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文本與電影的對比賞析
? ? ?摘要:在《灰姑娘》從文本翻拍成電影的過程中,很多元素都發生了大的改動,例如,灰姑娘的“圓夢天使”由母親墳前的榛樹變成了精靈圣母,參加舞會和尋找灰姑娘的重復情節的刪減,活著的父親變成了因難去世的父親,等等。在翻拍的過程中,童話色彩減弱,電影更加適合所有年齡階段的觀眾,由文本聯想的趣味轉化為視聽聯想的趣味。
? ? ?不管是電影還是文本,灰姑娘遇到王子的主要情節都沒有變化,灰姑娘逃離底層艱苦生活,一躍進入上流社會。電影在翻拍灰姑娘時,更多融入現代人的思想,使成人和小孩共享童話故事。
關鍵詞:灰姑娘 信仰 幸福 電影和文本
正文:
? ? ?灰姑娘的故事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也發生在童話中。
一、電影和文本中所呈現的灰姑娘的信仰
? ?在文本和電影的對比下,我不禁產生疑問,灰姑娘的經歷和信仰的聯系在文本和電影中各有何不同。
? ? ?文本中的灰姑娘母親去世,父親和刻薄的后母再婚,后母和兩個女兒把灰姑娘以女仆對待,而父親在其中扮演著懦弱、沒有主見的角色,任由后母在家中呼風喚雨。電影中的父親正派、溫暖,灰姑娘與他的關系非常親密,父慈女孝。父親在家是占有主人地位的,直至父親死后,灰姑娘才淪為女仆角色。
? 文本中灰姑娘“是一個虔誠而又善良的女孩”,父親與后母結合之后,后母對灰姑娘百般刁難,而父親卻無所作為。例如,此時灰姑娘的信仰是怎樣的呢,假設灰姑娘心無怨念,仍然虔誠而善良,那么她的心中一定有“沒有任何人值得依靠”的信念——不論她是否熱愛且尊重自己的父親,不論父親是否疼愛自己的女兒灰姑娘,父親都不是一個保護女兒的角色。且按照她遇到事情就到墳前榛樹下哭訴的情形,在她內心除了可以向已故的親愛的媽媽傾訴命運的不公,向榛樹上的小鳥提出請求,在人世間其實無依無靠。灰姑娘在精神上只有虔誠善良和渴望,并沒有與人建立起親近。
? ? ?來到電影。母親死時要小女孩辛德瑞拉成為一個勤勞而善良,善良而勇敢的人,女主角一直到長大都謹記這句話,并按這句話成長為一個勤勞而勇敢,仁慈而善良的女青年。女主人公的信仰自母親死時就已經確立,而且發展良好——父親在死前都是十分關愛女兒的。從這里可以看到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女主角心智成熟之前的家庭環境足以讓女主心理健康成長,且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情感,人與人的信任,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電影中辛德瑞拉增添了果敢和樂觀。與文本相比,顯然偏向于對人性的贊揚了。
二、電影和文本中灰姑娘走向幸福的助力
? ?依據灰姑娘受壓迫且無人相助的悲慘現實,灰姑娘一步步走向王子并住進王子的城堡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但”字本身就表明了一種神秘而奇特的力量)電影和文本中都出現了一種神秘而奇特的力量,以而兒童眼中順其自然的方式推動著王子和灰姑娘的美麗童話的發生。
? ? ?童話之所以為童話,即多了兒童的天真在里面,唯有小孩子的天真才會相信童話故事里的神奇情節。正如灰姑娘的童話,平民家的姑娘受到重重阻撓,但得到神秘力量相助,嫁進了貴族皇家。電影和文本中均有神秘力量,文本中的神秘力量是幫助灰姑娘兩次從灰里拾起豆子,三次給灰姑娘帶來裝備,三次提醒王子的小鳥;電影中的神秘力量是精靈圣母法術變出來的南瓜馬車,老鼠、蜥蜴、鵝等仆人。文本中灰姑娘的助力是榛樹上的小鳥,自灰姑娘母親去世,后母進入家門,灰姑娘把父親帶回來的樹枝插在墳旁之后開始,這個助力就一直支持著虔誠善良的灰姑娘,灰姑娘有所求,榛樹上的小鳥便有所應,所以這便是灰姑娘參加舞會的資本,灰姑娘對參加舞會有了期待,她知道小鳥會為她帶來她所需要的一切。電影中的灰姑娘一直到參加舞會前兩個小時都沒有使用過這種神秘力量,一直到灰姑娘盡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仍無法參加舞會時,精靈圣母,灰姑娘美好未來的福星才出現,這也就是說精靈圣母這一神秘力量只在灰姑娘走到絕徑是才會出現,這算得是一種幸運,屬于善良女孩的幸運。
? ? ?文本中灰姑娘的幸福完全依賴著榛樹上的小鳥,大事小事全由小鳥包辦;而在電影中灰姑娘的精靈圣母只有在灰姑娘陷入困境時才出現,甚至是一個不太靠譜的形象。文本三番四次出現的神秘力量變成了電影中偶爾出現的幸運,灰姑娘對于神秘力量的全身心依賴變成困難時從天而降的助力,灰姑娘的聽天由命變成天助自助者——灰姑娘的美好故事變得有那么點希望了。
? ? ?天助自助者,當然電影版灰姑娘里有一份更大的助力,那便是前面提到過的灰姑娘的信仰了:勤勞而勇敢,仁慈而善良。這份助力來自于電影版灰姑娘自身的人格魅力,這份人格魅力幫助灰姑娘牢牢抓住王子的心。這使得人們相信,即使沒有精靈圣母的相助,灰姑娘也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
三、電影和文本中兩個灰姑娘的殊途同歸
? ? ?灰姑娘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 ? ?從結論可證,過程與結局同樣有著折服人心的美麗——沒有過程的一波三折,哪來的結局甜如蜜呢?
? ?文本的灰姑娘和王子在舞會上跳過三次舞,每一次臨近午夜,灰姑娘總是逃走,由于魔法的時效性也由于對于人的不信任。類似于現代人所說的欲擒故縱,灰姑娘的三次逃脫,成功地激起了王子想要擁有灰姑娘的欲望,一波三折,王子終于抱得美人歸。對于不那么輕易得來的灰姑娘,王子又怎會不好好珍惜呢?所以,自此之后,王子和灰姑娘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 ? ?電影里的灰姑娘相對于文本里的灰姑娘而言,似乎在人格魅力上更勝一籌。她僅僅依靠一次森林里的偶然相遇,便俘獲了王子的心,她的善良、美麗、勤勞、勇敢讓她成為了王子眼中的發光體。而舞會的舉辦則是灰姑娘的一個契機,它使王子堅信此生非她不可。灰姑娘對于繼母對于過去的仁慈則更加確定一點——灰姑娘和王子統治下的國家一定安靜平和。王子的堅信和灰姑娘的品格自然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面對各種困難,又怎會不幸福美滿呢?
? ? ?英國王子迎娶平民女孩,荷蘭王子迎娶平民女孩,意大利王子迎娶平民女孩……灰姑娘的童話正在現代發生,不只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