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說明,本文不是我純原創,部分還是來自微博CEO來去之間的問答和一些微博策略產品經理的微博中抓取的內容,我只是做一個搬運工,并且本文僅從“如何第一時間知道想關注的好友在做什么以及看到博主們產出的資源”的角度來觀察混亂的時間線的機制和它導致的一切問題,至于為什么新浪這樣做是對是錯不與討論。
結論:
一、粉絲視角:
從之前一篇關于微博如何增粉的文章中已經提到過:想第一時間看喜歡的博主的動態,應該:
(1)多互動(包括轉發、評論微博、贊微博、回復評論、贊評論)
(2)信息流刷到了博主的微博,盡量點進正文頁,并且停留一段時間。點進正文頁和增加停留時間也會提高系統對質量的評價。
(3)互動數越高,系統認為你們關系越好,新動態推送到你的信息流上的概率也就越高。(當然,能互粉自然是墜吼的。)
(4)系統會對博主新博文的質量進行預評分,預評分越高,被推送到其他粉絲首頁上的概率也就越高。
二、博主視角:
1.自己辛苦撰寫的微博,如果想讓粉絲能第一時間吃到,應該:
(1)發的博文帶多圖,最好是能讓人想要點開的
(2)博文帶雙# #話題
(3)使用頭條文章
(4)多和粉絲互動
(5)多發自己專業領域的高質量博文(專業領域有:美食,時尚,動漫,游戲,電影等等)
2.不應該(看清楚是不應該不應該不應該,重說三)
(1)含有外部鏈接的內容——如果真的要發可以發在評論區然后頂上熱評
(2)連續發布相似的內容
(3)連續發布同一熱門話題的相關內容
(4)發非原創段子
(5)發營銷廣告
(6)帶有某些敏感詞,包括:
①抽獎,福利,轉發;
②微信,公眾號;
③zhengzhi敏感詞;
④二維碼圖片也會被識別
(7)跨專業領域發文:【這個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因為博主的粉絲基本都是和博主同一領域的,博主如果發跨領域的內容,對粉絲來說,會被降權。也就是很難在首頁刷到并互動。】
PS:如果博主多才多藝真的要跨領域做內容,可以盡量找該領域的好友幫忙轉發。
三、企業號藍V視角:
藍V的粉絲們的信息流里能刷到的藍V博文是有上限的,即首頁刷新出25條微博,其中最多有比如4(這個數字因人而異,正比于你關注的藍V賬號比例)條藍V博文。所以
(1)藍V應該在遵守博主法則的同時,更加注重互動提高粉絲和你的互動數,以及原創高質量博文;
(2)不過藍V發微信公眾號不會被限流;
(3)多與可以給你帶來大量轉發的博主/博主的互動;
(4)多開幾個藍V號相互轉發——但也會受到相同內容的限流;
(5)給新浪充錢
四、關于強制關注
想不被強制關注其他賬號,在刷微博的時候要注意避開夾在信息流里的賬號推薦(guang gao),并且,在點進博主主頁和視奸博主主頁的時候,不要誤點到屏幕中央的“關注他們”。
(1)當然使用手機微博的時候很容易點到,圖中點到你就被強制關注了57個。
(2)如果不小心按到上面了,千萬別直接松開,而是應該趕緊把手指移開或者按Home鍵返回桌面別讓這個按鈕按下去。
(3)平時被零星強制關注,有時候是應用引導的關注(比如微博錢包每次給你發信息都會強制關注),有時候是誤操作,也有時候是被灰產賣了。
(4)建議電腦端從https入口進入微博,也就是用https://weibo.com進入微博,同時修改瀏覽器書簽把那個s加上。
(5)同時,你可以讓自己的關注數維持一個整數,這樣被偷偷關注第一時間可以發現。
(被強制的關注賬號本身較容易被限流,所以雖然他也在發微博,但你可能很久才會發現)
當然,用微博國際版,第三方微博客戶端可以解決以上問題,也可以選擇特別關注博主,分組刷微博,搜索...還原時間線大法。
正文:信息流原理(原理等等相關因素,從這兒往下都可以太長不看)
(1)限流本質就是類似FaceBook的EdgeRank算法,我去閱讀了相關文章,結合@來去之間 微博透露的零碎信息總結了此規律,不甚全面,但是可以部分解釋目前微博的現狀。(當然微博信息流規則也是不斷改動的)
(2)在2014年5月之前,你首頁的信息流是正常的,但是在5月微博信息流改動了,號稱“優化信息流展現機制”,降低垃圾營銷出現率。
其實EdgeRank算法本身是沒問題的,就如同谷歌的PageRank算法,但是為什么同樣采取PageRank算法的百度就……因為廣告商充錢變強了啊。
簡單科普一下信息流的大概原理——實際肯定比描述的要復雜多。
一、信息池和信息流
(1)把你關注人的新微博視作一個“信息池”,在“優化信息流”之前,信息池是按照時間順序推到你首頁形成信息流,新微博發布的時間是判斷他們在信息流順序的唯一標準,所以在“優化信息流”之前首頁時間線是正常的。
(2)在“優化信息流”之后呢,信息池內的所有新微博都會有一個權重,每次刷新首頁時,從信息池內選擇權重靠前的微博按照順序構成你的信息流。
(3)所以重點就看誰權重高了,這個權重跟很多因素有關,主要因素有三個:親密度,質量分,新鮮度,這三個因素是相乘的關系。
二、親密度:主要指的是博主和粉絲的互動情況,互動越頻繁親密度越高。
(1)粉絲如果積極(有效)評論、轉發、點贊,那么你對博主的親密度就會升高,博主的新微博在你信息流的權重就更高。
(2)所以博主產的新微博就更容易出現在你首頁。
(3)私信可能也會提高親密度。
(4)長時間不互動會降低親密度。
(5)對于互關的雙方,親密度會高很多。
(6)沒錯跟博主如果互關了TA的信息你基本一條都不會漏。(首先,你得……),但也架不住長時間不互動。
三、質量分:指的是新微博的質量,質量越高分數越高。
1..基礎質量分:博主新微博本身會決定基礎質量分
(1)有一些行為會降低基礎質量分,博主們產出微博時一定要注意(見前面結論)。
(2)一般來說文字越長質量分越高,但太長也經常會被不看。
(3)有時候新浪為了推廣新功能會讓某些形式微博質量分更高——比如頭條文章、原創圖片視頻、我的故事等等。
(4)對博主的新微博進行轉發評論點贊和點進正文頁都會提高此博的質量分。
即:積極互動不僅會提高你們親密度,還會為博主加分,這樣TA的新微博在TA的其他粉絲出現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如果你看到了優質內容,可以進行積極互動。
(5)此方式是按照互動率而不是互動次數加分,所以僵尸粉會拉低互動率,從而降低質量分。互動率越低,出現在信息流的概率也就越低——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有的博主就這么從你首頁消失了……
(6)相對的,互動率越高,出現在信息流的概率就越高,閱讀量越高。但是同一條微博轉發多了,閱讀量超過某個閾(yù)值之后,會觸發某種檢測機制,此微博的互動率會被監測,如果互動量跟不上閱讀數的增長,會導致后續被限流——大概就是會收斂的意思。
(7)頻繁發布微博,同一來源大量分享,雇傭大號轉發等等也會導致被監測。所以,如果博主某條新微博轉發量較大,那看到最好也去評論一下,因為閱讀量越高就需要越高的互動量來支撐互動率不被拉低。
(8)相似的太多內容也會被限流,先到的先展示,所以轉發的【哈哈黨】要趁早,晚了別人先轉了你就被限流了。
(9)對于博主同一條新微博,不同粉絲的質量分不一樣。這個待會在“個性化推薦”里面詳細說。
2.新鮮度:指的是隨時間流逝帶來的權重衰減。
(1)此因素沒法控制,一般認為隨著時間流逝指數衰減,所以一條微博不管多么火爆最后總會消失。
(2)一般來說下午4點后,晚上8點后活躍用戶多,發優質內容盡量挑個好時間。
(3)時間只是控制權重的一個因子,會出現某條微博雖然昨天發的但是質量分高拉高了權重,在信息流里排序排在今天的新微博前面的現象——【也就是時間線混亂的根源】。
(4)對于不同粉絲,新鮮度的敏感程度可能不一樣,越是頻繁登陸和刷新首頁的粉絲,新鮮度的敏感程度也就越大,更傾向于刷出正確的時間線。
(5)2015年11月一次調整之后,會把錯過的關注人的高質量微博也加入信息池,所以會經常刷出好幾天之前的微博。
(6)除此之外算法還有一些隨機因素,為了讓用戶摸不清規律(笑)。當然后期在引入了機器學習之后,EdgeRank會更加細致和復雜。引用下面一段話:
【用深度神經網絡理解圖片內容和文字內容,從而可以知道相片中的物體是不是用戶感興趣的,可以知道新鮮事的討論話題。隨著產品迭代,也加入了更多產品特征,諸如閱讀時間長短、視頻內容、鏈接內容等,取關、隱藏一個源。
用機器學習預估新鮮事的質量。通過構造了一份問卷調查,訪問了若干用戶來收集數據,用收集的數據構建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用于NewsFeed排序時預測一條動態的質量,將預測的質量分數作為最終排序的一個特征。】
簡單來說就是:
(1)機器會理解一條博文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鏈接)并且預估質量分,所以盡量加油提高所發微博的質量吧。
(2)如果機器識別出來了虛假宣傳,不實消息,惡意誘導用戶等行為會被限流;圖片二維碼也會被揪出來。
四、個性化推薦
推薦系統其實是互聯網公司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給不同的用戶分類(用戶畫像)來推薦不同內容的過程。
信息池里的內容推送成信息流有個性化推薦的過程。簡單來說:假設控制親密度,新鮮度都一樣,同一個博主產出的微博對不同的粉絲質量分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粉絲喜歡的內容也不一樣。
接下來簡單科普一下個性化推薦的核心思想:
1.用戶畫像
簡而言之,用戶畫像是根據用戶社會屬性、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簽化的用戶模型。構建用戶畫像的核心工作即是給用戶貼“標簽”,而標簽是通過對用戶信息分析而來的高度精煉的特征標識。
電商用戶畫像——舉例來說,如果你經常購買一些玩偶玩具,那么電商網站即可根據玩具購買的情況替你打上標簽“有孩子”,甚至還可以判斷出你孩子大概的年齡,貼上“有5-10歲的孩子”這樣更為具體的標簽,而這些所有給你貼的標簽統一在一起,就成了你的用戶畫像。
新浪的用戶畫像很可能是這樣的(大意):
(1)申請興趣領域認證的博主一般都會被劃分進一個專業領域(以下簡稱專業),包括:
互聯網資訊,科學科普,歷史,軍事,數碼,萌寵,星座命理,搞笑幽默,情感,健康養生,音樂,電視劇,綜藝節目,電影,攝影,運動,體育,美食,旅游,汽車,設計美學,美妝,時尚,動漫,游戲,法律,母嬰育兒,娛樂,文玩收藏,人文藝術,健康,財經,婚慶,讀物,教育,房產家裝,公益等……
(2)對粉絲來說,會有自己的標簽(可能會有多個),類似:
游戲,動漫,影視,搞笑,文學,媒體,音樂,美食,軍事,美女,美容,寵物,互聯網,旅游,時尚,體育,設計,數碼,星座,攝影,股票,科技,語錄,購物,外語,教育,服裝,豆瓣,汽車,健康,財經,交通,醫療,電臺,電商,育兒,家居,舞蹈,公益,婚慶,心理,地產,天氣,建筑,招聘,佛教,彩票等
(3)專業和標簽之間存在對應關系,對口專業的博文更容易被推送給粉絲。
比如:某個電影博主剪了一個視頻發在微博,那么:
①對于帶有影視標簽的粉絲,本視頻對他們而言質量分會高,容易刷出來。因為新浪認為這是他們所喜歡的微博。
同時,他們的互動對質量分提升應該會更大——畢竟他們才是這類微博所針對的粉絲。
②對于不帶影視標簽的粉絲,本視頻對他們而言質量分較低,很難在首頁刷到。因為新浪認為推送給他們也不會看。
同時,他們的互動對質量分提升應該較小——畢竟他們之前并不喜好這一類微博當然,如果他們持續互動表態,系統逐漸會給他們加上影視標簽。
③鑒于某個專業的博主粉絲構成基本都是和本專業對口的,所以建議博主多產本專業的微博,這樣更容易被粉絲看到。
④如果要跨專業產出微博,比如一個電影博主突然出了一個歷史科普——大部分粉絲都是為了電影關注博主的,所以帶這個標簽的人很少,所以大部分粉絲都看不見這條也不會去互動,這導致質量分提不上來,然后隨著時間過去新鮮度衰減更難出頭……對博主來說就是刷新半天0評論0轉發0贊極低的閱讀量懷疑自己是不是刷了假微博——雖然可能已經有幾萬活躍粉絲。
所以如果粉絲興趣單一,最好不要跨專業產出微博,會被限流到懷疑人生。
4.如果博主真的多才多藝跨專業產出微博,可以試著這樣做:
(1)培養粉絲興趣讓他們帶上這個標簽:很難,相當于從0開始攢粉絲,而且低閱讀低互動還會影響新浪對你的評價導致更嚴重的限流。
(2)找該專業的博主幫忙轉發:
假設找到了歷史專業的博主X,X的粉絲大多都是歷史標簽,可想而知他們會對此文更感興趣。他們的轉發互動又會緩慢提高質量分,逐漸的你的非歷史專業粉絲也可以看到這一條了——在一段時間之后突然不合時宜地出現在他們時間線上。
(3)充錢變強:
①然后老粉:博主變了開始買推廣了怕不是要發廣告了,粉絲-1
②作為潛在粉絲的路人:這誰啊怎么跑到我首頁來的,垃圾微博真惡心,拉黑了——俗稱洗路人
當然,各個專業之前也有相關性,我只是舉了一個極端點的例子。
比如一個漫威博主(咳)可能同時積累了電影和動漫兩個專業的影響力——但系統把你分為了電影專業。你的粉絲也很有可能同時帶有影視和動漫兩個標簽,所以博主不管是產視頻還是產漫畫應該都會有不少人看到。
當然真實算法遠遠比這個復雜,因為每個用戶有自己的用戶畫像,比貼標簽復雜的多,會根據用戶畫像精準推送(還會看到精準投放廣告)。
除了用戶畫像之外還有一種機制是常見的:
2.協同推薦
協同過濾是推薦算法中目前最主流的種類,可以分為兩種:基于物品的推薦和基于用戶的推薦
(1)基于物品的推薦:給用戶推薦那些和他們之前喜歡的物品類似的物品;
(2)基于用戶的推薦:給用戶推薦那些喜好和他們差不多的用戶喜歡的物品。
這里的“物品”可以是新微博,也可以是新博主。舉個好理解的例子:
基于物品的推薦:
①:博主推薦:假設小透明α來微博新關注了很多dota2博主(HOHO),新浪會認為他喜歡dota2,會推薦更多新的dota2的博主給他關注。
②博文推薦:再假設他看了很多dota2的視頻新聞,并且用點贊轉發表態了,那么以后他的信息流內dota2的博文的權重和質量分都會更高。
基于用戶的推薦:
①博主推薦:假設小透明β來微博新關注了很多漫威博主,新浪會把他貼上漫威的標簽(假設有的話)。
然后抖森開了新微博——對于老粉來說肯定會選擇第一時間關注@TomHiddlestonOfficial,但是新來的β不知道。
由于漫威標簽下大部分人都迅速關注了抖森,那么新浪認為β非常有可能也會關注,所以就會進行推薦關注。
②博文推薦:再假設@漫威影業 發了新的《蜘蛛俠》預告片,老粉們都迅速點贊轉發表態了,新浪認為β非常有可能也喜歡看,所以在β的信息流內此預告片的質量分也會更高。
總結:博主的真愛粉們如果在博主的微博下積極互動,不僅可以提高親密度和質量分,還可以增加這個微博被更多可能喜歡的人看到的概率。同時也會提高可能喜歡你們的博主的潛在粉絲看到博主的概率。
所以你還在等什么?
了解了EdgeRank算法和 協同個性化推薦之后,限流的機制已經一清二楚了。
但是博主有很多種,橙V,金V,自媒體等等,對于不同的認證類型,權重也會受到影響。
五、渠道分流
金V,藍V,普通用戶,內容博主,媒體博主等等其實是分開競爭的。也就是說信息池又可以分為幾個格子,不同博主的微博會進入不同格子,每個格子里取權重高的進入信息流。
以藍V為例,假設你關注了100個賬號,其中15個是藍V,那么你信息流里面能刷出來的藍V的動態不會高于15%。(據說這是為了防止幾天發一條的真人賬號被淹沒在企業營銷號一天幾十條的信息海里)
這就是對藍V的額外限流政策,所以有的藍V會抱團去搶熱評為了KPI。(參考:怎樣看待微博藍v搶熱門?)
如果結合前面的信息流算法,可以發現,藍V的馬太效應非常非常嚴重!
因為藍V是和藍V競爭的,那些博文質量高粉絲親密度高的藍V(比如薄霧,杜蕾斯,婆婆,等等)擁有的優勢是巨大的!
所以中小藍V如果想做好做大,應該更努力原創自己領域的高質量博文,培養高親密粉絲,并且抓住那些傳播節點用戶,盡量讓自己的每一條微博都能讓他們看到再滾雪球。(聽說海爾前幾天突然來劍三建了幫會?)
另外,正常的轉發抽獎這種營銷活動,也會被算作這15%內,所以玩抽獎的時候盡量避開那些關鍵字吧。
六、僵尸粉,強制關注和廣告
簡單來說:
你使用的粉絲頭條=別人的廣告你強制關注了別人=別人被塞了僵尸粉
同理,你在首頁刷到的各種廣告其實(大部分)是廣告公司使用的粉絲頭條,還有信息流第三條固定刷出來的粉絲通廣告。
( 什么叫粉絲通廣告?請看下圖。 )
1.僵尸粉的來源
如果一個博主最近互動率閱讀量高,那么新浪就會為TA“官方推薦”粉絲。
這是@微博名人的垂直中小V推薦計劃,可以參考計分方法。
這些粉絲哪兒來的呢,一方面是前面推薦關注的分組,另一方面是新建的號在選擇興趣之后隨機推薦。而這些新建的號……很多時候就是營銷公司,微商建的僵尸小號。當然僵尸粉也分很多種,最低級的沒有頭像,昵稱叫“用戶xxxx”之流,一般都是60個關注。
稍微高級一點的,會有頭像,有昵稱,更高級的還有達人,還會發微博假裝是個活人(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也有真人很久不用的賬號突然關注你。
以上是某個賣粉絲網站的價格,點進最便宜的”特價粉“看看:
注意到那個“此類粉絲以后會培養成高級粉”了嗎。你可以試著翻翻自己粉絲列表,會發現以前那些沒頭像的都有了頭像改了名字,那就是他們在成長。
(2)普通人也會被塞僵尸粉,引用一段關于僵尸粉、塞關注、被單向之類的惡心事兒里的話:
注意,劃重點。僵尸粉會通過關注微博中的普通人,來講自己偽裝成普通用戶來規避站方處置。一些在微博上很活躍的普通人會被塞僵尸粉,主要來源在這里。給你僵尸粉,對站方沒啥意義,但對于垃圾生產者來說,能夠一定程度上規避垃圾帳號被封殺,從而賣出更多的粉。這一點前陣子微博管理員發布的公告里有提及,對買粉的帳號也有相應的處置。
微博智能反垃圾系統可以清除一部分低級僵尸粉,但總有長大了的沒被清除掉,你去申請粉絲修正也一樣無法徹底清除他們。
(3)微博無法識別僵尸粉的另一個表現是:
如果你去購買一次粉絲頭條,那么就會新增很多僵尸粉。
然而幾個月后,再去查看歷史訂單,你會這些僵尸粉已經成長為了高仿微商號。(參考:為什么微博那么多高仿號?)
這足以說明僵尸粉的來歷和生命歷程,以及新浪無法識別某些已經長大了的僵尸粉。
另外,在微博限制必須驗證手機后,淘寶那些短信驗證服務的店提供的號碼都已經不可用了——因為一個手機號只能驗證一個微博號。
相信大家都遇到沉寂很久的互關好友突然開始發一些垃圾廣告只能忍痛取關的經歷吧,那就是上圖0.1元一個的真人粉絲。
也有一些活人小伙伴是不小心點到了前面的“批量關注”關注你的,可能很長時間他們都不會發現。
2.僵尸粉的影響
(1)對于隨機硬塞的低級僵尸粉,首先看著不爽,并且他們可能會提高購買粉絲頭條的費用。
(2)對于長大了的高級一點的真人粉,被強制關注你的活人跟你沒有互動,也不是對口專業,所以你發的微博很大概率都會被限流。這也導致被強制關注的小伙伴們很長時間都意識不到你的存在。
(3)如果他們看到你了呢?
①如果高級僵尸粉或者高仿微商刷到了你的微博,他們不會跟你互動,會拉低你的互動率,降低你的質量分(回顧一下前面“信息池和信息流”的算法)
②如果是真人粉刷到了你的微博,有的可能沒注意(拉低互動率),有的會取關。
總之,如果你不是那種看到漲粉就開心的博主,每天給你強塞的僵尸粉會拉低你的互動率。
(4)一般博主都會發現每天都會漲很多僵尸粉和掉一部分粉——掉的粉大都是前幾天被關注你然后發現中招了的人。
對了,一個人漲了1個粉絲中得到的快樂的分量,并不正好等于失去1個粉絲給他帶來的痛苦的分量。也就是說,失去粉絲造成的傷害比得到粉絲帶來的快樂多得多,所以看到掉粉會很不爽。
(5)分析一下,假設一個博主成功出一條優質微博,轉發閱讀很多會發生什么?
微博的高質量分和高互動率導致高閱讀量高互動數→高閱讀量高互動數導致被塞僵尸粉→被塞僵尸粉和被被取關導致被降分和限流→限流導致閱讀量互動量降低→閱讀量轉發量降低僵尸粉的增速也會減緩,相對的互動率又慢慢回升回到1……
最終結果就是每天固定增粉掉粉,最終凈增某個數量的的僵尸粉(比如博主很長一段時間每日凈增50-100僵尸粉)。
這就變成了死循環,循環結果就是你的粉絲中僵尸粉會越來越多,粉條花費也越來越高,你需要產更高質量的微博,粉絲需要更賣力的幫你轉發點贊評論才能維持互動率……
如果定期清粉會如何?暫不說修正粉絲修不掉那些高級僵尸,就算你一個一個移除手動修掉了,會發生什么?你會發現還是死循環。所以博主現在發新博誰能看到誰看不到都隨緣了。
七、粉絲頭條和廣告
博文頭條產品上線之后也經過了幾次改版,目前是這樣的。
注意紅框內的數字。可見并不是想象那種覆蓋你的所有粉絲,博主也不知道11377這個數字怎么來的,很大可能是后臺統計最近活粉數吧——很好這說明博主有1.4w的僵尸粉,折合一百多塊錢呢。
(一個副產品是,你可以通過查看給別人買24h頭條的費用來了解他的活粉數目,因為21元=1000活粉)
有趣的是默認選了推廣給6000人的潛在粉絲——對這些作為潛在粉絲的路人來說,這就是跑到他們時間線上的廣告。可能他們會感興趣,也可能洗了一波路人。——反正跑到我時間線上的人我都拉黑了。
博文頭條還可以推廣給其他更多用戶:
(1)針對興趣用戶投放的廣告,反映在你的客戶端上就是各種垃圾手游廣告,相親廣告,炒股信息,男人神器,坐月子等等等。是根據你的用戶畫像來精準營銷的。有時候也可能不太準。
(2)指定賬號的粉絲。
指定商圈用戶,就是你旅行到某個新地方,或者某個商場會推送給你的當地廣告。
聽說來總還打算根據你的行程提前推廣你的目的地的當地美食。
總結:
信息流里的廣告=廣告商投放的粉絲頭條+粉絲通廣告
你使用的粉絲頭條=路人信息流里的廣告
(不妨驗證一下,下次半路刷出廣告時點進他的主頁,看看廣告的那一條是否是上了熱門)
順便:為什么廣告都這么……低劣:
我這個粉條需要花200,換個幾十萬粉的博主肯定需要花更多。
能出得起這個錢的人,肯定也是能賺暴利的人,不細說了。
本期節目到此為止,謝謝收看。
參考資料
解讀微博新政——“信息流優化計劃”(2014年12月17日)
Facebook動態消息再改進,要更好地根據閱讀時間確定用戶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