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帶女兒去影樓拍照片,負責化妝的女孩是個新人,女兒坐下之后,女孩就打開了彩妝工具,一點一點開始化起來,我坐在旁邊的沙發上看書,幾分鐘之后女兒有點坐不住了,問什么時候才能化完妝,我收起平板,和女兒聊天,想轉移她的注意力。
這個時候,影樓原來的化妝老師走過來,開始給女兒化妝梳頭發,雙手有條不紊的忙碌,嘴里也沒閑著,和我女兒聊起天來。
“你是讀小學還是幼兒園?”
“你們班有幾個女孩子?”
“有沒有和你一樣漂亮的?”
“你最好的朋友是誰?”
“為什么喜歡和她做朋友?”
女兒和化妝師聊得不亦樂乎,我暗暗嘆息:真是個有心人!
妝化完的時候,化妝師轉頭和新人女孩說話,很嚴厲的語氣:“看到了嗎?別像個柱子,要和小朋友說話,找他們喜歡的話題聊。”
原來這是一節示范課!
新人女孩沖我歉意的笑了笑,說:“我也知道要和小朋友聊天的,但是我不知道聊什么,怕說錯,還不如不說。”
其實生活中,有聊天苦惱的人不在少數,渴望開始一段愉快的聊天,可是不知道怎么尋找話題,就算找到了話題,沒聊幾句,發現就聊不下去了,自己都覺得尷尬。
提問,是開始一段愉快聊天最有效的途徑,很多人也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什么,有的人問問題,能得到別人的積極回應,甚至因為一次聊天,產生相見恨晚的感覺,而自己問的問題,別人怎么就不感興趣呢?
因為,問錯了問題!
問題分為兩種,開放式和封閉式,一段聊天,往往以封閉式問題開始,開放式問題深入。
封閉式問題是相對回答起來比較簡單的問題,有點像判斷題或者多項選擇題,例如:
你是哪里人?
你經常跑步嗎?
這種問題只適合開局,如果重復使用封閉式問題,就會顯得單調而重復,最終陷入僵局。
而開放式就不同了,例如下面的問題:
你是怎么從事這份工作的?
對最近的熱點新聞,有什么看法嗎?
想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是一句話就能回答得了的,如果提問者在傾聽的過程中適當配合,如果正好和你的想法不謀而合,很容易有相見恨晚感覺。
那么怎么區分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呢?它們使用的疑問詞不同!
以后,當你開始一段談話的時候,想一想你的問題屬于什么問題,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2
有個同事,性格開朗,喜歡交朋友,也喜歡贊美別人,經常聽到她稱贊女生漂亮,男生帥氣!但是大多數人對她的贊美都只是“呵呵”以對,因為感覺太假了。
在交談中,贊美別人也是增強感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為什么有些人的贊美讓人感覺太敷衍,而有些人的會讓人感覺到真心,難道那些不被接受的贊美都不是真誠的嗎?
其實未必,很多時候,是你沒學會該如何贊美?
把贊美具體化,讓對方相信這贊美只適用于他/她一個人,而不是任何一個人,那么你的話就更有說服力,更讓人信服。
例如:A:你今天真漂亮!(感覺不到真心)
B:你的新發型和你的臉型很配,顯得臉更小更立體了。(感覺用心看過之后說的話。)
A: 你很厲害!(認為是敷衍)
B: 你用三個月的時間通過了4門課程,很少人能做到,真的很厲害。(可以感受到真心)
03
贊美不止適用于朋友同事之間,在夫妻和家人之間也非常重要,懂得贊美的夫妻更容易發現彼此的優點,家庭更和睦;懂得贊美的父母,更容易獲得積極陽光品行端正的孩子。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忘了該如何稱贊與我們最親近的家庭成員了,那么如何通過贊美獲得對方的愛呢?
把否定換成直接稱贊,讓對方產生積極效應,同時舒緩自己的情緒。
看下面的例子:
A: 你花了五年時間才畢業,你到底做錯了什么?
B:你堅持下來了,齊安妮,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你要怎么慶祝呢?
A:你又沒漲工資,太倒霉了!
B:帕蒂我覺得不管你能不能得到,告訴老板你的要求就已經很好了。你覺得下一步怎么做,你老板才會接受你的要求呢?
把否定換成直接贊美,是轉換了思維方式,由消極變積極。消極的思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矛盾更加激化。
所有美好的發生都是積極思維的結果,而且習慣了積極思維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我們學會了如何開始一段美妙的談話,更懂得了用真誠的贊美來好好說話。
會說話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