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錄
一個作家不是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而是其他的社會活動同讀者見面,一個作家的名字不署在自己作品的上,而經常出現在新聞里,難怪讀者們會疑心他會干種種稀奇古怪的事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隨想錄·“結婚”》
說實話,我們這一代人并沒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務,也沒有完成民主的任務,一直到今天,我和人們接觸,談話,人們習慣了講大話,講空話,講廢話,只要長官點頭,一切都沒有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隨想錄·“五四”運動六十周年》
真正十三年五個月過去了。我仍然住在這所樓房里,每天清晨我在院子里散步,腳下是一片衰草,竹籬笆換成了無縫的磚墻。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幾家新住戶,高高墻壁上多開了兩堵窗,有時倒下一點垃圾。當初剛搭起的葡萄架給蟲蛀后早已塌下來掃掉,連葡萄藤都挖走了。右面角上卻添了一個化糞池,是從緊靠著的五層樓公寓里遷過來的。少掉了好幾株花,多了幾棵不開花的樹。我想念過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綠草如茵的時節,她常常彎著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雜草,在午飯前后有時逗著包弟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集·小狗包弟》
其實不寫也能照樣過日子,只要自己名字常見報,大會小會不缺席,東講幾句話,西提幾個字,這樣似乎就對社會有了貢獻,對后人有了交代,這又有何不可呢?但是我的書房里偏偏留著那面大鏡子,每次走過它前面,我就看見自己那副“尊榮”,既不神氣,又無派頭,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真是生成勞碌命!還是規規矩矩地待在家里寫吧,寫吧。這是我給自己下的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集·大鏡子》
我講這些話只是說明一個問題:你就是讓人家探索,人家也不敢探索,不肯探索;不敢創新,不肯創新。有人說:“根據過去的經驗,還是唯唯諾諾地混日子保險,我們不是經常告訴自己的小孩,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集·探索》
今天回想起來我過去好像受了催眠術一樣,這說明我并未真被“說服”。根據我的經驗,灌輸、強加、宣傳等等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大,特別是有這類好心的人常常習慣于“從主觀意愿出發”,以為“我”做了工作,講了話,你總該被說服了,不管你有什么想法,不管你是否聽懂了“我”的話,不管你情況怎樣,總之,“我”說了你就要照辦。而結果呢,很少人照辦,或者很少人認真照辦,或者不少的人“陽奉陰違”。而這個“我”也就真的“說了算”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集·灌輸與宣傳》
關于知識分子我不想講什么,我只想問問雜文家:我們頭上還有沒有“緊箍兒”?為什么我們總要求別人做這做那,等待別人做這做那呢?想想我們自己這二三十年的親身經歷吧。“緊箍咒”不就是對我們的迷信的懲罰?想起《西游記》里唐僧對孫悟空講的那句話,我就恍然大悟了。唐僧說:“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治之”。——《無題集·“緊箍咒”》
巴金《隨想錄》的藝術價值,并不體現在書中的文筆,尤其在第一部中,有很多文章都是老人的絮絮叨叨,回憶過去,語言毫無章法,他自己也多次說過,這本書里他要寫自己的真話,記錄那些年的回憶,把心交給讀者。但反思并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