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圣寺一督
2025年農歷二月十九,我應友邀請來到了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的三圣寺。寺廟不大占地十余畝地,廟內共分五殿,座落有序,院分兩處。后院據說是老址,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站在寺中目光越過寺墻白塔聳立的塔尖和高挑的塔檐映入眼中,清冷的春日早晨還有些寒意,風中卻透著一股朝氣,聽朋友介紹寺院的主持是個九零后,法號戒覺,家是烏盟豐鎮市人,前幾年佛學院畢業后從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尼手中將寺承接過來。據說戒覺小時候隨父母就來過此寺,每次都躺藏起來不愿隨父母回家。老尼近年患病,就將此寺交付于他了。戒覺身材很胖,面容慈善。老尼倒是一副羅漢模樣,目光倔強神情篤定。男女村民們在寺中三五人聚在一起聊著天,曬著太陽,似乎在等待著一場法會的開始。
? ? ?
遠眺白塔
? ? ? ? 走出寺院,向西眺望,未耕種的黃土地略顯荒蕪,遠處的白塔聳立于車水馬龍的110國道旁。莊嚴的佛樂響起,在眾僧的贊誦經文聲中。我從千年白塔的孤獨身影中被一聲佛號喚回到三圣寺的蕓蕓眾生中。幾個男人蹲在廟前的臺階上抽著煙相互嘮著村里的事情。
老尼與信眾
? ? ? ? 我在寺的四周漫步了一周,心想始建于遼神冊五年(920年)的豐州故城西南一隅在相隔八百余年的朔風清月中修來了白塔和三圣寺的相遇,白塔的檐鈴聲和三圣寺誦經的梵音纏繞著風與雨,走過了千年的來來往往,而豐州故城卻被戰火的劫掠,歷史的變遷深深的埋在厚厚黃土之中。據考古專家說文物層深達六米多厚。
? ? ? ? 元代詩人劉秉忠在《過豐州》詩中曾描述當時城市盛景:“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平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裊過豐州。
? ? ? ? 一駕波音飛機轟鳴著從寺院上空掠過,載著無數人的愛恨情仇是非恩怨,降落在以白塔命名的機場。而白塔村的三圣寺在漸旺的香火中慈航普度著眾生。
白塔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