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口的兩邊已有一些小販:有的用籮筐挑來,直接放地上;有的用三輪車載來,直接放在車后斗;有的則在路邊搭個簡易的棚子,里面放一張同樣簡易的大木桌子。
老李推著手推車,有點尷尬地走過一些攤位,心想自己還是來遲了,——其實,不是他來得遲,是大家都起得早;而且,只有老李家離這里比較遠。
有認識的人主動打招呼,嘿,老李,你也來啦!以前光看你買,現在卻自己賣了!
老李也沒買過多少東西,只不過是上了歲數,難免認識了一些人。老李聽到別人向他打招呼,趕緊客客氣氣地說,是啊!今年種了一些瓜,來賣點!
那人也是小販,說,好好好!只是你這樣子很累啊!
老李說,沒辦法,不懂騎車;好在瓜也不是很多。
那人性格隨和,也頗懂生意經,知道行情,更擅長交際,明白第一次做生意,圖個喜慶話,就說,希望你能賣個好價錢!
老李點頭,說,謝謝!
由于不想成為眾人的焦點,也不好意思一直站在路中間,老李邊說話,邊推著車走開了,直把車子推到沒什么人的邊緣,在一棵樹下停下,別人的小攤位也是到這里為止。
老李打開瓜袋,小心謹慎地把瓜排列好,看有沒有在路上顛壞,然后蹲在旁邊的樹影下乘涼。
蹲了一會兒,也抽了一根煙,沒人來買,甚至連看都沒人來看。他來的路上也看到,同樣在小樹下的瓜販,已經有好幾家。
老李尋思著,不能這樣干等,應該主動做些什么,就站了起來,走到手推車旁邊,又整理了一遍瓜,——這有點像沒事找事,——然后拿出一個,準備切開展示,但是他忘了一個重要的工具,那就是切瓜刀。沒有刀,他犯起了今天做生意的第一個愁;他看了看旁邊的攤位,賣水果的居多,也有賣地方特產。
老李走到旁邊的攤位,確定一下攤主是哪個,就敬煙,說,生意好啊!第一次來,忘了帶切瓜刀了,能借一下嗎?
雖說同行是冤家,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那么狹隘。那人看了一下老李,接過煙,如同對待客戶一樣的熱情,說,可以!拿去吧!有什么需要的,盡管拿。
說的同時,把刀遞給老李。老李接過來,說,多謝啦!
那人說,不用客氣,大家都是出門做點小生意,理應互相關照。
老李走到自己的車旁,也就是自己的攤位邊,就像是站在自己的領地,擺弄自己的東西,把挑好的那個瓜切成幾塊,還刀的時候也拿一大塊瓜要給那個攤主,那人接過刀,連說不要,自己也有瓜。老李堅持地說,自己家種的,嘗嘗。
那人看老李的態度誠懇,就接過瓜,吃了起來,正好解渴。他看老李也沒什么經驗,吃了幾口瓜,就問,你打算賣多少價錢?
老李實話實說,你做生意比較內行,給我定個價,我正愁不知賣什么價呢!
那人用驚奇的眼光看一眼老李,問,你心里自己沒個準數?
老李說,一輩子種地習慣了,哪想到老了反倒做起生意來,隨行情吧!你們賣多少我跟著賣多少。——雖說這話很隨意,但卻很聰明合理。
那人不禁感嘆道,這老頭!然后實心實意地告訴老頭,你這瓜很甜,可以賣更好的價錢!
老李說,那不行,同樣是瓜,哪能多要錢?還有,要是多要錢,我怕賣不出去。
老李回答得也實心實意。那人覺得老李這人實在,就說,行吧!你也不懂什么門道,就跟著我們賣,我給你開個價,兩斤五塊錢!
老李說,行!
老李走回自己的攤位,等了很久,還是沒人買,有點心慌,他看看剛才那人的攤位,生意很好,賣的東西多,看的人也多,買的人自然跟著多。
老李走到那人跟前,傻里傻氣地問,要是實在賣不出去,三斤五塊錢行不行?
那人看了一下老李,有點郁悶,不禁又感嘆道,這老頭!然后像是投桃報瓜,遞給老李一個又大又圓又粉嫩的水蜜桃,說,老遠地方來的,你嘗嘗!
老李也推托,說,不用不用。
那人說,你請我吃瓜,我請你吃桃,有什么不用的?請你你就吃,解解渴,這天氣怪熱的!
一說天氣熱,老李也感覺到渾身冒熱氣。他不好意思再拒絕,接過水蜜桃開始吃起來。
那人開始一邊做生意一邊給他上課,講生意經。那人說,做生意看行情,也要有耐性,耐得住才能賺到錢,誰剛開始做生意不是這樣子?誰一做生意就發大財?——這話說到后面有點不像是講課,而像是教訓了。
老李訥訥地接受教訓,趕緊開溜,回到自己的手推車旁邊,蹲下又開始抽煙。樹的陰影已經移開,并且縮小,老李完全暴露在火辣辣的陽光下。
小半天過去,老李還是沒賣出去一個瓜,切開的那個也被太陽曬得發燙。
行人和車輛都是匆匆一瞥就過去。
那人看這樣子不行,就說,你找個什么東西把瓜擋一下陽光,別還沒賣出去就曬壞咯!
老李也知道需要用什么東西遮擋,他正為這個東西犯愁,那人一說,他更愁,加上賣不出去,愁上加愁,簡直顧不上天氣的炎熱帶給他的渴和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