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艾府,泰國南部的一個城市。泰國第四大城市,去往麗貝島的中轉(zhuǎn),臨近馬來西亞的檳城。這是第三次來合艾,這次是裸辭后的一次旅行,四年后再與合艾重逢。
檳城到合艾,這次選擇坐巴士車。有兩種選擇,大巴和VAN(小面包車)。
VAN,一車10個人左右,大巴的話一車30人左右。實際車程大概2-2.5個小時,但是在海關(guān)會拖延大概1個小時。所以建議把時間計算為4個小時,會比較充裕一些。這次選擇VAN,因為我不想等太久了。建議提前一天去訂票。
在關(guān)口,我出來比較快,在等待時遇上這輛黃色的老爺車,是一對年輕的外國男女在里面,大概是大學畢業(yè)的樣子吧。羨慕他們的自由自在,車子后面還掛著彩燈,有點溫馨的感覺。原以為他們在等人,后來過了十分鐘就開走了,原來只是稍作休憩而已。
瑜伽小哥在車后面(我看不到的視角)倒立,我是被倒立的兩條腿引過去的。然后各種拉伸,他發(fā)現(xiàn)到我的眼神,互相對視然后禮貌的笑了一下。一臉的胡茬,但是特別清心寡欲的那種感覺。
宋卡海關(guān)離合艾市區(qū)還有一個小時車程,到了合艾已經(jīng)天黑了。如果你不想繞,可以提前跟師傅溝通一下,是不是能先送你,當然你需要給點小費了。但是如果不順路,師傅也是會拒絕你的,那就不需要強人所難了。
到了合艾就住在了親戚家,40年前就來到泰國生活,安居樂業(yè),已經(jīng)活脫脫是個泰國人的樣子了,在泰國做著地陪的工作,所以每次來哪些東西最地道,哪些東西最新,基本上我都能玩一遍了。以前還玩滑翔機,我也一起玩了一次,但最近他不玩了,所以就把目的改成吃吃喝喝了。
進入正題,在合艾的吃食之旅。
因為住在親戚家,所以吃的東西就特別隨當?shù)孛袂椋荛_了所有景點或者旅客店。這是我對旅行的定義,了解當?shù)厝松睿w驗不一樣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
第一食:粿條
粿條在東南亞有很長的歷史了,我也沒有研究,但是粿條已經(jīng)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了。粿條的樣式,做法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炒的、湯的、粗的、細的等等,說不完,我這次也沒有每樣都嘗試到。
粿條湯---第一天晚上到的時間就是7點多了,也沒再出去溜達,買了粿條湯回來。
泰國的外賣全部是用袋子裝的,基本沒有盒子。國人來了可能會不太習慣,但是他們的袋子都是透明的食物袋子,而且是很透明的那種,不是白色塑料袋,看起來還是ok的。
炒粿條--加入醬料進去炒制。這是一家至少30年以上的老店了,至于多少年,也沒問過。30年前,大舅第一次就在這里見過年輕的老板了。如今老板依然在當一把手,今年也有50多歲了。但是當你看到他在工作的時候,你會感受到老板的認真,在加調(diào)料的時候,非常仔細,即使只是多一點點,都要用小湯勺取出來,確保味道的合適度。
這是一家有個性的店。如果說你想吃炒粿條,可是你到的時候上一鍋剛剛炒完粿條,而且賣完了,那么你就要等一個小時。因為老板是按照順序來上菜的,炒肉、炒面、炒粿條、炒米粉。一輪下來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如果遇上不忙,中間有空檔,你想吃的可以叫老板炒給你,但是老板也是即有個性的。在店里大概30分鐘,專注于工作,好像一句話都沒說過。
冬陰功粿條--冬陰功口味的粿條,這是細細的透明透明的粿條。比冬粉粗一些,口感嚼勁更勁道一點。端上來的時候,先嘗一口味道是否符合,如果你覺得口味不夠,你還可以拿著擺在桌上的醬料自己添加。醬料有酸的、辣的、糖、魚露等等。對于我來說是剛剛好的,什么都不需要加。
料真的好好好好多,肉餅、叉燒肉、豬肝、魚丸、肉碎、菜心、豆芽菜、花生碎、酸柑.....最上面淋上一勺豬油粕...... 超香!一碗下去就覺得,emmmm。。。。好飽!吃完后再來一碗甜品,大寫滿足!
泰南的人喜歡往菜里加醬料,一端上來,也不試試口味,打開各種醬料直接往里澆,美中澆上一兩勺后,再試試口味,哪一種不夠了,再往里繼續(xù)加,經(jīng)過一頓如此神操作后,才開吃,我也是表示很驚訝了。
胃容量有限,行程有限,讓我沒有辦法嘗試所有的粿條,下次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