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欽立先生所輯三大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 ? ? 近日翻檢舊籍,偶見逯欽立先生所輯三大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憶及讀大學(xué)時曾發(fā)愿邊讀邊記偶得,于唐前之古詩得一大概的面貌。當(dāng)然,發(fā)愿總十之八九以虎頭蛇尾而告終。不過,先秦源頭上的幾首古歌,至今卻還記得很牢,當(dāng)時也實實在在細心體會,動手寫過幾篇短文,舊稿如今卻早已是無從找起了。
? ? ? 先秦詩的開首就是那首彈歌,出自《吳越春秋》,言范蠡進善射者陳音于越王,陳音道弩生于弓,弓生于彈,彈起于古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傷,作彈以守之。《吳越春秋》內(nèi)容,偽托者不少。但這首彈歌,質(zhì)樸可喜,逯先生認為大概是古代逸文。
? ? ? 歌只二句八個字,卻是字字落實,無一字有懸空。“斷竹續(xù)竹”四個字,完全把一把彈弓的制作過程,明明白白地表出無疑。斫斷一枝竹,以作彈弓之底座,再接續(xù)一枝竹,以作彈弓之引弓。“飛土逐肉”四個字,則把彈弓的功用又說得清清楚楚。彈飛出土丸,擊逐各處禽獸。
? ? ? 詩紀引劉彥和云此歌“質(zhì)之至也”,蓋詠物而能字字“貼著”,大處無遺漏,細處又周至,有靜有動,“靜處”有形象,“動處”是“飛而逐之”讓人像是真的也上手練了一把先秦的彈弓,而說到底卻又是兩句八個字的“極簡主義”,這大概就是古詩源頭“質(zhì)之至”的真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