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養生——食補
? ?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中醫認為冬季進補宜“封藏”。所以在冬季應少食生冷之物,多吃暖性的肉食,如羊肉、牛肉、雞肉、狗肉等,其他如桂圓、大棗、紅糖、小米、山藥、茯苓、蓮子、薏仁等陽性食材,另外,大寒進補還有一大原則是多飲水,多吃黃豆、胡蘿卜、韭菜、油菜、香菜等蔬菜,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飲烈酒。
? ? 另外需要注意補而戒膩,要先養好脾胃再做進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
八寶飯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
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食用。
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芪杞燉子雞
童子雞1只(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術10克,調料適量。
將童子雞洗凈,切為小塊,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姜蒜鹽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燉1小時,食肉喝湯。
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于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DIY御寒菜
? ? ? ? 羊肉燉白蘿卜
原料:白蘿卜、羊肉、姜、料酒、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
2.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五六分鐘撈出羊肉,把水倒掉;
3.重新換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
溫馨提示: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關鍵詞: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 ? ? ? 炒雙菇
原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淀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制作方法:
1.香菇、鮮蘑洗凈切片;
2.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后,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水燒開;
3.放味精、鹽,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溫馨提示:補益腸胃,化痰散寒。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關鍵詞:補充維生素、開胃
? ? ? ? 姜羊肉湯
配料:當歸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將當歸、生姜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姜片,在大火上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姜片,喝湯食肉。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
? ? ? ?牛奶粥
配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倒入清水,大火煮費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繼續煮至成粥。
功效:潤肺通腸,補虛養血。
節氣養生
? ? ? ?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于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于“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于內不要暴露于外。這樣才有利于安度冬季。對于冬季進補,醫學專家都有著自己的觀點:
1、本節氣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盡量少出門。
2、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3、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涼一些濕毛巾之類以保室內濕度。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