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發燒的經歷,特別是有小孩的家長,一下就慌了—哎呀,感冒了!然后身體發燒。
首先要知道寶寶的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范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范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一般來說,寶寶的腋溫超過37.5℃,就意味著寶寶已經發燒了
怎樣正確地認識發燒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
1.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正在清除有害物質的信號,是人體正在自我改善的表現。
2. 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入侵體內的病毒、細菌或者滯留在體內的毒素發起戰爭的信號。
因為只有在一種高溫的環境之下,入侵的病毒和細菌無法正常復制,喪失大量繁殖的能力,所以我們才不會生大病。
發燒,在某一個層面來說是好事。發燒的時候是人體消滅這些入侵的病毒和細菌的最好時機。
3. 發燒可以清除滯留在骨骼中的毒素,可以促使人體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把那些毒排出去。
但是很可惜,大部分人沒有讀懂身體的信號,尤其是做父母的,一看到兒女發燒,就緊張得不得了,馬上送到醫院去打針、吃藥、輸液來退燒。
父母親以為兒女的燒一退下來,問題就解決了,其實并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是人為地中斷了我們的身體自動排毒的過程。當然,危及生命時,要采取急救措施。
我們的身體正在排毒,你不讓她排毒了,那么殘留在體內的病毒和細菌就會隨時伺機作亂,所以就讓小孩子反復發燒。
而父母親又會一再、再而三地把兒女送到醫院去 打針、吃藥,來退燒。這樣子翻來覆去地折騰,結果兒女的體質就在這樣的反復折騰之中越來越差,讓小孩子從小就變成一個藥罐子,變成一個輸液吊瓶大王;讓小孩子越來越反應遲鈍,越來越不活潑。
發燒并不是壞事,這說明我們的免疫系統正在工作。但是我們不知道,認為發燒就肯定是不好,馬上要把燒一退掉就好了。
其實你搞錯了,打個比方,好像一堵墻,這個墻里面是壞的,正在流水,你不去修補這個墻,你在墻的外面用一層紙把它包起來,看起來好像暫時這個墻好了,其實里面還是壞的,這個方法是自欺欺人的方法。就算你退燒了,問題也并沒有解決,你體內的那些病毒、細菌仍然還在。所以首先就是要改變我們的觀念。
那么,發燒的時候,我們要怎樣來正確處理呢?
1. 要正確地認識,要知道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從來不做沒有意義的事,發燒是清除體內有害物質的信號。
并且發燒需要消耗人體很多的養分、很多的能量才能夠完成, 所以只有在足夠的養分和能量的支持之下,人體才能完成發燒排毒的過程。
就好像要生火來取暖一樣,我們要有足夠的木柴才能夠生火取暖,如果缺乏足夠的木柴,無法產生足夠的熱量來供我們取暖。
所以我們就知道,老年人不容易發燒并不是代表他體質有多好,而是因為老年人腸胃功能退化了,身體里面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支持他,所以,老人家不發燒,很少發燒,不代表他體質好,只是表示他缺乏能量,沒有能力發燒,沒有能力排毒。
所以你不要小孩子一發燒,馬上就去打針退燒,這個其實就害了他。
2. 發燒的時候要及時補充水。好像機器在運轉的時候要用水來散熱,防止機器被燒壞一樣。同樣的,我們也要補充水來支持身體通過發燒排出毒素,所以適當地喝點水是有必要的。
小孩子發燒的時候,如果是一點點燒,你不要忙于幫他退燒,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你給他多喝點水,多休息一下,這個比你去讓他吃西藥,去打退燒針要好多了。
當然還可以具體做法,可以榨一些果汁,拿一些胡蘿卜、西芹、黃瓜,混合在一起來榨汁,或者單獨用一種來榨汁。最少1000毫升,或者到2000毫升都可以, 讓小孩子喝下去。這樣子地補充,就可以幫助、支持免疫系統更快速地完成排毒,然后他自動就會退燒,這個才是正確的方法。
也可以補充維生素C,也能夠幫助到人體自動地排完毒,然后自動地退燒。
3.除非發燒39度C以上,或可能有生命危險,不要貿然地去打退燒針。
4.多休息,不要透支體力。
因為發燒的時候,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來排毒。
要知道發燒就是我們能否康復的關鍵,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支持身體完成發燒排毒的過程,然后自動退燒,而不是強行地通過打針吃藥來退燒。
你強行地退燒,體內的那些病毒細菌就排不出去,所以身體就會越來越差。
看起來你的燒是退了,但是你的抵抗力越來越差了,身體也越來越差,所以要支持她,而不是中斷她,要支持身體完成發燒排毒,然后把殘留在體內的那些有害物質和病毒清除出去,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有點小病就亂吃藥的孩子,來看看您是怎樣成為疾病的幫兇的!
第一步:打噴嚏
當病原體、灰塵、花粉等進入鼻腔后,身體的防御系統啟動,通過打噴嚏的形式把它們打出來。
第二步:咳嗽
如果病原體等沒有被打出去就會進入上呼吸道、支氣管。身體啟動第二道防線咳嗽將病原體等咳出。
幫兇做法:我們以為咳嗽是病,馬上吃止咳化痰的藥大量的抗生素(消炎藥),將本來要排出體外的病原體又壓回身體里面,于是身體的防御系統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乏力沒有食欲
身體告訴我們要好好休息,集中體力對抗進入身體里的病原體。往往在這個時候,我們會強迫自己吃飯,吃飯需要消耗能量。
來消化食物,身體不想吃我們就不吃,增加飲水同時多喝蔬果汁。如果這一步沒有做好,身體將進入第四步。
第四步:
一方面表明病原體等進入血液,身體啟動免疫力表現為發燒,將病原體等消滅。當溫度升高到38.5度時,免疫力會增加一倍,溫度升到40度大部分的病毒都將被殺死,此時我們只要喝足量的水。
幫兇做法:我們打退燒針,吃退燒藥卻幫了病毒等的忙,于是身體進入第五步。
第五步:過敏
防御系統要將血液中的毒素排出體外,因此皮膚會過敏。
幫兇做法: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用過抗過敏藥,涂藥膏。將本來就要通過皮膚排出來的毒素,再壓回體內。
小兒發燒切記:
當孩子發燒時,父母不要自亂陣腳,弄清楚以下幾點原因,放寬心淡定處理。
首先判斷發燒的原因:
1,受寒發燒,想辦法幫助解表散寒!
2,積食發燒,想辦法幫助排出大便。
3,溫病發燒,多見于幼兒急疹,一般可以不處理,皮疹出來后燒就會退。
4,變蒸發燒,這是小兒生長的表現,不用過度緊張。
驚厥與發燒溫度沒有必然關系,只要手腳不涼,精神狀態好,就可以先觀察,不要肓目用退燒藥。
發燒是不會燒出腦膜炎,肺炎的。反而是錯誤的退燒處理,很容易發展成肺炎,支氣管炎。
寶寶發燒其間,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補充津液,盡量素食,忌生冷。不要吃太飽,宜少食多餐。
還是那句老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寶媽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科學的護理方法,從源頭上提高孩子抵抗力,每個孩子都可以戰勝疾病的。
我是春春,更多育兒健康知識關注微信號152061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