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做一個以《楚門的世界》為主題的pre,腦子里一直在想這部電影,想得亂哄哄的,不如就寫寫吧,希望寫下來后思路會清晰點。
畢楚門,活在一個被制造、調控的片場,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演員,那么他的生活是真實的嗎?
《楚門秀》是真實的節目,導演、演員是真實的職業,節目中的廣告是真實的營銷,但是主人公楚門生活中的事件,卻也如電影中的橋段般,披著“必然”的外衣,實際上卻是被設置的種種巧合。
在我這個旁觀者看來,楚門的身邊的人都是臉譜化的角色,甚至都不怎么高明。扮演楚門妻子的演員在真人秀中總是借各種機會推銷各種廚房用具、生活用品,扮演楚門最好的朋友的演員每次去找楚門必攜同種啤酒,楚門每天早上上班路上遇到的雙胞胎兄弟總是和楚門重復同樣的打招呼對話……用現在真人秀的標準來看,這種設置未免太過考慮不周密、有失專業水準了。
更致命的缺漏是,真實的感情的缺失。桃源島上演員都好像是不用心的演員,哪怕是楚門的母親、妻子、最好的朋友,他們也太不敬業,仿佛把“感情戲”擇出了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楚門是一個心中缺少親密關系呵護的人,在身邊其他人形式化的扮演中,他的內在是空虛的,他的情感需求并不能夠得到恰當的滿足。從他許多次面對鏡子的自說自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十歲的楚門精神有些失常,表面積極熱情的他實際上對自己有些冷漠,他只是把自己演成了一個正常人。生活在一大群演員中,為了更好地融入這個虛假的世界,他強迫自己也成了一個演員。
其實要感謝《楚門的世界》真人秀的導演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意圖把桃源島這個世界塑造得太過完美吧,真人秀中的楚門后來發現了生活中種種無法解釋的事件,察覺到了妻子、朋友感情的虛假,下定決心豁出性命也要逃離桃源島,最終得以離開。
楚門的世界是假的,楚門是真的,這也是楚門最終得以逃離的重要原因。這是一個主觀能動性戰勝了客觀環境的故事。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生活在“楚門的世界”中嗎?既然人都是被建構起來的,那我們是不是也身在“楚門的世界”中呢?從人的主觀、現實的客觀這一角度來講,或許是的。倘若無法像楚門那樣,一步步讓我們為人的主體性覺醒,逐步開始自己動手構建自己人生,誰能說自己不是活在被人安排的“楚門的世界”中呢。