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曾經在意過的一個問題。
賺多少呢?北上廣一套房,中心點的2000來萬,遠一點的也要三四百萬。
大部分人的工資,年收入不到20萬吧?
假設生活極其拮據,認真工作不出差錯,大多數人,也得二三十年以后才能賺到第一套房子。20歲開始算,呵,房貸還完都快50了。
這還是假設你父母能給你付首付的情況。如果你現在還租著兩千塊一個月的房子,算上吃飯開銷,你一年能省多少錢?
等未來,有個機會,說不定發財?
別逗了。我遇到的所有賺到錢的人,都有著至少他們自己看來明確的計劃,這個計劃甚至包含了每一步如何做,甚至包含了多套風險應對方案,甚至考慮了計劃失敗,而同時做五六個計劃,甚至,在一開始進行一個項目,就考慮了退出機制。
而,你呢?
哦不,這樣說不太友善。應該說,大多數人呢?
不要說明確的計劃了,連計劃都沒有。
沒有風險應對措施,沒有項目試驗儲備資金,沒有不同的備選項目,甚至連第二份收入來源都沒有。
每天除了混日子,就是焦慮。
想賺錢,但是連如何開始做都不知道。
感覺接寫代碼的私活能賺錢,自己卻連一個服務器都搭不起來。感覺賣流量做廣告能賺錢,自己所有能傳播到的流量,加起來不足500人。感覺多手機卡薅羊毛能賺錢,卻連真實的注冊獎勵網站都找不到。
……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沒搞明白,賺錢,到底是做什么。
先講一點,通常情況下,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成本。就算不花錢,也有時間成本在里面。
一般人算時間成本很簡單,一個月上26天班,按一天8小時算,然后比如工資一萬。然后認為自己每小時的時間成本約48塊錢。
那么,如果一件事的收益低于48塊錢,他就認為,這事不賺錢。
粗略的這樣算倒是沒問題。
但是實際的問題在于,很多工作,其實你是沒花時間,但把時間算進去了的。
舉個例子,我以前做過一個網絡水軍的項目,用了大量兼職,拉了幾個群,其中不少人是國企的員工。那么,按照他的工資算,算少點,5000吧,也許他一小時值24塊錢,但是,為什么他會愿意來做一小時10塊錢的工作呢?
很簡單,因為他上班的時間,本來就有大量的無用時間,拿來看報紙也是一小時,刷微博也是一小時,他上班打游戲,領導看到了還會說他。那他拿來,在一些論壇上發發帖子,這一小時賺個10塊錢,他倒是樂意。
拿錢買時間這事,不光是買“時間”,還得考慮買哪塊時間。比如這類的國企員工,你讓他下班約會的時間拿出來1小時,別說給他10塊,給他50塊都不一定會干,
所以,這個時間成本,就不能簡單的按照工資每小時算了,應該分兩塊,垃圾時間成交成本,優質時間成交成本。
他的垃圾時間,你花10塊錢就能買到。而市場上,卻又有很多事情,需要消耗他的優質時間(比如定好了和女友的約會,老板臨時讓加班),對于這種時間,他寧愿花50塊錢,甚至100塊錢去買。
到這里,想到什么了沒有?
我再給你說一件事。
很多人賺錢,是依靠信息不對等賺的,這你知道吧?
問題是,信息不對等,有哪些信息算能賺錢的不對等信息呢?
很多人以為,以前的房價信息,股票信息,比特幣會漲,這類算信息不對等。
是,這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算。但是,還有呢?
快遞代理權是長期的,一個15年的快遞省級代理權300萬,現在漲到500萬了。這算嗎?
空調剛開始推廣的時候,換氟成本20多,可以要加400多,這算嗎?
03~07年搞傳奇,夢幻西游等外掛的工作室,用別人的掛,一點技術含量沒有,甚至就銷售外掛,銷售裝備,一個月就能做到70萬的純利潤,這算嗎?
然而對很多人來說,這些信息他就算知道,他也沒辦法把這些“信息不對等”變現。
為什么?
因為他只知道他知道,他不知道別人不知道。
股票信息這事,我以前認識個量化交易者,能夠配資很穩定的半年有10%左右,他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調的包做的,很簡單,感覺誰都能做。
空調相關的事,我認識個哥們,跟我說的時候,當年自己以為20多的成本,收四五百,傻子才會干,后來看到別人說賺錢,已經遲了。
外掛這事,當年很多人用著掛,甚至自己的機子每天晚上睡覺就掛著,每天不花錢也能打到想要的裝備,然后完全沒想過,有很多“土豪”其實是愿意花錢就從他這買物品的。
所以說,單純談信息不對等,是沒有意義的。
很多人覺得自己沒賺錢,是因為信息不對等,別人握著優質的信息。
然而,很多人自己其實也有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信息,他自以為這些東西誰都知道罷了。
這,就是信息不對等。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種“優質時間”和“垃圾時間”的區別。最簡單的一個思路,就是找一些愿意給出“優質時間”的價格的項目,然后找到能用“垃圾時間”完成這些項目的人。
然后賺差價。
當然……實際情況不會那么順,一般能找到的項目,給的價格比通常意義上垃圾時間成本高個一半以上,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垃圾時間?其實很好找。大部分人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時間,只是這些時間能做的項目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你有多少同事,上班的時候無聊,在那里看視頻?有多少專賣店店員,一天只有兩三小時在導購,其他時候都在刷手機?甚至經常有人私信我,說自己下班后每天吃完飯很無聊,他又不打游戲,問我有沒有一天能多賺二三十塊錢,但是不需要在上班時間做的兼職。
說完垃圾時間和優質時間的區別,再談一個東西,叫做閑置資源。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如果希望提高自己的被動收入,利用好閑置資源無疑是一個極為優秀的選擇。但是,理由閑置資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沒那么容易。
我經常會收到類似的一些問題“我有XXX,怎么利用這些東西賺點錢”。這個思路其實是沒錯的,比如上文說過的,私聊我說下班后空余時間希望能賺點閑錢的,他的閑置資源就是下班后的“時間”,大部分人的閑置資源其實都很明顯,比如睡覺的時候,很多人電腦是閑著的,有些游戲工作室需要不同IP的機子掛資源,租機子加上VPN一天其實是超過了20塊錢的,那么你就可以問這些工作室收點錢,幫他掛著。
說是這樣說,但是實際上閑置資源操作起來,是很麻煩的。舉個例子,我買了個鋼琴放客廳里,如果周邊有些小孩想學鋼琴,樓下我正好認識個教音樂的,他可以業余時間來教。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多幾個小孩在客廳里嘰嘰喳喳的,我會覺得很煩,我喜歡打游戲,而我不在的時候,把房子的鑰匙交給別人,有不會很放心。而一個鋼琴搬來搬去很麻煩,單純的學的話,別人不如買個電子琴。
這樣看,其實雖然有閑置資源,但是沒有對應的使用場景。那么這個閑置資源也是無法變現的。
總結一下:
1、計算時間成本不能光計算工作時間,還得考慮“垃圾時間”和“優質時間”的區別。
2、想要利用信息不對等賺錢,不光是有信息就足夠了,更是知道有哪些人沒有這個信息。
3、閑置資源賺錢不光得有閑置資源,還得有使用閑置資源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