人會把徽州等同于黃山的徽州區。
其實,古徽州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素有“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田和莊園”之稱。
在我的印象中,徽州,隨手便是一幅水墨畫——
徽州文化(簡稱徽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典型標本。
除了黃山、西遞宏村、屯溪老街,春意漸濃游徽州,我們該去哪里?
推薦:黟縣
“黟縣小桃園,煙霞百里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皖南古村落扎堆,李白的《小桃源》所說便是安徽黟縣鄉村的景觀。
古老的文化醞釀出醇厚從容的民風人情,世外桃源也不為過,每個不安的都市夜歸人,都會不自主的把心交到這里。
這時節是油菜花的天下,除了云南羅平、青海門源、江西婺源,或許你還可以考慮這里。
要知道,每一座徽州古村落都與油菜花相伴——
黟縣盧村不僅有油菜花,還有木雕,盧村木雕有“徽州第一木雕樓”的美譽。
盧村木雕樓又稱七家里民居群,由七家古民居組成,均為盧氏三十三世祖盧幫燮于清道光年間所建,算來距今至少有150多年的歷史了。
推薦:休寧
古時候,狀元是每個讀圣賢書的人的夢。
休寧縣,“中國第一狀元縣”,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緒六年,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居全國各縣之首,文青怎么會錯過這里呢?
“休寧山色橫江水,回首依依勒馬看”,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狀元鄉,必有其靈氣所在。
“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是乾隆帝給齊云山的美譽,位于休寧城西約15公里處的齊云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道教仙山,或許,游玩此處的你,會有意外收獲哦~
看慣了凌晨四點鐘的城市,你是否也奢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法靠文藝生活的青年,偶爾也可以文藝的活。
去江南吧,去那里做一場古色古香的夢……
原文:《
》
在此說一下我選擇這篇文章的原因,雖然不是閱讀量最高的一篇,但是我自己很喜歡,江南和詩詞,符合裝逼的調性,哈哈,最主要是這篇被推到首頁了,能夠上首頁,肯定是有優點的,但是上了首頁閱讀量還不高,也是有問題的。
我想了一下,可能是人緣不好,要是早點在群里,就算不上熱點不上首頁,也不至于閱讀這么低,開個玩笑。
全文根據老師的四個思維來修改,從標題開始,對于四個思維的理解本身就不夠深,還要沿用到實際中來,實在是不容易。
一篇文章,我始終認為標題和開頭至關重要,所以本文改了標題和開頭,以及部分語句。但是本文似乎改的還不到位,不知道還可以往哪個方向改。詩詞風,如果純走干貨類推薦,是不是又失了特色?
班門弄斧,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