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瓊
寶寶“離婚聲明”發出以后,各位看官不勝唏噓,關于寶寶和前妻的各種新聞也是接踵而至,一場離婚鬧的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本著一顆八卦的心理,我連續三天狂刷頭條,時刻關注事件的發展態勢。但幾天下來收獲寥寥,看的最多的無非是大家對女主的指責謾罵和詛咒。
王寶強是公眾人物,他的情感生活赤裸裸地擺在了我們面前,一度成了大家的談資,觀眾們矛頭尖銳,恨不得立刻替寶寶解決了其前妻以解心頭之恨,嚇得我不敢發表一句評論。
直到今天,我看到了一位同樣是公眾人物的人說了一段中肯的話語,其大意是這段婚姻中的兩個孩子都還年輕,經歷這樣的事情他們都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我們應該給他們一點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處理,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愛與不愛不是我們說了算,還是不要打擾他們了。我由衷地表示贊同,我們真的要學會冷靜思考,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愛情品頭論足。
這里分享一個故事。
小喬21歲時,有一個認識六年戀愛兩年的男朋友。暑假的時候,男朋友去外地實習三個月,小喬歡歡喜喜地將男朋友送上車后一個人哭著走回學校,難過的不能自已。
學生時代的愛情,誰離開一陣子,就像不見了一輩子,思念差點將小喬吞噬。盼星星盼月亮,男朋友終于從外地回來,久別重逢,兩個人立刻變得如膠似漆。
小喬怎么也想不到她會在不經意間看到男朋友手機里藏匿的短信,他幾乎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都準時發短信給另外一個女生,各種打情罵俏呵護關懷,他稱呼她“寶貝”“親愛的”,他對她說“親親”“乖”。
這一巴掌打在小喬臉上,生疼生疼的,小喬是眼里容不了沙子的人,她二話不說就拿著手機去對質,在男朋友躲閃的目光中她摔掉了手機,推開了他的“臟手”,決然離去。她費解,她惡心,她憤恨,她絕望,她無助。
男朋友一路追來,在秋日的冷風里,他抱著她一次次的道歉,他懺悔自己只是一時感動,他請求她的原諒,小喬悲痛不已。她恨他的意志不堅,恨他的處處留情,可是她愛他,她舍不得他,當她聽到他在深夜里低聲哭泣時她終于忍不住心軟了。他許諾她,從此一心一意只對小喬一個人好。
小喬22歲時,男友已在外地上班,異地戀的艱辛可想而知,小喬已經做好了一畢業就去和男友會合的準備。卻不料男友再度有了“出軌”的跡象,小喬偶然發現男朋友竟然還有一個小號,并且和某女生不止限于曖昧聊天,他們私下還一起吃飯約會,對彼此的上班休息時間了如指掌。
小喬幾乎崩潰,而男友反復強調只是朋友,認為小喬小題大做、無理取鬧,責怪小喬不成熟、不理智。小喬再度想要放棄,然而男友對著電話理直氣壯地傾訴著自己獨自在外的辛酸和孤獨,言語間盡是無奈與滄桑。小喬再度原諒了男朋友的背叛,背上行囊遠赴他鄉,只為兩個人可以長相廝守,她愛的忘記了尊嚴。
后來,在大家都認為這對悲情情侶終于要白頭偕老時,他們分手了。四年多愛情在雞毛蒜皮中慘敗收場,小喬差點在這段感情中迷失自我。
她兩度容忍男友劈腿,卻依然想要和他在一起;他指責她種種不是,要求她改變自己,她依然認為他只是想要自己更優秀;她總是遵照他的意見做出選擇,卻把自己想要的藏在了心里;他讓她一個人去陌生的城市一個人搬兩大箱行李回家,她還認為這就是他想要的獨立。
小喬卑微到了塵埃里,她的愛情已經滿目蒼夷,但她渾然不覺。如果,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會覺得小喬太沒有骨氣,太依附于一段愛情和一個男人,我會像大家評論王寶強離婚事件一樣剖析小喬這“灰暗的四年”,直擊要害地告訴小喬“這個男人不愛你”。
然而,當作為當事人的小喬回憶這段經歷時,她仍然覺得自己當年的原諒是對的,因為她能感覺到男友也曾像她愛他一樣愛著自己,他們陪伴彼此走過一段青蔥歲月,記憶里最美好的和最疼痛的都是彼此給的,她很感謝生命中有這個人,教會了她如何去愛別人。
我相信小喬是發自肺腑,她不希望自己的感情被貼上任何標簽,不希望別人在提起時指指點點。這段感情中必然有它美好的一面,小喬也一定有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雖說旁觀者清,但如果一份感情真的能如一件商品一樣等價交換,那么這世間應該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分分合合、撕心裂肺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跟愛情講道理,是根本就講不通的。即使我們分析地再透徹,也擋不住當事人飛蛾撲火般的執著。別人的愛情,即便你不看好,也要學會尊重,該放手的時候,他自然懂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